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102章 求饶
    隋文帝勤政,唐太宗勤政程度比不上前者,但无论是治国还是驭下,似乎唐太宗都在隋文帝之上,这倒是值得我们思考一下。

    作者也说了,隋文帝结束乱世,打破均衡。如同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再由刘邦整理天下,作用是类似的。

    貌似科举制度也是杨坚创的?很多地方唐只是继承.....

    隋开创了很多东西,唐继承得也好,所以,中国那时成为世界是最强盛的国家,两个王朝都有功劳。

    唐在继承的同时也有创新,而且,创新的基础一定是继承。

    如果隋朝的历史再长一些,杨坚得到的评价可能就会再高一些。时间短,肯定要吃些亏,就象夹在康乾之间的雍正皇帝一样。长孙晟是北魏名将长孙稚的后代,十八岁时就进入了官场,任司卫上士。司卫上士不是什么煊赫的官位,是负责宫廷宿卫的警备官。这个官位想当然不会有什么人注意到他,也没人知道他的惊世绝技——这里毕竟比不得外面,没事就比射箭玩儿。

    但长孙晟还是象椎子装在布袋一样露出了锋芒。

    当时掌握北周权柄的杨坚一见长孙晟就十分吃惊,随便聊了两句,拉着他的手说:“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

    杨坚是一个出色的领导人,出色的领导人有一样必备的的能力,即是对人的认识和判断。就象现代企业中,一个好的领导,不仅必须得是一个懂得用人的领导,而且,首先得懂得识人。

    这一次,千金公主远嫁突厥,杨坚深知这是一项苦差事,婆家突厥不是省油的灯,娘家宇文招不好对付,就连看似娇小文弱的千金公主,也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事实正如杨坚所料,这次和亲,如果不是长孙晟,还不知会闹出什么妖蛾子来。

    突厥对北周,打心眼儿里瞧不起,尽管对方给自己送了一个老婆来。

    没办法,国力不够强大,如果北周象西汉武帝时期那样,借突厥十个胆子也不敢不敬。

    落后就要挨打!

    突厥对这支送亲队伍百般刁难,宇文神庆尽管武艺高强,但毕竟是结婚,不是打仗,有劲使不出来。

    但当长孙晟站出来时,气氛不一样了。不知为什么,佗钵可汗和长孙晟一见如故,两个人异常亲热,拉着手相见恨晚。

    可能这是因为,长孙晟身上本就有游牧民族的血脉,他是鲜卑人,而且,喜欢圆月弯刀,血性不减。这是佗钵可汗喜欢他的原因之一,而宇文神庆,尽管也是鲜卑人,而且懂武,但已经太汉化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八九十年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未必会是好事。

    长孙晟与佗钵可汗情同手足,经常在一起喝酒吃饭、骑马打猎,有一次,佗钵可汗又和长孙晟游猎,看到两只大雕争食,佗钵可汗拿出两只箭对长孙晟说:“来试试?”

    长孙晟并不答话,伸手拿过一只箭来(请注意是一只),驰马下山,弯弓搭箭,瞅准了两雕一箭射去。

    长孙晟一箭,但射下来的是两只雕。

    平时,能够射中一只雕,已经可以称得上神箭手了,两一下子射中两只雕,是这神箭手中的神箭手,这就是所谓的一箭双雕。

    草原上的射手们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见过一箭双雕!整个草原沸腾了,长孙晟成了突厥勇士心目中的英雄!

    于是,佗钵可汗在中成立了射箭培训班,来参加的全都是官二代中箭法出众的射手,都是突厥汗国未来的希望。

    长孙晟没事就陪佗钵可汗射射箭、喝喝酒、教教学,虽然他归心似箭,但这只箭射不出去,因为佗钵可汗不让他射,不让他回去。

    就在与少数民族兄弟的豪饮和游猎中,长孙晟不停地用眼看,用脑记,哪里是山,哪里是河,哪里可屯兵,哪里可聚粮,哪个部落强,哪个部落弱,哪些部落抱团,又是哪些部落对可汗不满等等,长孙晟把突厥的军事情况看了个一清二楚。

    回去之后,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册,一并上报。杨坚看到这本长孙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写成的《突厥汗事情报汇编》之后,喜出望外,立即将长孙晟提拔,让他担任奉车都尉。

    奉车都尉,已经是比较高级的官员,掌御乘舆车,级别和东汉大军事家兼民族问题专家班超的西尉都护、汉末大军阀袁绍曾经担任的司隶校尉一个级别,同一级别的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职位:驸马都尉,驸马都尉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驸马,即皇帝的女婿。

    长孙晟对突厥的友好访问,共带回三个成果:

    一是成功将千金公主送到突厥完婚,胡汉之间(其实应该是胡胡之间)得到了暂时的和平,这种和平,哪怕只有一年,也是弥足珍贵的。

    二是了解到了突厥内部第一手的大量军事情报,这对于未来对突厥发动的自卫反击战的作用极其重要。

    三是顺利地将北齐的流亡皇帝高绍义生擒回国。高绍义曾经被佗钵可汗十分看好,据说一看到他就想起乃父高洋,结果,长孙晟给了佗钵可汗一大笔钱,一大票承诺和一个大美妞,他立马将高绍义绑了送给长孙晟(接受高绍义的代表是北周建威侯贺若谊),眼睛都没眨一下。

    高绍义被擒之后,并没有叩头求饶,而是默默地接受了被流放的命运,之后,默默地在四川度过他的余生,最后,默默地病死。北齐的血脉就此彻底被断,高欢、高澄、高洋费尽心机建立起来的北齐禽舍王朝,至此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长孙晟护送千金公主到突厥和亲,是公元580年春天的事情。

    到了公元581年秋天,突厥汗国的国家元首佗钵可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在位整整十年。

    也就是说,这位突厥的可汗,从与千金公主结婚到去世,和他的新娘一共度过了一年半的幸福时光。

    佗钵可汗在位期间,政权相对稳定,国势也总体呈上升趋势,对北周发动了几次攻击,北齐灭亡、北周武帝宇文邕就是死于对突厥的战事进行途中。直到北周答应将千金公主嫁给突厥,双边关系才实现正常化。

    佗钵可汗和所有突厥的可汗一样,都姓阿史那,是突厥的第四任国家元首,他的前任同时也是他的哥哥阿史那俟斤,即我们熟悉的木杆可汗。

    木杆可汗死时,没有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佗钵可汗。

    现在佗钵可汗死了,临死前,他对自己的儿子声情并茂在发表了临死演说,表达了无哥哥的无限感激之情:

    佗钵可汗喘了口气,继续说:“,就是我哥哥的可汗位,没有传给他儿子,而是传给了我。现在我要死了,我死之后,你也要效法这种传统,不要当可汗,。”

    佗钵可汗又喘了口气:“可汗是儿子阿史那大逻便的。”

    佗钵可汗的儿子叫阿史那庵逻,小同志很孝顺,很听话,老爹去世后,他按老爹的遗志,准备拥立大爷,的儿子,自己的堂兄弟阿史那大逻便。

    但前作国家元首的遗志遭到了一些老同志的一致抵制,他们一起跳将起来反对让大逻便即位,其中跳得最高的是突厥第二任可汗的儿子、最孚众望的阿史那摄图。

    摄图说:“如果庵逻即位,俺心服口服,要是让大逻便当了可汗,俺立即脱离朝廷,另立中央!”

    庵逻母亲出身高贵,大逻便的母亲只是一名普通的侍妾,这就是开大会时,摄图反对大逻便的理由。

    还有一个理由,在开大会时摄图没有宣布:大逻便性格强硬,自主意识强,太难控制。

    所以,任何掌权者,都希望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个小孩子,好拨弄,不管是吕后,霍光,诸葛亮,张居正,还是慈禧太后,道理是一样的。

    最后,大家闹哄哄的结果是,由佗钵可汗的儿子阿史那庵逻出任突厥汗国的第五任国家元首,是为……,因为他名号暂无。

    阿史那庵逻当了可汗之后,最不满意的当属他的堂兄弟阿史那大逻便,后者有事没事就找到可汗,有时冷嘲热讽,有时指桑骂槐,更有时干脆指名道姓大骂,弄得这位新上任的可汗不胜其烦,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提出辞职。

    大逻便的强硬性格和自主意识帮他赢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

    但庵逻不干了之后,推荐了摄图当他的继任,并推动国民议会的召开对他的推荐进行表决,表决的结果是对摄图投了信任票,就这样,新一代的突厥领导人产生了,摄图就任这一光荣的职位,是为沙钵略可汗。

    沙钵略可汗即位之后,本着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喝的精神,决定让让位给他的阿史那庵逻也当个可汗,史称第二可汗。

    这下大逻便不干了,心想这可汗的职位是你们家的?想给谁给谁,于是找到沙钵略可汗理论:“我们都是先帝的儿子,共同负责振兴部落的重担,现在你高高在上,我却什么都不是,你说说是为什么?”

    沙钵略可汗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他精明、有谋略,但口才差点,大逻便这样一问,他便大脑短路,答不上来了。

    答不上来的最后结果是,让大逻便也当可汗,史称小可汗,让他回到自己的部族,统治新至蒙古国的广袤土地。

    沙钵略可汗一口气封了俩可汗,上了瘾,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又封了皇族阿史那玷厥为达头可汗。

    就这样,突厥一共出现了四位可汗,而且是同时存在的,分别统领不同的部众,游牧四方,沙钵略可汗居中调度,地位高于其他可汗。他有勇有谋,深得突厥人民的爱戴和支持,属下分别有几个可汗帮他管理控制,突厥人民过着平静的放牛、养马、抢劫的幸福生活。

    千金公主奉北周宣帝旨意,北嫁突厥,没有想到,她和异族丈夫的幸福生活刚持续了一年半,丈夫就撒手西归,抛下如花似玉的公主一个人独守空房。

    如今,千金公主家也没有了,她到突厥不久,父亲被杀,全家屠戮;国也没有了,这一年的二月,杨坚已经建立隋朝,北周灭亡;现在,连丈夫也没有了!这是真正的国破家亡。

    一个弱女子,面对政局的变化,毫无办法,她要做的,就是听众命运的安排,尽管她不服。

    命运给她安排了新的丈夫,她的新丈夫是突厥的新任国家元首沙钵略可汗。

    和匈奴一样,老可汗去世之后,新可汗除了继承老可汗的万里江山外,还可以继承他的后妈。举世闻名的王照君就遵循了匈奴的“父死,妻其后母”习俗,嫁给了自己亡夫的儿子。

    如今的千金公主,年龄不过十八九岁,正是豆蔻年华,再婚之后,沙钵略可汗对她爱如掌上明珠,她喜欢的,他也喜欢,她不喜欢的,他也不喜欢,她恨的,他当然也恨。

    于是,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同志决定给新建立的隋朝点颜色看看。

    当然,他去打隋朝当然有千金公主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由突厥游牧民族的特点决定的,当游牧民族强大的时候,他必定去找个国家来打,从来都是这样。况且,隋朝建立之后,对待突厥的态度也不冷不热的,比起当初北周和北齐那股孝顺劲儿要差远了。

    沙钵略可汗对他的臣下说:“我是北周皇室的至亲,又贵为伟大的突厥民族的领袖,如今眼看着杨坚篡位、杀我皇亲而无动于衷,那我还有何面目去见我的可贺敦!”

    可贺敦者,突厥皇后也,类似于匈奴的阏氏。沙钵略的可贺敦就是千金公主,看来,这位新任突厥可汗对他新婚的小妻子用情之专、用情之深是很值得称道的。

    当然,沙钵略可汗不是疯子,更不是战争狂人,他没有倾巢出去,而是采取了联合北齐的残余势力骚扰隋朝北部边境的做法,具体方法就是我们熟悉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种方法不会把你打死,但可以把你恶心死。

    杨坚对这种流氓战术无可奈何,于是采取十分被动的防御措施:建碉堡、修长城、调人马。派了帝国元帅阴寿同志镇守幽州,而令隋初四贵之一的虞庆则镇守并州,幽州和并州都是突厥匪患最严重的地方。

    面对这一不利局面,杨坚深为忧虑:我们不能一天到晚忙着修长城啊,光是防守不是回事。

    这时,又是长孙晟站了出来。

    杨坚点了点头,知道满朝文武中,也只有这位年轻的“长孙郞”了解突厥。他之前护送千金公主远赴突厥完婚的时候,曾经在突厥子弟中积聚了崇高的威望,而且,工作之余,他就与突厥的这班贵族称兄道弟,礼尚往来,他结识的贵族中,他在以后的胡汉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人是阿史那处罗侯。

    阿史那处罗侯是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的弟弟,为人强悍多谋,深受突厥人民爱戴,对他哥哥很是不服。

    长孙晟敏锐地观察到了这哥俩不象是铁板一块,之间可能有什么问题,于是深入结交处罗侯,没事就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要么就一起骑马射猎。因此双方建立了劳不可破的友谊,有了可汗亲弟弟的帮助,长孙晟把突厥整个的军事情况摸了个底儿朝天。

    突厥数个小可汗各司其职,沙钵略可汗居中调度,看似有条有理,无懈可击。但长孙晟知道,这些人彼此不服,内怀猜忌,在控弦百万、强大无比的表象下,涌动的是汹涌的暗流和深藏的危机。

    于是,当杨坚被突厥的小股骑兵不时骚扰搞得不胜其烦的时候,长孙晟站了出来,胸有成竹。

    他上了一道奏折,简述他的平定突厥计划书,这份计划书,总结下来,基本就十六个字:分而治之,远交近攻,等待时机,一网打尽。

    长孙晟狠啊!他太了解突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