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171章 行为艺术
    为什么,因为高湛希望的职位是皇太弟,也就是说,高演死后,皇帝应该是传给高湛这个弟弟的。现在,凭空杀出来一个太子高百年,他才是将来的皇帝。高湛心里自然不平,但不敢流露出来——当然只是暂时不敢,将来会有他“敢”的时候。

    虎父无犬子,高欢的几个儿子,个个都不辱没其父的声名。高演与他的哥哥高澄、高洋一样,既有关心政事、致力国家的一面,同时也有胡作非为的一面。

    据说,高演是个不错的皇帝,上在高演的介绍中有如下的一段:“高演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兼盛,颇留心于政事,积极寻求及任用贤能为朝廷效力,清明;关心民生,轻徭薄赋,并下诏分遣大使巡省四方,观察风俗,问人疾苦,考求得失。并亲征北讨库莫奚,出长城,虏亡遁,分兵致讨,大获牛马。事母至孝,友爱诸弟。”

    我们希望这是真的,但如果是的话,又如何解释以下发生的事情呢?难道这不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吗?

    高演废高殷为济南王的时候,曾向太皇太后许诺不会杀他。

    我们姑且相信他当时的许诺是真的,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高殷是按高演不杀自己来规划自己的下半生的,但突然间,高演变卦了。

    据说高演是听信了一个叫高归彦的人的谗言,才下定决心赐这位亲侄一死。史书上没有明确说他是被勒死,还是被杀死,或是被药死,只是很笼统地说“殂于晋阳”,但根据以往权臣们喜欢使用毒药的手法,我们可以推测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天子估计也是死于鸩毒。

    高演现在已经排除了一切困难,准备大展宏图了。但是,大展宏图却永远地成为了他的梦想,再也无法实现的梦想。

    因为他死了。杀死高殷对他的打击极大,睁眼闭眼都能看到这个年仅十七岁的侄子浑身血污站在他面前,有时候单独来,有时候还把杨愔他们一并叫上。当他大白天也能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就很清醒地意识到,报应来了。

    高演生病,虽宠爱他的老母亲娄氏亲自来看他,当问起济南王高殷现在怎样的时候,高演沉默了,娄氏再三诘问,高演仍是不答。

    娄氏明白了:“济南已经被你害死了,不听我的话,你应该速死。”说罢掉头离去,从此再也不来看他。

    最后一根稻草压了下来,高演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就写了一封信,传位给弟弟高湛,准备步高洋的后尘,信中的最后一句话,与高洋去年托孤时何其相似:“宜将吾妻子置一好处,勿学前人也。”

    这个前人,大概指的就是他高演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这样,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亲侄子高殷?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托孤于高湛,让后者照顾自己的儿子高百年?

    公元561年,高演去世,年仅二十七岁。

    高演死后,皇帝位轮到高湛来坐,就是北齐武成帝。

    高湛就是那位激怒高洋以杀死弟弟高涣、高浚的那位,听起来人格不怎么高尚,事实也是如此。高欢、高洋的好处在他身上看不到影子,恶行恶果倒是放大了好几倍。

    高湛即位改元之际,就发生了两件事,这两件事也许算不的什么大事,但在北齐的宫庭,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这两件事是互为因果的。

    第一件事是他立皇后了!

    他的皇后姓胡,这位MM在历史上极其著名。我们稍后就能领略她著名的原因。据说胡小姐出生的时候,在鸮鸟在产帐上号叫,被人视为不吉。鸮鸟其实就是猫头鹰。古代人迷信,把猫头鹰看成不吉的象征;但现代人不迷信,为何也把猫头鹰看成不吉的象征?

    这位胡小姐,人长得不怎么样,但却能让高湛十分宠爱,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胡氏十分二是胡小姐对房中术十分在行,高湛治国不行,但对这些东西非常感兴趣,喜欢和胡MM一起切磋,真是如胶似漆,不肯分开须臾。

    胡小姐是决定北齐兴盛衰亡的大人物,我们在此隆重推出,愿大家记住她。

    天子立后,天大的喜事,照例祭祀祖宗天地,并召开命妇大会,咸于快乐。命妇者,家属也。晚上召开的命妇皇宫庆贺大会上,引发了第二件事情。

    高湛已经喝得半醉,用他不安分的贼眼在这些如花似玉的王妃、公主、宫女面前扫了一眼,发现了一个气质美女。

    此MM丰姿绰约、秀色可餐,令人心神激荡,高湛不由揉了揉眼睛,并掐了一把大腿,以确认自己是否在做梦。

    当晚回到卧室的时候,高湛突然感觉他的皇后胡小姐不象以前那么有激情了,不知为什么,他眼前总是浮现出晚宴时那位气质美女的影子。

    这位气质美女不是别人,正是当初文宣帝高洋不敢侮辱的皇后李氏。

    但高洋不敢侮辱,不代表高湛也不敢侮辱,尽管这位李氏是他的亲嫂嫂。

    第二天,他决定代死去的哥哥高洋尽一些义务。

    李氏是汉族,系出名门,大家闺秀,面对高湛的恩威并重死活不从,最后,高湛使出了他的杀手锏:“若不从我,当杀汝儿。”

    这一句话击中了李氏的命门,可怜的李小姐,高洋在世的时候尽管相敬如宾,但老妈被他一箭射中并抽了一百马鞭,姐姐被高洋在姐夫的灵位前欺辱,好容易盼到自己退位后宫,不想今天又要被小叔大逞

    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弱者!

    从此,高湛与李氏经常在一起恩恩爱爱,不是夫妻,胜过夫妻。

    高湛在与李氏的时候,他的皇后胡氏也没闲着,正忙着与和士开一起织一顶绿油油的大绿子给皇帝作为礼物。

    和士开面容风流俊雅,多才多艺,文武双全,早在高湛当长广王的时候,就被征召入府,授开府参军,高湛即位之后,升任给事。胡氏趁高湛盗嫂,和和士开眉来眼去,终于沆瀣一气,给皇帝织成了绿帽子。

    高湛与胡氏,一明一暗,正在享受带来的欢愉的时候,宫一件事:娄太后死了。

    娄太后共生六男二女,怀孕的时候都有异兆,怀长子高澄时,梦见断龙;怀次子高洋时,梦见龙首;孕高演时,梦见龙伏地上;孕高湛时,梦见龙浴海中。一共六个儿子,其中四个是皇帝,皇帝比例超常,达67%,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吉尼斯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娄太后去世,高湛在母丧期间,居然连丧服都不穿,仍穿红袍,该喝酒喝酒,该K歌K歌,该泡MM泡MM。宫女把白色的丧服呈上,被高湛扔到台下。正好他的“同情兄”和士开在侧,劝高湛做做样子,也被高湛施以老拳。不过到最后面子上的事情还是不能少的,追谥太后为武明皇后,与高欢合葬义平陵,也算入土为安了。

    齐风日下——大齐国,怎一个乱字了得!

    北齐太皇太后(叫太后也行,这取决于她的孙子还是儿子当皇帝,有点乱)去世,高湛更加肆无忌惮,就象一个顽童,脱离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管,开始尽情撒欢。

    让他尽情撒欢吧,因为这种日子已经不多了。

    高湛以皇帝的威严,迫使前任皇后李氏成为现任嫔妃,不久李氏怀孕。正好她的亲生儿子高绍德(即李氏和文宣帝高洋的儿子)请求入见,李氏羞愧难当,不好意思见他。

    高绍德讥讽道:“儿岂不知耶,姊姊腹大,故不见儿。”

    管母亲叫姊姊,这是北齐的风俗。

    高绍德的话击中了李氏的要害,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而且,这话居然被李氏知道了——这有点匪夷所思,高绍德说这话的时候,不大会是当着人群演讲时说的,也不大会专门托人给李氏带的口信,不知道老实巴交的李氏是怎样得知的——不过既然史书上这样说,我们姑且认为是真的吧。

    其实,高湛和李氏的所作所为在当时来说,根本算不得伤风败俗,至少在北齐皇家不是,要知道,高湛跟他的父兄一样,最拿手的就是伦。

    总之李氏听了儿子的话大惭,不久生下一个女儿,就立刻溺死了。

    一直到前不久,还能听到某地有某妇产女婴被溺死的消息,愚昧残忍到无以复加,女婴何辜?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女婴遭受这样的境遇!

    其实李氏大可不必这样,也许他的新任丈夫高湛和儿子高绍德都会喜欢这个小女孩。

    高湛听说后大怒,持刀入宫怒斥李氏说:“你敢杀我的女儿,好,我也杀你的儿子。”说着召高绍德进宫,用刀背乱打,高绍德受不住痛,长跪哀求,高湛听了不仅不罢休,反而怒气更盛,说:“当年你父亲打我的时候,怎么没见你求饶?今天倒想活了?”

    继续发了疯似地猛击高绍德,后者不久晕倒在地,气绝而死。

    李氏见儿子被打死,凄厉呼号,惹得高湛性起,扒掉李氏的衣服,抡起皮鞭劈头盖脸抽去,打得李氏遍体鳞伤。

    直到高湛打累了,看了一眼昏死在地上、浑身是血、已经没有人形的李氏,扔下皮鞭,吩咐宫女道:“要是她死了就算了,如果不死,就让她去做尼姑。”

    幸亏李氏还有一口气,宫女用了两天两夜才将她救活。

    从此李氏落发为尼,对尘事不再过问,也不再多想。灯冷、夜冷心更冷。与高湛作了一年假夫妻,不想后者薄情至此。看来,男人,没几个可靠的。

    据说李氏是北齐的第一美女,芳名李祖娥,比起后来横陈的冯小怜有过而无不及。可惜“红颜薄命古今同”,冯小怜的际遇,比李氏也好不了多少。

    齐武成帝高湛,既没有高欢的雄才大略,也没有高澄高洋的高瞻远瞩,甚至连高演也不如。但他有一个优秀的品质是他的父兄们比不了的:重用奸佞。比如前文我们提到的和士开同志就是一个。

    高湛把和士开同志提升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前后赏赐,不可胜数。和士开给高湛出了个主意:“自古以来,没有不死的帝王,尧舜也好、桀纣也好,统成灰土,有什么区别?陛下春秋鼎盛,正应及时行乐,快乐一日,抵的上一百年,国事可交付大臣办理,何必自取烦恼呢!”

    这番混帐话使得高湛大喜,觉得和士开真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相见恨晚,于是不折不扣按和士开的主意办,每隔好几天才见一次大臣,每次见面比明星在机场的发布会还短,大臣嘴还没等张开,就退朝了。

    和士开文武双全,善于使槊,胡皇后正好想学槊,赶得巧——没法不巧。于是高湛要和士开教皇后学槊,两人不禁喜出望外,正好有这样的机会名正言顺在待在一起,于是两人一个眉目传情,一个暗送秋波,完全视高湛如无物。此时,两人偷偷相好已一年有余,高湛竟毫无觉察——这位皇帝的头部神经过于迟钝,以至戴了那么大顶绿帽子都感觉不出来,还拿和士开当个宝贝一样。

    齐武成帝高湛,即位以来“西线无战事”,只顾深宫取乐,完全不知外面世界是精彩还是无奈。这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如炸雷一样,把他打懵了。这个消息是:

    北周与突厥木杆可汗连师,来攻晋阳。

    突厥是一个具备鲜明的北方游牧特色的少数民族,所谓游牧特色,一般有如下几个特点:

    1.没有固定住所,逐水草而居,放牛放马甚至放猪,不干农活。

    2.文明落后,一般是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期。

    3.组织机构松散。

    4.骑兵为主,作战能力超强,机动能力远优于中原军队,简单说,就是打得过就往死里打,打不过就跑。

    5.多活动于长城以北,甚至远至西伯利亚,东到大海,西至里海甚至更西的广大区域。自豪吧?这些外国区域,以前都是俺家看不上的地方。

    6.民族成份复杂,倏兴倏亡,很快又融合到其它民族中。

    突厥最初的出现是在五胡乱华以后,在西魏时期强大起来,现在已经有足够的资本与南边的北周、北齐叫一下板了。

    鉴于以后突厥出镜的机率会很高,而且缔造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民族英雄”长孙晟,本着先说几句省的忘了的原则,再将突厥的“后事”交待两句。

    突厥现在还不是最强大的时候,但它的成长速度超快,几十年后,突厥就已经成为控弦百万的超级游牧大国,虽然还是游牧,还是落后,但已经可以左右中原的局势,隋末的北方割据政权李渊、刘武周等,争相给突厥当干儿子,又是送钱又是送礼,还送美女,“以媚突厥”;

    到了千古一帝唐太宗的时候,更是发展到兵锋直抵长安附近,如果不是唐太宗“天可汗”的威名使他们忌惮,恐怕就得象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唐明皇一样,被逼得跑到甘肃或是四川去;

    唐朝中期突厥衰落,唐玄宗时期,突厥衰亡。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大约是半个多世纪。

    但突厥作为一个民族,仍然倔强地生存下来,至于中国古代境内突厥和现在突厥人的关系、和土耳其的关系以及和回教的关系,这都是历史学家们研究和争吵的问题,我回答不了,还是请专家教授们给出正确答案。

    现在我们回来看高湛的反应。

    高湛不是高欢,可以亲自指挥千军万马从容上阵;高湛不是高洋,自己治国不行,但可以重用宰相杨愔。目前的情况是,他自己不行,又不知道手下谁行,高湛不禁着慌,匆忙之中决定亲征。

    北周与突厥联合,准备一举扫平北齐,一统北方。北周所有人认为应该多派些兵马,派兵十万出击北齐。只有柱国杨忠,独树一帜,认为兵不在多,有将则灵,只需要一万人左右即可。

    这位杨忠大将军,就是杨坚的父亲。

    杨忠果然是雷厉风行、兵贵神速,连下齐国二十余城,兵锋甚锐;此时突厥木杆可汗——不知道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位又高又瘦的形象——又亲率十万突厥雄师到来,双方会于晋阳城下。

    高湛到底还是继承了父兄身上的血性,决定亲征——这一点与他的宝贝儿子区别十分明显,我们稍后可以看到,这位宝贝儿子高纬童鞋,那才叫不爱江山爱美人,把御驾亲征前的激情演说变成了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