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105章 规格
    都蓝可汗早在当儿子的时候,就对年方二十七岁左右、美艳绝伦的后妈千金公主十分感兴趣——也难怪这位突厥的大可汗,突厥的美女个个膘肥体壮、膀大腰圆,他哪见过如此知性、懂风情的绝代佳人!

    于是,按照突厥民族子妻后母的优良传统,都蓝可汗成为千金公主的第三任丈夫。按说她生自贵族世家,从小锦衣玉食,结婚又嫁给了先后三任突厥大可汗,不知道这是她的幸运,还是她的不幸。

    不久,隋文帝派人来看望他的宝贝儿女和女婿,并且给他们送来一样特殊的礼物:一架珠光宝气的屏风。

    这不是一架普通的屏风,是战利品。这架屏风的原主人是陈后主陈叔宝,在隋朝平定陈朝的战争中,被杨广带回了长安。

    这一次,出于对女儿女婿的无比疼爱,杨坚决定把这件举世无双的珍宝送给这小两口(尽管千金公主已经是三婚了)。

    没想到,杨坚的这一好意引发了严重后果。

    千金公主一看到这架屏风,想起了屏风的原主人昔为万众景仰的万民之主,如今却沦为奴、阶下囚,象蝼蚁一样苟且活命。

    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国破家亡之余,在遥远的异域偷生,而且还要认杀父仇人当爹,这是典型的认贼作父。但自己一个弱女子,又能怎样呢?

    想到这里,她强忍着眼泪,在屏风上题了一首诗:

    盛衰等朝暮,

    世道若浮萍,

    荣华实难守,

    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安在?

    空事写丹青。

    杯酒恒无乐,

    弦歌讵有声?

    余本皇家子,

    飘流入虏庭,

    一朝睹成败,

    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

    非我独申名。

    唯有《明妃曲》,

    偏伤远嫁情。”

    千金公主从小受父亲赵王宇文招的影响,饱读诗书,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父亲宇文招就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著有《宇文招文集》,虎父如此,女儿自然也差不到哪去。

    这首诗,将世事无常、国破家亡的凄凉意境抒发得淋漓尽致,她自比远嫁匈奴的王昭君,既哀怨,又无奈,同时,还将她对隋朝的刻骨仇恨也反映在了诗中。

    这首诗,一千年来,恐怕只有蔡琰的《胡茄十八拍》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杨坚得到报告,一方面欣赏和钦佩千金公主的文采,另一方面对千金公主大倒胃口,我对你还算不错,你就这样回报我,想想就算了,还写在屏风上,所有人都能够看到,你将你这个名义上的爹、你的祖国大隋朝置于何地?

    于是,对千金公主的礼遇逐渐减少。

    恰在此时,发生了一件事情,令胡汉之间的关系骤然紧张起来。

    彭国公刘昹娶的是北周的公主,这本来不算什么特殊的事情。但这一次,他被人利用了。

    利用他的人是杨钦。杨钦在隋朝犯了罪,逃到突厥,来见都蓝可汗,报告了一个十分具有诱惑力的情报:“刘昶打算发动,为他的北周公主妻子报仇雪恨。”而自己这次千里来寻突厥亲人,就是为了与突厥里应外合,打隋朝一个措手不及。

    都蓝可汗本来对隋朝没有特殊恶感,但禁不住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千金公主在他枕头边上一个劲地吹小风,整天说隋朝如何不好,杨坚如何邪恶,他算你那门子岳父呀,你真正的岳父早就被杨坚杀害了,你还给他当女婿,你这是认贼作父!

    都蓝可汗本来耳根子就软,听了公主的话,决定将杨坚当成敌人。这次杨钦北上,报告这一本来极不靠谱的消息,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机会来了!

    他当即决定,派人与其实不存在的隋朝反叛者杨刘昹接头,同时取消向隋朝的进贡,并且派出小股部队,开始对隋朝边境进行骚扰。

    杨坚刚开始的时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派车骑将军长孙晟到突厥调查情况。

    长孙晟到了突厥,明显感觉到气氛不对,首先,没有什么人欢迎自己。以长孙晟在突厥多年积累的崇高威望,不至于这样啊,长孙晟明白了,这是有人故意的。

    等见到千金公主的时候,一切阴谋都被揭开了。从千金公主倨傲的态度上,就可明显判断出,根源在千金公主。以往每次见到她,长孙晟都能感觉到在公主谦恭的面孔下,深深隐藏着刻骨的仇恨,但这一次,公主很干脆,连装也不装了。

    长孙晟不动声色,语气平静地与公主据理力争。

    离开公主,长孙晟深入到突厥他的一班故旧中,在与这些老朋友的喝酒游猎中,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已经三婚的千金公主,竟然有自己的情人,给自己的第三任老公结结实实地戴了一顶绿帽子。

    千金公主的情人,叫安遂伽。正是这个安遂伽,勾结杨钦,图谋挑动突厥和隋朝的关系。

    掌握了这个至关紧要的消息之后,长孙晟不动声色地向都蓝可汗提出,将大隋的逃犯杨钦交给自己。都蓝可汗装模作样地派人假惺惺搜索一番,回复长孙晟道:“我们做了严密、彻底的搜查,没有什么叫杨钦的人。”

    都蓝可汗的这番拙劣表演让长孙晟直笑,他心里很清楚,杨钦不但就在突厥,而且藏在什么地方他都知道。

    于是,长孙晟这天夜里,趁着月黑风高,亲自带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杨钦闪电般活捉,第二天,直接将被缚的杨钦扔在都蓝可汗的面前。

    都蓝可汗脸都绿了,长孙晟看着他,心里冷笑:“脸绿算什么呀?你的帽子更绿。”

    当着都蓝可汗、千金公主以及安遂伽的面,长孙晟将这段孽缘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在大帐的所有突厥人听了,一个个脸涨得发紫,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可汗被人戴了绿帽子,那个滋味,比自己被戴绿帽子更加丢脸。

    这些人嘴上没说,心里恨不得宰了千金公主和安遂伽,你们丢的可是我们突厥民族的脸啊!

    都蓝可汗立即逮捕安遂伽,连同杨钦等人,一共交给长孙晟。这样,长孙晟不仅仅完成了杨坚要求探查的任务,还捉回了叛臣杨钦,更有意外惊喜,捉住安遂伽,说明都蓝可汗很快将疏远千金公主,他们再无法联合了。

    至此,千金公主想凭她女人的魅力征服突厥可汗,达到为国为家报仇的希望,彻底化为泡影。

    杨坚看到回来的长孙晟,大喜,“晋升”长孙晟为开府仪同三司——这是一桩奇怪的晋升,在此之前,长孙晟任职车骑将军,是正四品(隋朝的车骑将军不是汉朝那个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的一品大员),而这次立了新功回来,杨坚封他开府仪同三司,同样是正四品。

    以长孙晟的聪明,当然看得出是为什么,就象当初刻意压制李德林一样,如今对于功劳盖世的长孙晟,老流氓杨坚又开始使用同一下三滥手段了。

    不过长孙晟聪明,聪明就聪明在他不象李德林那样认死理儿,钻牛角尖儿,长孙晟看得开,荣华富贵,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得何足喜,失何足忧!

    也许正是这份超脱,才使长孙晟活得那么坦然。

    杨坚本想让长孙晟再辛苦一次,赴突厥去说服都蓝可汗杀死千金公主。其实就算不杀,千金公主也已经形同行尸走肉了,没有哪个男人会看着自己的女人给自己戴绿帽子而无动于衷,都蓝可汗不杀她,是念及自己和她尚有一丝夫妻情义在。

    这一次长孙晟没有去突厥,因为内史侍郎裴矩自告奋勇代替长孙晟前往。这位裴矩,是有隋一代仅次于长孙晟的民族问题专家,最大的贡献是帮后来的隋炀帝经营西域。但如果长孙晟活得足够长的话,他会恨裴矩入骨,因为他千辛万苦赢得的对突厥的主动局面,全部葬送在这个裴矩手里。

    不过这是后话。且说这次裴矩代替长孙晟到突厥,他做了两个准备工作。

    第一是带了四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送给都蓝可汗。现在千金公主已近三十,徐娘半老,但再漂亮的女人,长期待在都蓝身边,也玩腻了。送他几个新鲜美女,让都蓝可汗从肉体上,彻底断绝对千金公主的念想。

    第二是联系了突厥一位大人物染干同志。

    染干不是别人,正是前任突厥大可汗莫何可汗阿史那处罗侯的儿子。染干现为突厥小可汗,被封突利可汗。突利可汗想与隋朝交好,交好的目的之一和亲,也想得到几个与千金公主一样风华绝代的南朝女子(比起突厥,隋朝当然算得南朝了)。

    裴矩与突利可汗联系,告诉他,你想与隋朝和亲,一点问题没有,但你要先帮我们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很简单,如果你能让都蓝可汗杀死千金公主,我们就派公主与你和亲。

    突利可汗很高兴,他已经得知了千金公主与安遂伽的丑闻(当然也不见得是丑闻,但这种事情,毕竟当时不容于世),有十足的把握影响到都蓝可汗。

    都蓝可汗刚得了四个大美女,正忙着下这个床,上那个床,千金公主想见他一面都难。突利可汗还时不时对都蓝可汗冷嘲热讽,后者实在受不了这种奚落,终于不再顾及自己与千金公主的一段情缘,下令杀死了千金公主。

    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兼悲剧人物千金公主,从此走完了她一生的道路,她是圆睁着双目上路的。

    她曾经是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的小女孩儿;

    她曾经无忧无虑;

    她在远嫁时与父亲生离死别;

    她曾经嫁了三个男人,虽然这三个男人都是突厥的大可汗,说一不二,跟她也十分恩爱,但那是联姻,无关爱情;

    她曾经想借重突厥的力量复仇,但人算不如天算,她还是没能够算得过长孙晟;

    她这一辈子,没有爱过什么人,我们可以相信,安遂伽给她的不是爱,只是籍慰。也许,她应该爱长孙晟,因为同时,她最恨的人就是长孙晟。

    无论如何,她走了,她走的无牵无挂,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什么能让她留恋,她可以象一个孩子一样,去见世上唯一疼她爱她的父亲宇文招,这许多年来,父亲的白发又增多了吗?其实,突利可汗不知道,杨坚做的所有这一切,不只是给突利可汗看的,更重要的,是给都蓝可汗看。

    而且,突利可汗这些得到的礼物,包括金银珠宝、物品辎重、美女以及隋朝的尊重,都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这个惨重的代价就是突厥的安定团结和强大富足。

    无论是突利可汗还是都蓝可汗,都在无形中堕入了长孙晟的“奸计”。

    突利可汗原来的部族是在苏联的贝加尔湖附近,既然已经成了中国皇帝的驸马,就按按照长孙晟所说的南迁,到了蒙古境内。

    这个迁徙十分耐人寻味,虽然南迁了那么多,却还没有到现代中国的北边境。如果说现在的什么人伟大,那隋文帝杨坚该伟大多少倍啊!

    长孙晟给突利可汗南迁的理由是:方便赏赐。

    的确,杨坚给突利可汗的赏赐是十分丰厚的,至少让突厥的国家元首都蓝可汗眼红嘴馋,十分不平衡。

    都蓝可汗大怒,说:“我身为突厥大可汗,难道连一个小小的酋长都不如?”

    于是对杨坚非常不满,停止进贡,经常派出部队进攻隋朝北部边境。

    但他的每次活动都被突利可汗知道,然后报告给了杨坚,杨坚得以从容准备。所以都蓝可汗发动的对隋战争,没有一次占到过便宜。

    一个国家,为什么团结最重要,因为敌人无机可乘。突厥失败就失败在不团结上,各行其是,其实,长孙晟的平定突厥计划没有什么新奇的,分化瓦解而已。其实,突利可汗不知道,杨坚做的所有这一切,不只是给突利可汗看的,更重要的,是给都蓝可汗看。

    而且,突利可汗这些得到的礼物,包括金银珠宝、物品辎重、美女以及隋朝的尊重,都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这个惨重的代价就是突厥的安定团结和强大富足。

    无论是突利可汗还是都蓝可汗,都在无形中堕入了长孙晟的“奸计”。

    突利可汗原来的部族是在苏联的贝加尔湖附近,既然已经成了中国皇帝的驸马,就按按照长孙晟所说的南迁,到了蒙古境内。

    这个迁徙十分耐人寻味,虽然南迁了那么多,却还没有到现代中国的北边境。如果说现在的什么人伟大,那隋文帝杨坚该伟大多少倍啊!

    长孙晟给突利可汗南迁的理由是:方便赏赐。

    的确,杨坚给突利可汗的赏赐是十分丰厚的,至少让突厥的国家元首都蓝可汗眼红嘴馋,十分不平衡。

    都蓝可汗大怒,说:“我身为突厥大可汗,难道连一个小小的酋长都不如?”

    于是对杨坚非常不满,停止进贡,经常派出部队进攻隋朝北部边境。

    但他的每次活动都被突利可汗知道,然后报告给了杨坚,杨坚得以从容准备。所以都蓝可汗发动的对隋战争,没有一次占到过便宜。

    一个国家,为什么团结最重要,因为敌人无机可乘。突厥失败就失败在不团结上,各行其是,其实,长孙晟的平定突厥计划没有什么新奇的,分化瓦解而已。

    开皇十九年,即公元599年,突利可汗向隋朝秉报,说都蓝可汗积极准备再次入寇中原,这次他挑中的进攻目标是大同城。

    大同位于今天内蒙古包头市以西,不是山西省的大同市。

    杨坚命自己的儿子汉王杨谅带领杨素、高颎、燕荣等路兵马,再次西征。这次西征的规格很高,一个亲王,两个宰相,一个帝国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