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188章 红颜祸水
    邺城被攻克之后,他和另一亲王高孝珩在河北信都会合,厉兵秣马,准备反攻。

    以高湝和高孝珩的号召,还真有向心力,真有一呼百应的架势,没几天就有四万志愿者聚焦在信都,颇有点象1927年8月1日的南昌。

    提起信都这个地方,不得不多说两句。

    当年北齐的始祖高欢同志,曾追随尔朱荣同志闹革命,后来看出了尔朱荣的狼子野心,决心单干。那是在公元531年,高欢正是在信都起兵,正式脱离尔朱家族,而另立元朗为帝,从此踏上革命的征途。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一转眼,四十六个春秋已经过去了。

    高欢已经做古,他千辛万苦创立的北齐王朝也已经成为过去时,而他的儿孙,正在他当年的首义之地做最后的困兽犹斗。

    对于二高的举动,周武帝宇文邕当即采取和军事行动,以期迅速讨平。

    他手段是令北齐的前任皇帝高纬给高湝和高孝珩下诏,要他们投降。

    这一招当然不奏效,二高对高纬目前的地位的理解相当透彻和与时俱进:

    你给我们下诏,说明你还是皇帝,皇帝那有与敌共舞的道理?如果你已经投降,就不再是皇帝,不是皇帝,为何权利给我们下诏?我们为何要听你的。

    武帝的段以失败告终——这是可以预见的。

    当然,武帝不傻,他的军事手段甚至先于手段。

    他的军事手段就是派齐王宇文宪和柱国杨坚率兵进攻。

    武帝是老手,深知局势的复杂,决定采取“降为辅,军事打击为主”的策略,事实证明,这是一着有效的棋。

    宇文宪和杨坚统兵往击,高湝和高孝珩派出间谍侦查,结果被周军抓获。看来,这两位间谍的专业水平不怎么样,既做不到《真实的谎言》中的阿诺,也不是《谍中谍》中的阿汤哥,连《烈火金刚》中买药的李强都算不上。

    宇文宪既没有杀他们,也没有严刑拷打,只是将自己阵营中的原北齐将领全聚焦起来,一一指给这两个倒霉的间谍,说:

    “我们要针对的目标很大,绝不止你们两个,可以放你们回去,来当我们的使节。”

    他把两个间谍放回去,带给高湝一封信,信写得很妙,完全体现了宇文宪作为优势一方的从容和自信:

    “阁下派来的间谍我给您原装送回去,我们军队的细节他们应该向您汇报过了吧?用不着占卜就该知道,战斗绝不是上策,据守也绝对是下策,因为我不会允许。我已经令大军分道并进,你我相见有日,对待等礼,就在这几天了。易经云:当机立断,不等日落。我等你消息!”

    应该说,宇文宪对这些垂死挣扎者的情况和心态都把握得很准,如果统帅不是一个与北齐命运休戚相关的亲王,而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话,那此人早就带着全营将士了。

    可惜,对方是高湝和高孝珩,他们对宇文宪的信嗤之以鼻,不做任何回复。

    于是,宇文宪命令:进军信都。

    两军在信都城南列阵对圆,高湝手的领军将军(禁军首领)尉相愿自告奋勇,往击周军。

    尉相愿是个修改极其强悍的军他一贯对高纬的纨绔子弟作风十分不满,一度想设计杀死其宠臣高阿那肱来整肃朝纲,可惜没有成功,他十分悔恨,拔刀斫柱云:“大势去矣,知复何言!”

    就是这样一个大将,带兵出城门直扑周军大营,扑进周军大营后直接扑到在宇文宪的跟前——他是来投降的。

    高湝鼻子都气歪了,你D拿我当猴耍,于是立即拿出心狠手辣的一招,立即派人去捉尉相愿的妻儿,拿到后在楼门上挥起大刀片,将这些妇孺一一斩首。

    我们理解高湝和高孝珩当时的心情与处境,但不代表可以原谅他这种暴行。

    而且,这对于抵抗北周大军毫无用处。

    第二天,两军再战。

    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与百战之师比,傻瓜也知道谁赢谁输。一场大战,周军大破北齐,二高的四万人损失了三万,几乎全军覆没,二高也被擒获。

    宇文宪问被俘的高湝:“任城王何苦如此呢?”

    高湝说:“我是神武皇帝之子,兄弟十五人,如今只剩我一人,偏偏还遇到国破家亡,我只希望我的所作所为不使先人蒙羞。”

    宇文宪钦佩他的人格,把他已经被俘的家人还给他。

    人格就是这样,不仅能够照亮身边的人,还可以使敌人折腰。

    宇文宪还亲手给另一个阶下囚高孝珩洗伤敷药,给予了极高的礼遇。

    这就是所谓的惺惺相惜,人格上的共同语言。

    高孝珩叹道:“自神武皇帝以来,所以即位的皇帝,没有超过四十岁的,此乃天意。皇帝不象皇帝,大臣不象大臣,可惜我不能掌握兵权,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高湝和高孝珩是北齐灭亡之后仍然坚持奋战的代表人物,他们被宇文宪讨平之后,北齐境内的烽火基本已经燃成灰烬。

    这里有必要提及一个特殊的人,此人也是北齐皇族,文宣帝高洋的第三子、定州刺史、范阳王高绍义。

    因为此人没有象其他的北齐皇族那样,很快被北周斩尽杀绝,而是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最后跑到了突厥,成为北周的心腹大患,高绍义不时打你一拳、踢你一脚,让北周伤透了脑筋。

    要说这位范阳王,和高氏家族的大部分人一样,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此人横行不法,缺德事没少做。

    高湝和高孝珩的召兵买马的时候,北齐前北朔州长史(秘书长)赵穆等人准备迎接高湝,拥戴为主。可惜没有成功,于是退而求其次,拥戴高绍义为主。

    不高绍义人怎么样,好歹也是高氏亲王,也有着不同凡响的号召力。

    果然,赵穆振臂一呼,天下响应,自肆州以北二百八十座城堡,全部归顺高绍义。

    武帝宇文邕派东平公宇文神举率兵讨平,高绍义战败,北窜大漠,投靠突厥。

    突厥在北周和隋朝的乃至唐朝的中前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此略做解释。

    突厥应该有着匈奴的血脉,最初生活在中亚,后来逐渐东移,曾经是多个民族的附庸,谁强大它就听谁的——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

    突厥不久前,还是柔然的炼铁奴,觉得自己翅膀的时候,就反过来咬了柔然一口。现在的突厥,已经很强大,我们之前曾经看到过杨坚的老爸杨忠同志,和突厥一起合起伙来进攻北齐的案例。

    高绍义北投突厥,受到了突厥的热情接待,宾主进行了友好会面。突厥的第四任军事家元首陀钵可汗非常崇拜高绍义的父亲、北齐文宣帝高洋,认为他是英雄皇帝,而且,高绍义跟他老爹都有一个共同的大脚踝,这也引起了陀钵可汗的无限遐思,认为是高洋再世,于是把突厥境内的北齐民众都交给高绍义统领。

    高绍义北投,他之前的地盘全部被宇文神举占领,至此,除极个别的反抗势力外,整个北齐全部纳入了北周的版图。

    并入北周的领土,包括五十州,一百六十二个郡,三百八十个县,三百零三万两千五百户,两千万零六千八百八十六人。

    这人口普查工作,做得可直够细致。

    周武帝灭齐之后,在原北齐境内推行了一项重要改革。

    在一些重要的军事要地,设置了总管府,使命自己的亲信大臣出任各地总管。总管,即为大区军区司令员兼当地行政长官,封疆大吏,简单说,是武帝手脚的延伸,这一措施,有效地加强了武帝对北齐地区的监控,为封建帝王的集权又立新功。章斩草除根——男全成无头男,皇室女惨变风尘女

    公元577年四月,周武帝宇文邕凯旋长安,进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

    被俘的前北齐皇帝高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跟在后面的是北齐的亲王、权贵、大臣等。

    这种景象对于南北朝来说并不少见,每灭一国,就有一次这样的仪式。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过旧人哭!

    武帝封高纬为温国公,北齐的皇族和新贵都被予爵位,大家皆大欢喜,一派欢腾。

    武帝举行盛大的晚宴,款待北齐的这班君臣,席间命高纬跳舞,高纬毫无难色,翩翩起舞。本来嘛,歌舞不分家,这对音乐家高纬来说,实在是一种享受,至于这场歌舞背后的东西,就不是他的智商能够理解得了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让我们想起了那个胖胖的、脸上浮着油光的后主刘禅,被捉送洛阳以后,晋武帝司马炎问他是否习惯洛阳这种生活,想不想家。

    这位后主笑着说:“此间乐,不思蜀。”

    刘禅先生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此间乐、不思蜀”这一成语,还让我们感叹历史上类似的风流人物实在是太多了,不说别的,现在的高纬是一个例子,还有另外一位就是稍后就会登上历史舞台的“全无心肝”的陈叔宝。

    高纬沉醉在歌舞醇酒中的时候,但有一个人不象高纬那样聪明,缺少随遇而安的这份淡定和从容。

    这个人就是高延宗,就是在晋阳之战中差点杀死周武帝的、在晋阳当了两天北齐皇帝的安德王。

    他当初在被俘的时候就十分悲愤,如今看到自己曾经的老板在随着人家的指挥棒跳舞,就象一个戏子,被人家欺侮和玩弄,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回家后屡次想服毒自尽,如果不是他的婢女发现得早,苦苦劝阻,他早就随着他的先帝们见阎王了。

    商女不知恨,隔江犹唱花。

    高纬如今也没有什么想法了,能够从北周的屠刀下逃得性命,他已经很感激武帝,这种感激是真诚的和发自内心的。

    这叫什么呢?算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吧。

    但有一个人,让高纬牵肠挂肚、不思茶饭,吃不下,睡不着。

    这个人是他曾经的淑妃、左皇后,史上的第五大美女冯小怜MM。

    后来,他决定,向周武帝宇文邕叩头,请求把冯小怜放还给他。

    高纬可算得上有情有义,自己活命之余,立即想起这位患难与共的红颜知己,也算不易。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和冯小怜之间的爱情是真挚的,经得起考验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也许,高纬内心深处曾经无数次哀叹:为何我要生在帝王家!

    对于高纬想要要回冯小怜的要求,武帝嗤之以鼻,当即把冯小怜赐还给高纬。

    如果武帝读得懂高纬的语言的话,也许能听得出来,高纬这是在向他求饶。

    我没有野心,没有抱怨,没有想复仇,我只想和我心爱的女人一起活下去。如果您允许,我会心甘情愿且感恩戴德地当一个山阳公(禅位后汉献帝刘协)或蜀后主刘禅,绝对不会有一丁点的怨言。

    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武帝还算厚道,他没有象后世的宋太宗赵光义一样,既要战俘兼前任南唐皇帝李煜的女人,也要李煜的命。

    武帝只想要高纬的命,他对高纬的女人没兴趣。

    历史对武帝那句“残刻少恩”的评价不是凭空得来的。

    公元577年冬十月(阴历),武帝等来了他期盼已久的好消息,有人告发被任命为柱国、宜州刺史的穆提婆勾结高纬谋反,阴谋恢复北齐的江山。

    武帝刚毅的脸庞掠过一丝不易为人觉察的冷笑,他知道,他的机会来了。其实不能说他等来了他的机会,而是,他创造出了他需要的机会。

    武帝将穆提婆捉拿回长安,为示透明与公正,他令穆提婆与高纬当庭对质,围观的除了众大臣,还有北齐的皇亲国戚们。

    高纬大声,高氏宗族们也竭力自辩。

    哪知武帝心里一清二楚,他只是独自冷笑,在心里说:“冤?冤的就是你们!”

    就在高纬他们声嘶力竭地为自己辩护时,前安德王高延宗独自流泪,然后,以椒塞口,未几气绝。

    不太清楚是高延宗自己以椒塞口,还是别人以椒塞住高延宗的口,反正,这位王爷以相对比较壮烈的方式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还算有尊严。

    还记得去年晋阳城破,高延宗被俘的时候,武帝拉着他的手,和他说了什么吗?

    千古英主,一言九鼎,当时可是答应的好好的,表达了对高延宗的无限景仰,表示永远不会伤害高延宗的性命。

    这就是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才不到一年的时候,完全忘记自己说什么了,武帝不会这么健忘吧?

    答案是肯定的。

    接下来,下令包括高纬在内的高氏宗族以及穆提婆他们,全部赐死。

    其中,除了高纬,还有年仅八岁的高纬的儿子、前国家元首高恒小盆友以及曾经被武帝和齐王宇文宪十分敬重的任城王高湝。

    这样,除了高纬的两个弟弟躲过此劫(高仁英白痴,高仁雅哑巴)外,高氏宗族的核心人物们在这场有组织、有预谋的大杀中,全部被斩尽杀绝。

    外围的高家子孙们,也没有得到赦免,他们被流放到边陲,曾经在中国的北部横驰骋的鲜卑化的高氏子弟,从此完全失去了往日风采,完全成为待宰羔羊。

    除了高孝珩和流落塞北的前王爷高绍义。

    高孝珩在这一年的十月病死,他死后不几天,武帝的屠刀就落了下来。

    高孝珩死得正是时候,晚一步死,死得就不大光彩了。

    我们说完了高氏家族的男人们,回头再来看一下没有了男人的庇护,那些女人都在干些什么——就算那些男人在,恐怕也没能力保护得了她们。

    先说北齐最漂亮的女人冯小怜。

    要说北齐最漂亮的女人是冯小怜,也许有人会有异议。

    有人认为北齐第一美女是文宣帝高洋的皇后李祖娥。

    李祖娥的美貌的确非凡,不仅引得视一切女人为无物的高洋不敢对她有一丝的不敬(高洋对李后尊敬有加,但还是将李后的姐姐霸王硬上弓),还在高洋死后引得小叔子皇帝(高湛)大发。

    古代美女的排名向来不完全看长相,更重要的是看业绩——比谁给国家带来的损失大——虽然这实际是那些臭男人干的。

    美女,等于红颜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