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169章 傀儡
    独孤信时任大司马,掌握军权,更重要的是,这位气质忧郁、风采卓然的美男子(也许当世只有罗伯特?巴乔才能和他媲美)德高望重,立世子,如果他不赞同,那事情就麻烦了。但宇文泰不愧奸雄出身,立即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演出了一出绝妙的好戏。

    他为选世子一事,召集大臣开会,十分为难:“我打算立嫡子宇文觉为世子,又恐大司马独孤公多心。你们以为该如何是好?”

    独孤信乃朝中元老,威望极高,大家左右为难,不敢出声,唯有保持沉默,整个会议室里寂静无声,突然一个彪形大汉站了出来,大喝一声,这一声大喝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站出来的是尚书左仆射李远。李远在一次为宇文泰做了本色演出,声色俱厉地按剑喝道:“自古以来,凡立世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宇文公又何必多虑!若是担心独孤信,请让我先斩了他!”遂拔剑出鞘,直奔独孤信,众臣大吃一惊,不知所措。

    宇文泰赶紧站起来,怒喝:“休得无礼!有话好讲,何至如此!”

    独孤信见状,马上明白了一切,心头一凉,说道:“的确应立嫡子为嗣,我并无异议。”

    于是事情就此决定下来,宇文觉成为世子,在不久的将来会接班宇文泰。

    事后,李远找到独孤信道歉:“只因事关重大,才有刚才冒犯之举,请独孤公恕罪。”

    独孤信冷笑:“今日之事全赖李公您,否则不知要怎么呢!”

    说罢,也不管李远听懂话中之话没有,转身回家。

    也难怪独孤信中计,他以信义著称,要论玩阴的,他哪是老流氓宇文泰的对手!

    西魏恭帝当了三年有名无实的皇帝,好容易盼到大权臣宇文泰死,宇文觉尚幼,以为可以还政于他,不想内有宇文护的支持,外有于谨等人做强援,竟是眼睁睁地看着大权仍旧归于宇文家族之手而无可奈何——可叹,好象从北魏末期起,没有哪个年轻的傀儡皇帝想夺权成功的——当然,我们很快就将见到一个异类。这个异类是宇文泰的儿子,但他不是宇文觉。

    宇文护甫一掌权,无人肯服,好在老同志于谨深明大义,愿意出山辅佐,以于老的影响,很多原来不服的老资格也不再说不。于是宇文护终于能够顺利地掌握大权。

    但是,宇文护权力再盛,也始终是臣下之臣,他不想让自己的如花岁月(他刚四十多岁)蹉跎过去,他的目标很明确,让宇文觉当皇帝,自己做第二个宇文泰。

    宇文护说做就做,执行能力那是相当得强。

    公元557年,魏恭帝元廓被逼退位,宇文觉成为新的皇帝,国号为“周”——又是一个没创意的,叫周的太多了,纵然大历史学家们博闻强记,也拿这么多周没有办法,只好管它叫“北周”以示与其它的周的区别。不过宇文觉不叫皇帝,叫周天王。

    这是宇文泰去世的第二年。

    宇文觉称帝后,象每个新皇帝一样,大封百官,大敕天下。原来宇文泰的这些把兄弟,如李弼、赵贵、独孤信、于谨等人,个个鸡犬升天,又封自己的堂兄、开国有功的宇文护为晋国公、大司马,即国防部长兼军委主席,掌握军权。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过旧人哭?

    现在,前皇帝魏恭帝元廓,就在哭,只不过不敢大声哭。

    宇文觉称帝,对元廓还算不错,封为宋公,让他暂住在大司马府,即宇文护家。不知道宇文觉怎么想的,非要让前皇帝住在最怕他不死的篡位阴谋家的家里,也许是新即位的皇帝的心机太深,明摆着要借刀杀人。宇文觉的做法很正确,元廓在宇文护家住了没多久,就疑似中毒而死。看来南北朝的毒药生意很好做,特别是卖给皇帝家,三天两头就药死一个皇帝,药店老板可以以此当选经营之神了,一如十年前的通用CEO杰克?韦尔奇。

    魏恭帝元廓死去,也许我们应该叫他拓跋廓,因为在此前不久,宇文泰刚刚把鲜卑人的汉姓恢复为鲜卑姓。想当年控弦百万、席卷北方的大魏王朝,自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自从魏道武帝拓跋珪建元,太武帝拓跋焘武功,孝文帝拓跋宏文治,孝武帝元修入关,共十一位皇帝,计一百四十九年;东魏一个皇帝,共十七年;西魏三位皇帝,共二十三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魏的这一页,就此揭过去了。

    北周建立,第一功臣当然是宇文护,所谓“佐命元勋”,这与当初那个靠了老贵人于谨的帮助才站稳脚跟的毛头小子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短短半年,他已经变成彻头彻尾的权臣。

    权臣的特点不用再说,从传说中的董卓和曹操,到不久前的尔朱荣、高欢、宇文泰、高澄、高洋,一直到他宇文护,不一样的是朝代,一样的是权臣。忠臣有各种各样的忠,所有的权臣却都一样。

    宇文护这种专横跋扈和目中无人的状态引起了相当一部分老同志的不满,比如赵贵和独孤信等。

    独孤信因为上次立宇文觉的事已经很觉得寒心,现在看到宇文护的所作所为,更是替宇文泰不值,这样下去,宇文泰流血流汗所缔造的一切会付诸东流——毕竟是老战友,心里还是放不下。

    但独孤信是个有风度有涵养的君子,他不会说什么的。

    赵贵看出了独孤信的不满,他来找独孤信寻求合作。这两人当年的职位与宇文泰比肩,都是西魏八柱国家,如今反倒被小字辈宇文护爬到头上,自然不平。

    两人的密谋被一个人探知,这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因为这个人去告密,告密的结果当然是宇文护将这两个冤家对头去除。不过宇文护对他们两个,并没有采用同样的待遇。

    对于赵贵,是在朝堂逮捕,立即处斩,同时,全家被杀,干净利落,不留后患;

    对于独孤信,则要忌惮一些,不仅因为这位北朝的第一美男位高望重,更重要的,独孤信与掌握军权的杨忠杨坚父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他的七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

    因此,独孤信只是被免去本兼各职,提前离休进入干休所疗养。

    但不久,独孤信就死在疗养所,原因是宇文护送了他特殊的饮料,其实饮料不特殊,特殊的是饮料里加了毒药。这是宇文护第二次用毒药了,第一次是送给了前皇帝魏恭帝拓跋廓。

    独孤信被鸩身亡,独孤家象是天塌地陷,这对杨家也是一个考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顺便说一句,告密的那个人也不是外人,他是宇文泰的第十子,宇文盛。

    宇文护除去对手,越发横行无忌,视皇帝如无物,并且“被任命”了一个新职务:大冢宰。这是一个奇怪的官名,据说源自《周礼》(这个周礼与北周毫无关系),宇文泰为了体现他“复古”的新潮思想,对官名也进行了一番改革。简单说,大冢宰就是宰相,百官之首。

    北周的首任皇帝,或叫周天王,宇文觉,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他看到堂哥宇文护盛气凌人,经常做一些本属自己做的事情,就感到心里不爽。年轻人涉世未深,不懂得隐藏自己的想法,实在是缺乏经验。

    我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这句话不是放之四海皆准。对宇文觉就不适用,他犯了错误,永远再没有改正的机会,因为他为犯错误所付出的代价是生命。

    同时,这也成就了宇文护在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地位,如今宇文护就在这条路上快速前进。

    这条路的名字叫:历史上屠龙第一人。

    屠龙手——弑君的吉尼斯中国纪录保持者

    宇文护的独掌大权引起了周孝闵帝宇文觉的极大不满,因为宇文觉是天王,而不是宇文护。因此他决定施行他作为天王至高无上的权力,那就是干掉堂兄宇文护,自己掌权。

    宇文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但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他找了几个可靠的人,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要杀独孤信的大将军李远的儿子李植。李植很同情这个几近被囚禁、又想有所作为的天子,于是私下开始了串联。

    造反之前一定要先串联,不然声势不够浩大,成功的几率也会很小。这似乎是所有造反者的共识,但绝大多数造反者,都栽在了串联上。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无法判断你串联的对象究竟和你否同心。

    李值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他串联了一个叫张光洛的人,时任宫伯。他选这个人加入组织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个人对宇文护不满。

    但是,如果有人说他是好人的时候,你不要急着相信他,因为他可能恰恰就是那个大坏蛋。

    张光洛就是这样。

    张光洛是宇文护的心腹,是打入敌人内部的人,是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从他那里,向宇文护源源不断地发送着永不消逝的电波。

    宇文护下手了,首先处死李植这些青年军官们,再把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李远也一并送上断头台,当然,对李远区别对待,是逼他自杀,算是给他个面子。就象一个员工犯了大错,公司不一定开除他,而是要他自动离职,HR谓之劝退。

    这个故事的结局同所有成功的、或不成功的样,十分血腥,让我想起了去年好莱坞帅哥汤姆?克鲁斯的《终极目标希特勒》,李植是史陶芬贝格,李远就算是隆美尔吧。

    宇文护处死一大批反对派之后,意犹未尽,因为他知道这些人不过是枝叶,真正的根还在皇宫里。他决定斩草除根。

    此时的周天王宇文觉,正在宫中与他的皇后元氏聊天,小两口结婚以后,卿卿我我,恩恩爱爱,是一对模范夫妻。元皇后出身根正苗红,是金枝玉叶,其父就是西魏文帝元宝炬。

    两人正甜蜜之际,不想宇文护已经派兵冲进皇宫。宇文觉空有天王名头,毫无权力,立即被赶回未即位前的府第。

    这次,空出来的皇位轮到了宇文觉的弟弟,宇文毓,当然也是宇文护的堂弟。宇文毓正在歧州担任刺史。赶回来需要一段时间。

    宇文毓从歧州赶回来用了一个月,他的哥哥、前皇帝宇文觉也因此多活了一个月。

    宇文毓到达长安的日期,就是哥哥宇文觉的死期,同时前皇后元氏被逼出家,作了尼姑。

    记住,宇文觉是被宇文护杀害的皇帝,可悲!

    更可悲的是,宇文觉不是被宇文护杀害的唯一的皇帝,那更可悲!

    我们可以数一下,宇文护之所以是史上第一屠龙手,并非浪得虚名。宇文觉只是一个牺牲品而已,他还不是第一个,第一个是前朝的皇帝魏恭帝元廓。

    这个故事还很长。

    宇文毓回到长安,被拥立为帝,是为明帝,这是后世史家的说法,他这时还不是皇帝,还是周天王。又叫回皇帝是之后的事情。

    当初宇文泰处心积虑要立嫡子宇文觉为世子,如今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起点:皇位还是宇文毓的。早知道这样,宇文泰、独孤信还有李远他们还争什么呀!

    宇文护拥立周明帝有功,更要加官晋爵,正好前八大柱国之一的太师、赵国公李弼去世,留下太师一职空缺,这一最荣耀的职位就光荣地成了宇文护的——宇文护的官职只是符号而已,他的权力和威名都已经无以复加。

    同时,他还重用了一个人,那就是宇文泰的第四子,前皇帝宇文觉、现任国家元首宇文毓的亲弟弟宇文邕。宇文邕被任命为柱国,封鲁国公。

    宇文邕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人物,我们应该、而且必须记住他,否则,这本《隋时隋地》就没办法看下去了。

    宇文邕从小就体现出出类拔萃的特质,其父宇文泰阅人无数,却一眼看出这个小孩子的不同凡响,常对别人说:“欲成吾志,必待此儿。”就是说,只有宇文邕才是自己合格的继承人。在年仅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得封公爵,现在又官拜柱国,出镇蒲州,宇文邕的英雄事迹容后细表,我们暂时把眼光离开北朝,看看遥远的江南发生什么。

    我们以前讲过,南方的梁朝本来久无战事,就是因为老糊涂的梁武帝萧衍接纳了著名的灾星侯景的投降,才引来一连串的祸患。不仅好端端的梁朝河山四分五裂,连已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许多年的萧衍老头子自己,都被饿死在皇宫中。

    在平定侯景之乱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以“勤王”为名、行“扩张”之实的地方实力派,其中,陈霸先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陈霸先消灭侯景,又杀死曾经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王僧辩,把残梁的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等时机成熟的时候,陈霸先一举灭掉梁,自己南面称尊,建立陈朝,是为陈武帝。

    南朝四个朝代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地域越来越小,实力越来越弱。刘宋建国时,辉煌一时,一度与强大的北魏不相上下,算是南朝的黄金时代;等萧道成建立齐,已经大不如前,但也勉强能算上是白银时代;到梁武帝建梁,实力范围小了很多,只能说是青铜时代;而等这位陈霸先成为陈武帝的时候,实力再次减少,还不要说在江陵还有一个傀儡政权西梁,能说成黑铁已经很不错了,铁好歹是金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