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142章 归心
    大家听了宇文智及的建议,鼓掌称善,但万事俱备,只欠一个革命的领路人,大家想破了头,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最后,矬子里拔了个将军,此人按说并非外人,正是宇文智及的老兄、隋炀帝杨广最为信任的老朋友宇文述的儿子、右屯卫将军、许国公宇文化及!

    我十分怀疑这些人是存心想陷害宇文化及这个纨绔子弟兼,不幸的是,在哆哆嗦嗦前思后想了一大阵子后,宇文化及居然答应了!革命领袖确定,万众归心,这些反贼散布流言,说是隋炀帝杨广要杀尽所有的骁果,方法是比较仁慈的毒药。大家听了,由惧变恨,更加团结在宇文化及、司马德戡和裴虔通这些反贼首领周围。

    这天,寒风瑟瑟,红轮西坠,玉兔东升。而伟大的隋炀帝杨广还不知道,这是他一生当中的最后一个夜晚,他将再看不到明晚的月亮。叛乱的时机完全成熟,叛军已经磨刀霍霍,准备起事。

    当晚三更,司马德戡在东城聚焦几万人马,燃起火把,与宫内遥相呼应。近十万人马人喊马嘶,江都城大乱。

    当时正是凌晨一点多,杨广被震天的喧哗声惊起,看到外面火光冲天,惊问出了什么事。裴虔通“正好”当晚在皇宫值班(直阁将军正是负责皇宫宿卫的将领),回答说:“草料库失火,已经打了119。”

    乱了一夜之后,到天亮时,整个皇宫的守卫部队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悄悄换上了宇文化及党的人马,原来守卫皇宫的禁卫军被全部驱逐出宫,右屯卫将军独孤盛一见不对,立即跳出,大喝道:“奇怪,哪里来的军队?”

    裴虔通说:“情势所迫,我们也是迫不利己,此事与你无关,别激动,别乱动,淡定!”

    独孤盛大怒:“老贼,你说的是什么话,看我灭贼!”

    但独孤盛不是独孤信,他来不及披挂就率几个人投入战斗,很快兵败被杀,作了伟大的昏君隋炀帝的殉葬品。

    但这时,对宇文化及这些叛党来说,打进内宫,活捉皇帝杨广,仍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隋炀帝还有最后的一道守卫线:给使。

    这些给使数量不多,只有几百人,是精锐中的精锐。杨广对这些人比对亲儿子还要亲,甚至把自己的宫女赐给他们。这些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认为他们之所以生下来就是为保卫皇帝的。

    可是,这一天晚上,这些以一当十的给使并没有发挥作用。

    因为他们不在宫内。

    宇文化及买通了一位宫内的司官(宫中的女管理员)魏小姐,这位MM深受皇帝信任。她给给使们传达了一道假圣旨,让所有这些勇士们出宫。于是,在宇文化及发动政的当晚,这些管用的人都不在!

    没有给使的守卫,司马德戡带人进入内宫,隋炀帝杨广闻讯,化装潜逃。裴虔通和元礼率军直入,魏小姐打开宫门,叛军直入内宫,挥刀逼问皇帝的下落。一位美女落落大方地出来,遥指杨广藏身的地方(看来这位小姐与杨广有仇),令狐行达拔出刀来,闯入皇帝藏身的地方,准备将他揪出来。

    杨广哆里哆嗦出来,问令狐行达:“你要杀我?”

    令狐行达垂首侍立:“不敢,我们想请您西还大兴。”于是“扶”住皇帝,搀他下楼。杨广一边走一边问裴虔通:“我没登极之前你就是我的亲信,我视你为老友,为什么你一定要谋反?”

    令狐行达恭敬地说:“陛下,我们不敢谋反,只是如今将士们归心似箭,我们想请您西返长安。”

    杨广高兴地说:“是啊是啊,我是准备回长安的,不过不因为运粮船还没有到,所以耽搁了,我现在就随你们西返。”

    裴虔通不想再与杨广啰嗦,派军队把他看管起来。

    这时,天已大亮,众人迎接革命领袖进入皇宫。这位被临时拥戴的大人物在马上抖成一团,双手合十,连称罪过,好象他不是去当皇帝而是要拉去砍掉尊头。最后,当他听说政成功,杨广已经就擒,这才挺起腰杆,变得威风凛凛,一副吃了万艾可的样子。

    裴虔通看到宇文化及入宫,这才对杨广说:“现在文武面官都已经聚焦到了大殿上,您必须亲自前去慰劳。”说毕不由分说牵过一匹马,请杨广上马。

    杨广看一看马,摇摇头,不肯上马,裴虔通一看,明白了,这位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伟人是嫌鞍辔太旧,不由对皇帝顿生敬意:马上命都不保了,还讲究这个,真是有层次有品味啊!

    换了马鞍之后,杨广才肯上马。裴虔通一手牵马,一手持刀,带着杨广走了出来。已经归心宇文化及的叛贼们一见皇帝,欢声雷动——他们不为是皇帝欢呼,而是为擒获皇帝欢呼。

    宇文化及看到隋炀帝,嘴唇发抖,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运了半天气,壮了半天胆,叫道:“把他弄出来干啥?还不快做了他?”

    于是杨广又被拉回偏殿,他不停叹息:“我犯何罪,以至如此?”

    叛军将领马文举说:“陛下背弃祖训,巡游无度,对内骄奢逸,对外穷兵黩武,青壮年死于刀箭之下,妇孺尸体遍布沟壑,人民啼叽号寒,权贵充耳不闻,天下苍生不幸,逢此乱世,你还说你没罪?”

    杨广叹道:“对于人民,我实在是有罪,但对你们呢?一个个厚禄、荣华富贵,我有什么对不起你们的?今天的事,谁是领头的?”

    司马德戡说:“如今天下人民恨你入骨,岂只是一两个人!”

    这时,来了一个文化人,这个人是隋末唐初有名的大人物封德彝。这位隋唐时期的冯道以其特有的为官之道和为人之道历经两个朝代四朝皇帝而屹立不倒,有兴趣的话可以翻翻史书,学习学习这位情商极高的成功人士的高升秘籍。

    封德彝是奉主子宇文化及之命来宣读杨广的罪状的,但他还没开口,杨广就发话了:“你是读书人,怎么也做这种事。”

    封德彝一听,夹着未泯的良心与尾巴,狼狈退下。

    其实,从封德彝到冯道直到清朝的“水晶球”大学士马齐以至“拼命作官”的李鸿章,就算他们坏一万倍,良心始终是有一些的。

    杨广最喜爱的儿子,年方十二岁的幼子杨杲,封赵王,杨广随时会把他带在身边(雁门之围的时候,杨广被困在城里,没事就抱着杨杲哭,把眼睛都哭肿了)。现在,眼看着一帮赳赳武夫们拿刀动枪,围着老父亲吵吵嚷嚷,吓得大哭。这一哭,哭得裴虔通心烦意乱,挥起一刀,将小孩的人头一刀砍下,鲜血喷了杨广一身。紧接着,就象对杨广动手。

    此时的杨广,倒也有点末代皇帝的气度,爱子被杀,他痛则痛矣,但并没有失去方寸和气度。他平静地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够死于刀下?拿我的毒药来!”

    杨广早知会有这一天,他随身带着毒药,专门等着末日的到来。可惜,因为换了一身平民衣服,毒药没带着。

    但裴虔通和令狐行达他们没有耐心等什么毒药,临死仍然保持了气度的隋炀帝,拿出自己的丝巾,交给令狐行达,令狐行达把丝巾套在这位伟大君主的脖子上,用力勒紧……

    公元618年三月十一日,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最有才华、最有能力、最具传奇色彩、最富有理想和抱负的杰出昏君隋炀帝杨广同志,走完了他一生的道路,属于他的时代,谢幕了!

    这一年,他只有五十岁。初生的太阳光芒万丈

    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弑,不过,并没有象他以前预计的那样,被人“斫”去他的好头颅,而是被白练勒死,好歹留了个全尸。

    新寡的苦命人萧后,和宫女和宦官们拆了床,用木板做了一个棺材,草草把丈夫杨广和儿子杨杲葬在了一个院子里。

    萧后确实命苦,虽然贵为公主,但从小就没人疼没人爱,好容易结婚嫁了个好丈夫(其实对萧后来说,杨广也确实算个好丈夫,尽管身边美女如云,但杨广从来都对萧后不离不弃),中年之际,丈夫和幼子被杀,现在,三个儿子中已经死了一对半,除了杨杲,还有就是前太子杨昭同志,另外一个就是我们曾经提到的齐王杨暕。

    但杨暕也活不久了,杨广被弑后,宇文化及这个天杀的对曾经对他恩重如山的杨氏一族采取了灭族的报答方式,杨广之弟、蜀王杨秀一家被杀,齐王杨暕一家被杀,燕王杨倓一家被杀,除了秦王杨浩,其余杨氏宗族,从婴儿到老人,一个不留,斩尽杀绝。凄惨程度比起高洋屠灭元氏、宇文邕屠灭高氏、杨坚屠灭宇文氏来有过而无不及。

    杨坚篡位,屠灭宇文皇族,而宇文化及弑君,又屠灭杨氏全族,这是报应?应该说不是报应,因为宇文化及本姓破野头,与宇文邕沾不上边儿;但也可以说是报应,凡杀人者,必被杀。

    秦王杨浩之所以能够在屠刀下苟活,是因为他和变叛贼的军师宇文智及关系很好,而且,他还有一个庄严的治使命:做临时的傀儡皇帝。

    这里还有一个关于齐王杨暕的插曲,宇文化及派人杀他的时候,他还以为是老爹杨广派的人,一边被往外拖,一边嚎叫:“且慢动手,孩儿实不负陛下。”他的人头被一刀剁下的时候,都不知道杀他的人不是他老爹,而是宇文化及。

    除了这些皇亲国戚,凡是忠于隋室的大臣这一次一并被杀了个精光。如隋炀帝的宠臣裴蕴、虞世基、梁国公萧钜等,也包括大隋名将来护儿,全部被杀。倒是两位聪明人保全了性命,一个是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一个是隋朝的民族问题专家裴矩,都活到了唐朝,成为大唐的佐命元勋。

    我们没有过多的篇幅描述虞世南为唐朝作出的杰出贡献,作为跨时代的超级猛人,他也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曾经与高颎、杨素同为大隋贤相的苏威,如今暮气沉沉,被隋炀帝杨广黜退在家,因为不得杨广宠幸,被饶过一命。

    在将忠于隋炀帝的大臣一网打尽之后,宇文化及沐猴而冠,象模象样地开始执政。当然,他不敢明目张胆地当皇帝,他立秦王杨浩为帝,继承隋炀帝杨广的衣钵,但继承大隋四分五裂江山的、金银财富的和如花美眷的,是他宇文化及。

    其实,杨浩只是个橡皮图章,帮宇文化及签字、盖章,是个名副其实的挂名国家元首。而宇文化及这种的权臣,也确实以他的行为证明了他的SB身份,部下和他商量军国大事的时候,连话都说不出,生怕露馅儿。

    现在,江都已经“平定”了,宇文化及的新生政权,该何去何从呢?

    如果宇文化及聪明,他就该待在江都别动,完全继承隋炀帝杨广的地盘、园林和美女,撒着欢地玩乐,因为他应该知道,他的日子也没几天了,及时行乐吧!

    其实宇文化及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这种花天酒地的日子惹恼了一个人:司马德戡。政成功之后,司马德戡被立即卸去军权,明升暗降,本来就心怀不满的司马德戡,一见宇文化及先生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十分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对自己当初的眼光产生了严重怀疑。懊悔之下,决定推翻宇文化及,不想宇文化及抢先动手,将司马德戡一刀杀死。

    而司马德戡在被杀之前,曾机敏地侦破过一起谋反案,并杀掉了谋反的主持人沈光和麦孟才。这两个人,都和当年隋炀帝杨广征辽有关,沈光就是第二次远征高丽时作战勇敢正好被皇帝看到,被立即提升的那个普通一兵;麦孟才是第一次征辽时死在辽阳城下的麦铁杖的儿子。

    杀死同志司马德戡之后,宇文化及继续享受。但他还想用自己的糨糊脑子思考点事情,他想来个大动作,这个动作就是,率江都的隋朝残余势力回长安。按说,这并非没有道理,因为他一直是打着“打回老家去,建设新隋朝”的口号蛊惑骁果们的,如果在江都待长了,难保这帮大老粗又会闹什么妖蛾子。

    三月二十七日,宇文化及命陈棱(就是与杜伏威等江淮盗贼交锋,屡次战胜的将军)镇守江都,亲率十万大军向中原进军。他们的目标是东都洛阳。

    其实,尽管在骁果们的压力下他宣布回军,实际上,他也知道,回归洛阳之路绝不是一片坦途,洛阳的隋府(越王杨侗)恨他入骨,因为他杀死了隋炀帝;围攻洛阳的瓦岗军李密不会是他的朋友,因为宇文化及自诩是隋朝的正统;长安的隋府也不会承认他的合法地位,代王杨侑(即被李渊扶持上台的傀儡皇帝隋恭帝)要找他报杀爷爷之仇,李渊也不会老老实实等你来夺地盘。更不要说遍布各地的暴民军队,这些人,没有一个好对付。

    综上所述,留在江都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混吃等死对宇文化及这等来说,是一条康庄大道,虽然最后仍免不了脖子上咔嚓一刀。

    可他偏偏还是回中原来了。在他十万大军的压力下,镇守黎阳的只有几千人的瓦岗军大将徐世勣为保存实力,弃城而逃,这样,宇文化及就开始直面了李密和洛阳隋军的三巨头生涯,他的到来,使洛阳城下的力量对比顿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此时的李密,前有洛阳坚城内的数万大隋精兵,后有宇文化及的十万江淮精锐,他将何去何从呢?他将同时对付两支隋军呢?还是联合一个打另一个?就在李密纠结如何应对洛阳城下一前一后两只老虎时,从关中的长安传来一个消息,李渊将只有十三岁的隋恭帝杨侑一脚踢开,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唐,李渊就是唐朝第一个皇帝,唐高祖。

    从最近的表现来看,李渊同志是一个十分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隋炀帝杨广刚刚被杀的时候,李渊为之恸哭,感天动地:“我为大隋忠臣,道路隔绝,不能相救,又怎么敢忘记悲哀!”

    三月二十三,长安隋拨出十个郡增加李渊的封地,在唐王国中设百官,并加唐王李渊九锡(加九锡就基本意味着这个权臣快要取代皇帝了)。但这一崇高礼仪被大公无私的李渊同志谢绝!

    而到了五月十四日,隋恭帝杨侑将帝位禅让给唐王李渊,自己退居藩邸(代王府)。

    一周之后,即五月二十日,李渊在首都大兴太极殿登极为帝,是为唐高祖。

    不久,李渊任命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唐王朝的建立意味着中国封建社会即将迎来其巅峰时刻,中国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世界一极,而且是如假包换的超级大国。那时候,欧洲还处在异常黑暗的中世纪,至于美国,那时连影子都没有。

    可惜本书的任务是叙述隋亡唐兴,唐朝本身的辉煌却不会涉及太多。

    李渊称帝的四天以后,洛阳方面也出现了一个皇帝,这个皇帝,你不能说他不正宗,因为他是被君臣拥戴的,而且,他是根正苗红的皇帝苗裔:隋炀帝杨广的长子长孙、前元德太子杨昭之子、越王杨侗同志。

    杨侗即位,是为隋恭帝,年号皇泰,所以我们一般称之为“皇泰主”。

    十天前自己的亲弟弟代王杨侑同志刚刚“被逊位”,成就了一个“隋恭帝”,如今这位二哥杨侗又成了隋恭帝。不过,由于杨侗身后是强盛的唐朝,所以,他们只承认杨侗的“隋恭帝”角色,而且,隋朝的历史是唐朝人写的,所以,只能有一个隋恭帝,那就是杨侑。至于杨侗,只好老老实实当他的皇泰主。

    所谓没有成事才叫皇泰主,绝对是掩耳盗铃,试问,杨侑成事了吗?为什么他可以被叫作隋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