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113章 大权在握
    所以,越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中央集权就越厉害,长期的统治让统治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在明清两代登峰造极。所以,尽管也有奸臣,也有权臣,但没有哪个能够动摇得了皇帝老儿的统治。不象雄唐盛汉的皇帝,有好些个都命丧权臣甚至死太监之手。接着,宇文述和郭衍把守仁寿宫各个通道,张衡带健壮骁勇的大汉三十名,都穿女人衣服,进入杨坚所大的寝殿,将殿中侍女包括陈、蔡二美,都驱赶出来,然后关门闭户,外人一概不得擅入。

    杨坚自昏迷中醒来一看,大惊:“人妖啊!”

    张衡拎起已经骨瘦如柴的隋文帝杨坚,用肘猛击杨坚的前胸,只听咔嚓数声脆响,杨坚肋骨折断,口中喷血,血溅屏风,惨叫之声传到仁寿宫外,陈宣华和蔡容华两个美女,吓得花容失色,脸都白了。

    片刻,寝宫中静了下来,张衡浑身血污走了出来,面无表情地说:“皇上驾崩了!”

    公元604年七月十三日,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隋文帝杨坚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自公元581年在位,共在位二十四年。

    杨坚在位的这二十四年里,极大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他有他的问题,多疑、残忍,杨氏政权也是在一片血雨腥风中建立起来的,但这并不能抵消他的伟大。

    如果不是杨坚,中国历史还将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这话用在杨坚身上合适,但用在别人身上则不一定合适。

    杨坚任用长孙晟,北击突厥,将这位好勇斗狠的抢劫犯打得鼻青脸肿。这种英勇行为,只有当一个国家十分强盛(如汉武帝时期)才会有,这直接证明了隋朝的强大;

    杨坚篡北周皇帝位,灭西梁、灭南陈、平定南方,再一次统一中国,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大范围的多民族的统一,结束了绵延近四百年的分裂离乱;伟大的皇帝,死法不一定伟大,比如秦始皇,死后他的遗体是与咸鱼为伍;李世民,是吃多了仙丹汞中毒而亡;宋太祖,有被弟弟杀死的嫌疑;

    杨坚还修订开皇律,简化法律程序,删减酷刑,使封建社会的法律朝着人道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杨坚颁布均田令、改革币制、设置粮仓、提倡节约,极大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有隋一代的经济实力是相当强的,这个水平经过隋末的离乱,多年没有恢复过来,一直到唐高宗年间,才赶上隋朝的发展水平。均田令是特别能够触及中国古代农民神经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现在为止仍有人有这种想法,觉得那个荒唐的十年是新中国最好的十年;

    杨坚兴建大兴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业的最高水平,和隋朝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一样,大兴城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城,没有之一;

    杨坚建立的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除了元朝,至少,比起唐朝是大得多。那时候,长孙晟打到贝加尔湖是随随便便的事情,而甘肃张掖,只不过是隋朝经营西域的一个据点而已;

    杨坚的隋朝还从文化的角度拯救了中华民族,如果不是杨坚,则汉文化有可能彻底消失,中国文化从而在胡族的黑暗中彻底沦陷。从这个意义上,隋朝成为文化的一个拐点,自隋朝开始,中华民族的文化才开始重新欣欣向荣,而且也为这个民族的脊梁;从上述意义上讲,杨坚的伟大程度一点不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差,至少成吉思汗,则更是等而下之。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应该没有太多反对意见,即使没有之一。

    但是,伟永生是两个概念,再伟大的人都要死,杨坚也不好例外,所以,他最终还是死了,而且,死得不怎么光荣。

    当然,死是必然的,怎么死是偶然的。

    这也是对立统一。

    杨坚去世,辉煌璀璨、光彩夺目的大隋朝的接力棒,从此交到了他和皇后独孤伽罗女士新手选定的接班人杨广同志的手里。

    文帝,您一路走好!

    杨坚既死,杨广就继承了他老爹所有的资产,这些资产包括:一个幅员辽阔、空前强大的帝国、一大帮能力非凡的文臣武将、锦绣河山及其附带的金银珠玉、光辉灿烂的王朝文化,当然,还有无数的皇宫佳丽,包括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

    却说宣华夫人陈氏,自从早上挣脱了太子杨广的咸猪手,紧接着又看见张衡带乱兵闯入寝殿,将自己和容华夫人全部驱赶出来。一个妇道人家,柔若无骨,能有什么办法,只好回到后宫。

    她知道皇帝已经去世,想去看看杨坚,和他道个别,但整个仁寿宫如今成了一所大兵营,无数人马将仁寿宫围得水泄不通,院子里也到处是杨广的人,根本走不动。

    宣华夫人惶恐之下,一天几乎没吃东西。

    转眼到了夕阳西下,忽然一个内侍走来,说是奉了太子殿下命令,来给宣华夫人送一样礼物。

    宣华夫人一看这个送来的小金盒,上面还有一个杨广亲笔所写的“封”字,立即脸色煞白,心想这太子好狠的心哪,早上刚得罪了他,晚上就送来“礼物”了,不用说,必是毒药了。她双手颤抖,无法打开盒子,哭了又哭,那个内侍实在等不及了,催促道:“您倒是打开看看哪,我还等着回复殿下呢。”

    宣华夫人听了,内心滴血,想:“罢,人总有一死,我自从和哥哥和姐妹们一起被掳到北廷,从公主成为阶下囚,那时心早已死了。皇上这些年宠幸我,无非是晚死几天而已。”

    说着,牙一跳,心一横,转身起来,打开金盒,愣住了,原来里面并不是什么毒药,而是几个彩线制成的同心结。当时看傻了,不觉后退一步,坐在榻上,不知怎么办,只是呆呆地愣着。

    宫女们一看,发出一阵欢呼,原来太子殿下赐给夫人的并不是什么毒药,而是同心结,不用问,是对咱们夫人有意啊!咱们不用怕,死不了了,于是一起向宣华夫人叩头贺喜。

    内侍催着说:“既是喜事,您还等什么,快来接下呀!”

    旁边宫女也跟着说:“对呀对呀,如今是太子,明天人家就是皇帝了,还不快拜谢!”

    一伙人闹哄哄簇拥着宣华夫人让她下跪谢恩,宣华夫人在矛盾、犹豫和挣扎中完成了对新皇的叩拜。

    这一拜,意味着三件事情:

    第一,接受了即将从后妈变成妃子的事实;

    第二,承认了杀死前夫凶手继位的合法性;

    第三,在死亡的威胁、利益和床第之欢的诱惑面前,丧失了原则——虽然宣华夫人有很多理由,而且,她是女人,天生是被男人欺凌、侮辱、玩弄和作践的。就这样,宣华夫人从杨广的后妈变成了他的妃子,头一天晚上,与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老子,只过了一天,与自己上床的变成了儿子。我们相信这一夜,宣华夫人承受了良心的问责,只不过,她只有逆来顺受的份,不为别的,只因她是女人。

    接受了同样角色转换的,还有同样风华绝代的容华夫人蔡小姐。容华夫人比宣华夫人胆子更小,一旦被杨广看上,等待她的,只有“失节”,除非她“殉节”。

    这一年的七月二十一日,大隋官方发布了杨坚的死讯,任命太子杨广为大隋帝国的第二任皇帝。

    杨广为之奋斗多年的皇帝事业终于“修成正果”,这一年,他年方三十六岁,是一个男人一生中最年富力强的年龄。

    杨广即位,是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的隋炀帝。当然“炀”这个谥号,是杨广死后才追认的一个“荣誉称号”,所以,他活着的时候,没有人包括他自己都不可能称呼自己为“炀帝”。

    况且,“炀”不是什么好字眼,谥法说:去礼远众曰“炀”。

    事有凑巧,杨广即位后不久,前陈朝后主陈叔宝同志也活到了大限,与杨坚前后脚离开了他们无限眷恋的人世。因为陈叔宝在世期间,特别是在位期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地为自己摘得了“炀”的美名。

    而杨广,没有想到,自己死后,竟也被谥为“炀”。

    大哥,缘分哪!我们还是来说刚刚登上皇位的年轻皇帝杨广。

    杨广甫一即位,立即本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精神撸胳膊挽袖子干了起来。

    他虽然当了皇帝,但没有忘记自己还有一个哥哥,而自己的皇位,正是间接自传自这位哥哥杨勇。

    恰在此时,杨广的老朋友、杨素的弟弟、被贬为伊州刺史的杨约来朝见皇帝。

    杨约帮助杨广给予了他亲哥哥以无上的礼仪:以先帝杨坚的名义,令杨勇自杀。当杨勇提出对这道圣旨的怀疑时,杨广决定给他一个痛快的以免除他过多的痛苦:对哥哥处以绞刑,就象小布什对萨达姆所做的一样,尽管萨达姆并不是小布什的哥哥。

    杨勇死后,杨广十分大方地追认他为房陵王,不过,他认为这一职位不需要杨勇的儿子继承。于是,这一王爵就成了好看但吃不着的画饼。

    处死了杨勇,新皇帝杨广要考虑到首都长安了,自从年初来到仁寿宫,转眼大半年过去了。

    他令杨约先赴大兴,重新布置留守官员,并宣布进入紧急戒严状态,等杨广进入大兴城的时候,留守官员净水泼街,黄土垫道,人民群众夹道欢迎新皇的到来,一瞬间,杨广有种错觉,他进入的不是大兴城,而是十五年前陈的首都建康。

    首都各届群众对杨广的迎接使杨广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因此,他决定给予杨约以崇高的声望,他说:“哥哥英雄弟好汉,杨素雄壮如此,弟弟也能担大任。”却说齐武成帝高湛,数次打退北周和突厥连兵,觉得欣逢盛世、天下太平,于是把眼光和精力从战场和朝廷重新转回后宫,他的三位哥哥高澄、高洋和高演留下的故宫嫔妃,但凡稍有姿色的,都让他变嫂嫂为自己的小老婆。不久变得神志昏迷,不理朝政,正在他在皇帝的工作职责和凡人的流连花丛之间徘徊犹豫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帮了他的大忙。

    这个人是祖珽。

    祖珽,就.........在杨广赞叹杨氏兄弟的雄才大略的时候,不由也想起了在自己即位的关键时刻给自己下绊子的国防部长柳述和宫廷侍卫长元岩这两个倒霉蛋儿。

    元岩好说,顾得上就杀,顾不上就流放。而柳述,是自己的亲妹夫,总得要区别对待吧?

    不过,自己身为皇帝,为天下尊,不应该因私废公,因此,决定对柳述和元岩处以相同刑罚:流放。

    流放是一个深受皇帝们欢迎的刑罚手段,从武松刺配孟州到流放犯人到宁古塔再到杰出的犯斯大林同志被流放西伯利亚。可以看出,流放的目的地都不是什么富贵繁嚣地。

    本着这个原则,柳述的目的地是是番州(即今天的广东广州),元岩的目的地是循州(即今天的广东惠州)。这两地同属岭南,在当时都是荒蛮之地,瘴气弥漫,虎豹横行,根本看不也一丁点改革开放前沿的影子。

    著名的享乐主义者苏轼也曾被流放岭南,那时岭南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毕竟几百年又过去了,但就是那样的环境,这位乐天派还是靠了荔枝才保持了乐观情绪,有诗为证: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刚贬了柳述和元岩,隋炀帝就接到了妹妹兰陵公主的信,信上说,自己不想当公主了,愿意随着丈夫柳述一同被贬去岭南。

    兰陵公主是隋文帝杨坚最小的女儿,因为排名第五,因此取名阿五。阿五公主外柔内刚,知书达礼,明辨是非。先是嫁仪同王奉孝,可惜王驸马无福消受这位如花似玉的公主,早早就死去。年纪轻轻的小公主守了寡。嫉恶如仇的斛律光,嫉贤妒能的祖珽,凑成了一对冤家。

    这一对冤家绝没有和解的可能。

    祖珽不是不想与斛律光和解,问题是斛律光看不上他,不屑于和他为伍。

    祖珽也想知道为什么斛律光那么

    阿五公主是很可怜,可是,文艺女青年如李清照,也很可怜;风尘女子如严蕊,也可怜;把自己当男人的女人,如王聪儿,更是可怜。至于普通百姓家的女儿,则是被直接摁在社会底层欺凌的,则是可怜到无法再可怜了。天下之大,哪儿有女人的安身之地呢?

    太子往往是一条不归路,中国历史上立了多少太子没有统计过,但最后转正成为皇帝的,却少之又少。所以,一旦被立为太子,就意味着你很难再正常死亡了。是的,可能皇帝会很大,皇后也会很大,但嫔妃一般不会太大,所以才有新即位的皇帝垂涎那些年轻貌美的后妈现象。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唐太宗李世民死后不久,李治就把他的后妈从感业寺召回了皇宫,毕竟,绝大多数皇帝的性取向都基本正常,象要死要活非得喜欢比自己大19岁的老女人的成化帝,实在是个异数。坚守原则意味着死,识实务意味着生。说起来易,做起来试试,所以,我们能要求陈宣华为隋文帝殉葬吗?我不同意蔡东藩的意见,我还是同情宣华夫人的杨坚连蒙带骗把北周的江山夺来,又将北周皇族几乎杀尽,机关算尽,却被自己的亲儿子算计了,想起了蔡明大妈今年春晚的一句名言:骗子也让骗子给骗了。杨广即位,开始妥善安置他的这些亲戚们:

    先是继承了美艳的后妈;

    之后发布了老爹的死讯;

    再就是缢死亲哥哥杨勇

    然后把亲妹夫柳述贬到岭南;

    接下来,他要妥善安置的这个人是他的亲弟弟:汉王杨谅。

    隋文帝杨坚,与皇后独孤伽罗女士,相亲相爱一辈子,五个儿子都是两人生的,与其他女人没有生过任何一个儿子,这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这当然不能归功于杨坚的清心寡欲,而是因为独孤女士看得太严。

    这五个儿子中,情况各不相同:

    前太子杨勇已经被勒死,象征性地被封为房陵王;

    秦王杨俊早死,这个倒霉的皇子先是差点被自己的妃子毒死,后来被老爹臭骂一顿,惊悸而死;

    蜀王杨秀被软禁,过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的生活;

    杨广如今意气风发,成为当今皇上;

    现在,没有被妥善安置的,只有汉王杨谅。所以,杨广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就是怎么样能够对杨谅进行有杨广主义特色的妥善安置。

    杨谅和其他皇子不一样,他大权在握。

    目前的杨谅,以亲王之尊,出任并州军区司令长官,掌握山东(指崤山以东)五十二州的党政军大权,那是真正的封疆大吏,任何人听到杨谅的名字,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广袤辽阔的山西、河北、山东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