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193章 雷厉
    宇文赟在执行方面雷厉风行,且在天杖面前,人人平等,管你是亲王还是宰相,哪怕是皇后,一样责罚。很少有那个宇文赟身边的人没有被责罚过的。

    宇文赟还改革了许多看来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东西,事实证明这样做只能证明宇文赟是吃饱了撑的,虽然他自己不这样认为。

    比如:

    他把对自己的称呼从“朕”改成“天”——可能他觉得自己和天一样伟大;

    他自己身系腰带,而不许别人系。如果看见侍卫或大臣们有系腰带的,就命令他们解下来。

    他既自称为“天”,则自然对“高”“长”“大”这几个形容词有天然的好好感,凡是人家名字里有这几个字的,立刻就算犯了他的忌讳,就得要人家改名。

    全国范围内,不准用拼接的木头制作车轮,一定要用整块木头。这是一个相当奇怪的规定,不知这样做的目的可作性在哪里。看来,宇文赟的环保意味有待于提高。

    天下妇女除非是宫廷内的侍女,一律不许化妆。这一规定和现代妇女完全不一样,现代OFFICE里的OL,是一定要化淡妆的。

    宇文赟自己没有打找过仗(如果你要说他曾领兵远征吐谷浑,那猪就笑了),也不会治国,因此,他对几位既能领兵打仗又能安邦定国的叔叔怕得要命。

    他已经杀了对他的皇位威胁最大的叔叔、齐王宇文宪,但不能把所有的叔叔都杀了啊!

    于是,他想出一个主意,这样,既能显示他对这些叔叔们的尊崇,又能让他们拧不成一股绳来对付自己。

    这个办法就是增加这些皇叔的采邑,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地,安渡晚年(虽然这些皇叔们才三四十岁)。

    指定襄国郡(河北省邢台)为赵国采邑,赵王是宇文招;

    指定济南郡为陈国采邑,陈王是宇文纯;

    指定武当、安福二郡(湖北安陆)为越国采邑,越王是宇文盛;

    指定上党郡为代国采邑,代王是宇文达(就是北齐第一美女冯小怜的第二任老公);

    指定新野郡为滕国采邑,滕王是宇文逈为滕王滕王是宇文逈。

    上述五位亲王,都是周宣帝宇文赟的叔叔,周武帝宇文邕的弟弟,周宇文泰的儿子。今后我们还会谈到他们,这五位亲王,称为“五王”。

    这些叔叔们被分封到各地之前,确实无法串联起来对他的江山图谋不轨了——其实这五位叔叔和宇文宪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野心,问题出在宇文赟,如果你疑心他们是偷你斧子的人,那他们的一举一动你都可以读出偷你斧子的感觉。

    “妥善”安置了叔叔们,接下来,太上皇打算再妥善安置一下自己的老婆们。

    到目前为止,在宇文赟的老婆当中,最有分量的是四个,她们是:

    杨丽华,上柱国、大司马、大前疑(公元五七九年,杨坚被任命为大前疑)、随国公杨坚之女,公主宇文娥英之母;

    朱满月,出身微贱,只因是小皇帝宇文阐的生母,也因此成为太后。不过她比宇文赟大十多岁,不怎么受宠;

    元乐尚,开府元晟次女;

    陈月仪,大将军陈山提六女。

    她们的名号,被宇文赟改了又改,恐怕连宇文赟自己,也记不得她们曾经拥有的名号了。

    本来,四个皇太后,个个闭月羞花,人人沉鱼落雁,已经够宇文赟忙乎的了,可这个时候,偏偏又发生了一件事,帮助宇文赟凑够了他皇宫的五虎上将。

    事先的发生是这样的:

    宫中大庆,按照习惯,所有王公大臣的命妇,都要到宫中参加宴会,以示隆重。

    所谓命妇,有封号或有品级的妇女,一般都是大臣的母亲、夫人等。

    在参加宴会的时候,宇文赟的一双眼睛看上了一个人。

    这个人国色天香、风华绝代,远可比李祖娥,近不让冯小怜,丰容盛姿,冰肌玉肤。

    宇文赟当时眼睛就直了,看了这么多MM,今天才算真碰到美女了。

    被宇文赟看中的这个美女,是尉迟繁炽。

    尉迟MM的的出身,实在太过煊赫,不比正牌的皇太后杨丽华差。她的爷爷,是蜀国公、前大前疑尉迟迥,公公是杞国公宇文亮、老公是宇文温,当时的宇文温,是西阳公。

    当时的尉迟繁炽,做为尉迟家的小姐,刚刚与西阳公宇文温成亲不久,正享受着如日中天的两个家族的呵护,真是生在红旗下,长在蜜罐中。

    只是她没有料到,今天进宫赴宴,她将掉入一个更大的蜜罐中。宇文赟看到尉迟繁炽的美貌之后,决定把他罪恶的双手伸向这个情窦初开的新婚少女,这一年,尉迟繁炽才十四岁。

    不知为何,尉迟繁炽那天十分反常地大醉,醉之前他是西阳公宇文温的妻子,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她的身份已经变成了宇文赟的女人。

    不用问,宇文赟是在她醉倒的时候完成这一过程的。

    这一质变完成之后,宇文赟仍然不放尉迟繁炽回家,一直在宫里待了半个月,才放出去。

    尉迟繁炽回家之后,她老公宇文温还没怎样呢,老公公宇文亮先觉察出什么来了,他把儿子宇文温拉到一边,悄悄叮嘱两句,要他回家仔细查问自己老婆。

    尉迟繁炽是个实诚孩子,根本经不起谙人心理的老公剥茧抽丝般的盘问,只得一五一十和盘托出。

    宇文温听了差点气得晕倒在地,他和父亲宇文亮商量此事,决定不把太上皇御赐的绿帽子供在堂上,而是谋划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计划:

    谋反。

    宇文亮随韦孝宽征讨陈国,当时正处在班师的途中,他对自己的秘书长杜士峻说:“目前主上的荒日甚一日,社稷将不保,我打算偷袭韦孝宽的大营,然后废掉昏君,另立明君,你看如何?”

    杜士峻深以为然。

    当然,宇文亮率自己的本部兵马偷袭韦孝宽的大营,看到大营中静悄悄,于是宇文亮挥军杀入,但一直杀到中军的时候才发现是一座空营。

    宇文亮猛然醒悟:坏了,中了韦孝宽的诡计!

    他连忙回头,猛听一声炮响,韦孝宽的兵马就围了上来。宇文亮左冲右突,好容易杀出重围,回头看看自己的手,只剩下几个人跟随。

    正慌不择路之际,猛见一员大将领后拦住去路,宇文亮放眼望去,此人正是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

    此时的宇文亮,人困马乏,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被一刀杀死。

    宇文亮的儿子宇文温(即尉迟繁炽的老公)等,也被杀死。

    宇文亮的叛乱,就这样被韦孝宽几乎兵不血刃地平定了。宇文亮并非无能之辈辈,但和韦孝宽比,差距实在不是一般得大。

    宇文温一死,宇文赟立即就把尉迟繁炽接进了宫里,从此,尉迟小姐的身份马上由宇文赟的小三转正成为明媒正娶的嫔妃。

    尉迟繁炽进宫之后,宇文赟打算给自己封五个皇后(这里实在是太乱了,一会儿皇后,一会儿皇太后),为一表示这一行为的合理性,他打算找个知情达理的人问问。

    这个幸运的人是辛彦之,是任教育部副部长(小宗伯)。

    北周的官吏系统中,小往往代表着副职的意思,如小宗伯、小冢宰等。

    辛彦之对宇文赟打算立五个皇后的宏伟计划表示反对:“皇后地位和皇帝是相匹配的,天无二日,皇帝不能有两个,怎么能一个子立五个皇后呢?”

    宇文赟听了,脸色立即阴沉下来。

    这时,一个聪明人不失时机地跳出来,与辛彦之唱反调:“帝喾有四个妃子,而大舜则有两个老婆,古代先贤的老婆往往无法固定,太上皇设置五个有什么定数呢?”

    宇文赟听了之后大为高兴,认为这个人可真是贴心。

    这位贴心人叫何妥,是太学博士(教育部咨询官)——好名字啊,确实是妥当。

    听了何妥的发言,宇文赟十分高兴:“你说得对啊,不悔是个博士,好好读,下个月赏你个博士后读读!”

    于是罢除了辛彦之的官职。

    在取得了理论上的支持之后,宇文赟立即开始了他立五大皇后的雄伟蓝图:

    立杨丽华为天元大皇后;

    立朱满月为天大皇后;

    立陈月仪为天中大皇后;

    立元乐尚为天右大皇后;

    立尉迟繁炽为天左大皇后。

    在此之前,曾经有皇帝将自己的皇后的数量发展到三个,如今,这个记录终于光荣地被宇文赟打破了,而且,宇文赟新创造的这项世界记录将被历史永久地保留下去,除了阿拉伯的酋长、非洲的部落联盟首领和金胖子们。

    宇文赟立了五大皇后之后,好象并没有为这五个女人相互争风吃醋的琐事搞得不胜其烦,原因是,这五个女人好象不是女人,完全没有心机和想法。

    事实上如何我们不必去管它,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可能确认,那就是贵为五皇后之首的杨丽华,是个心胸开扩、不善嫉妒的乱世佳人。

    杨丽华是一个典型的大家闺秀,美貌且贤惠,宇文赟虽然很浑,但对杨丽华还是充满了尊敬。

    而她的四个“妹妹”,更是与她处得十分相得,大家就象一家人,把宇文赟当成这个家的共同主人,彼此互敬互爱,相敬如宾。仿佛这个家是一个大同世界,没有忧愁,没有烦恼。

    不管上述的写实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但就是这样一位遇事不争、不抢、知书达礼的好女人,也会让宇文赟气得发抖,以到于要杀死杨丽华,继而杀死她全家。

    杨丽华是没有脾气,但不代表她没有立场,她只是不会象个泼妇一样骂街,也许她的意见不一定表达出来,不一说出来,但至少,她心里有底限,而且,很坚决。

    杨坚辅政——咸鱼翻身,低调老男人终上成功路

    宇文赟的正妃杨丽华举止安祥但有主心骨,她与老公宇文赟的沟通原则是有理、有利和有节。

    她的态度永远是那么温文尔雅而又不失原则,宇文赟对此就象老虎吃刺猬一样无从下手,因而会更加狂怒。

    杨丽华对自己丈夫深为了解,她是恨铁不成钢但又无可奈何,面对旦旦伐性、渔色过度的老公,她是又气、又恨、又心疼。

    这一天,杨丽华又触怒了宇文赟,面对怒火中烧的太上皇,杨丽华仍是不紧不徐地温暖言规劝,宇文赟终于发作,命人将杨丽华实施天杖一百二十下,不想这位弱女子根本不为所动,该说什么还说什么。

    宇文赟暴怒,大声喝道:“你可先死,然后我再将你杨家夷灭三族!”

    说完令人将杨丽华牵到冷宫,逼她自杀。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哪怕你再官高爵显,哪怕你再劳苦功高,哪怕你再才高八斗,哪怕你再权焰熏天。

    这时不仅杨丽华,包括她的父亲杨坚,乃至整个杨氏家族,都命悬一线。

    杨丽华即将被逼自杀的消息被她的母亲独孤伽罗女士得知——这得益于她和杨坚几十年如一日的人脉积累,哪怕一些毫不起眼的小太监和宫女。

    这次消息的外泄,正是得益于那些不起眼的太监。

    独孤女士立即动身前往皇宫,跪在宇文赟的面前,叩头流血,乞求太上皇饶杨丽华一命。

    宇文赟本质上其实还是个爱胡闹的大男孩,看着眼前以头抢地的丈母娘,突然觉得这个游戏有点无聊,于是挥挥手让独孤女士出去,这件事情也就算了。

    杨丽华因而转危为安。

    宇文赟对杨丽华的感情是复杂的,他并非是非分不清,他也知道杨丽华贤惠,从心里也对杨丽华有一些尊重,但一想起她爹那张大脸,总觉得有点别扭。

    太上皇一想起相貌堂堂的老岳父深不可测的眼睛,就禁不住打个寒战。

    他宣杨坚入见,先命令手下:“等下杨坚来了,如果脸色有变,你们立即把他给我剁了。”

    杨坚进来以后,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看正在观察自己的宇文赟,心里有了数,立即谦虚把头低下来——杨坚的头永远是低着的,他就是那样低调!

    宇文赟一面冷冷地和老岳父说话,一面观察杨坚的反应,奇怪的是,他一点也觉察不到杨坚有任何不敬和令人不快的语气,他的表现实在是无懈可击,但就是让人不舒服。

    宇文赟挠了挠后脑勺,觉得自己被打败了,于是挥手让杨坚退出,他再一次感觉这个游戏有点无聊——尽管你在起劲地表演,但你的对手永远那样一副棉花样子,针扎不进,水泼也不进!

    唉,这个古怪的老头子,白活了四十多年,有什么意思!

    宇文赟读不懂,他老岳父身上那种让他不舒服的气,实际是王气,不怒自威。

    杨坚这一次在刀尖上捡回了一条命!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这话用在杨坚身上,再合适不过。

    其实,感觉到了杨坚身上那种令人不舒服的感觉的人,不止宇文赟一个人。

    有个内政部负责户口管理的官员叫来和,他更合适的定位是替人看相。

    来和对杨坚说:“你双目炯炯,将来必是天下之主,但你要克制,不可多杀。”

    我不是完全相信这是司马光的杜撰,一个人的气场、气质,实际是可以被人看出来的。

    早在武帝宇文邕还活着的时候,就有两个大人物当着武帝的面,说过杨坚是个危险人物。

    第一个是武帝的弟弟、齐王宇文宪,他对武帝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

    普六茹坚者,杨坚也。

    正如普六茹忠者,杨忠也一样。

    武帝一向对弟弟宇文宪的意见十分重视,这次听了他的话,立即找来了兼职看相的户籍管理员来和,问来和对杨坚的看法。

    来和轻描淡写地说:“杨坚啊?还算可靠吧,如果你让他将军,攻打陈国,能打几个胜仗。”

    武帝听了点了点头,好久没想起这回事来,他是一代人杰,并不相信有人能从他的手里将大周江山抢走。

    武帝是对的,杨坚确实不能从武帝手里抢大周的江山。

    但不能从武帝手里抢,不代表也不能从武帝的儿子或孙子手里抢。

    看来,还是要辩证地看问题(发展地、全面地、相互联系地看问题)。武帝不懂辩证法,吃了大亏。

    另外一个提醒武帝注意杨坚的大人物是那个忠诚憨直的、有点缺心眼儿的王轨(乌丸轨)。

    王轨对武帝说:“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有反相。”

    武帝两手一摊:“如果天意如此,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其实,武帝也并非对杨坚完全放心,不过,武帝的雄才大略没有敌得过杨坚的最有力的武器。

    杨坚的这一核武器是:装孙子。

    装孙子的最高境界是让人觉得这是一真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