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202章 陌生
    这种皇帝对国家的危害要远大于第一种,不然,中国的人口也不会在那风调雨顺的几年内锐减四千万了。

    第一类皇帝虽然危害大,但往往不会直接,在他的下一代,甚至下两代才会有之祸;而第二类皇帝,一般都是直接,被抓去当奴,在异国异域度过他的后半生。

    可悲的是,陈叔宝属于后者。

    看到陈叔宝刚当皇帝就放开了撒欢儿,一个身为五兵尚书)的大臣看不下去了,

    但他又不敢明着规劝,他知道那不会有好结果。

    他在一次宴会上假装心脏病发作,摔倒在地,陈叔宝连忙命人扶起就医。

    但这位老同志这一着并没有瞒得过聪明绝伦的陈叔宝,第二天,陈叔宝对他的宠臣江总说:“我看昨天他的病是装的,大概是因为劝谏被我批评才出下策,这般奸诈,老贼实在可恨!”

    本来是想将此老同志打入大牢的,但念在他忠心耿耿服侍先帝多年,又有另一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傅縡为其说情,于是把该老同志谪为永嘉的秘书长。

    这已经不是这位老同志第一次被不待见了。

    他的名字叫毛喜,不陌生吧?

    早在陈宣帝陈顼在日,准备出兵争夺淮北的时候,征求毛喜的意见,当时毛喜直接问了陈顼几个“why”,搞得陈顼十分扫兴,直接将毛喜轰了出去。

    不久,吴明彻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身死,陈朝元气大伤之后,陈顼把毛喜叫了去,拉着他的手说:“你说的话应验了啊!”

    陈叔宝和他爹相同的是,两人一个毛病;不同的是,陈叔宝还不如他爹。

    毛喜被贬,等于阻塞了言路,大家都不是傻子,谁看不出来呀,谁出头谁倒霉,于是,大家都不再说话。

    陈叔宝耳根清静之后,可以专心来从事他的胡闹事业,他开始大兴土木,以媚他那些风华绝代的美女们,这些美女,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张丽华。

    张丽华天生丽质却出身低贱,她是一个中下级军官的女儿,家道中落,后来落到不得已把张丽华卖掉以换取活命钱的地步。

    这当然是人间悲剧,类似事件在中国历史上不绝于耳,老舍先生在《茶馆》中更是对这种生离死别做了十分生动且心酸的描写,当然,这不是说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然而,对张丽华来说,却未心是坏事。因为她从此遇到了她的贵人。

    她的贵人是龚贵嫔。

    陈叔宝的元配是名门之女沈皇后,但沈皇后不解风情,既不善于媚,又不好,也没有什么文学修养,和皇帝没有共同语言,当然不被宠爱。不过沈皇后端庄贤淑,陈叔宝对她的态度有两个原则,一是敬,二是远之。

    陈叔宝真正宠爱的是龚贵嫔和孔贵嫔。

    这两位贵嫔,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从理论上讲,贵嫔与皇后之间,还有一级贵妃,但贵妃没有人选,贵嫔嫆就得以离皇后更近一层了。

    张丽华正是被卖到了龚贵嫔那里当使唤丫头,这一年,张丽华才方十岁,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萝莉。

    虽然年幼,但跟着龚贵嫔,张丽华早早习得了勾引男人的本事,这种本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对于小姑娘是很现实的,不这样,她就无法出人头地;不这样,就无法面对生存的压力;不这样,她就得一辈子当一个粗使唤丫头。

    张丽华不动声色地让陈叔宝注意,年轻、富有朝气、纯情、美丽,陈叔宝突然发现,这个已经见过无数次的小姑娘突然焕发了脱胎换骨的光彩,他一下子被迷住了。

    这一迷不要紧,平日里惊为天人的孔、龚二贵嫔,好象黯然失色了。

    从此,张丽华一步登天,从一个女奴摇身一变,变成了皇帝最宠爱的女人,虽然用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她仍然属于被压迫阶级,男人的玩物。

    张丽华与陈叔宝好了没多长时间,即产一子,取名陈深。陈叔宝爱如掌上明珠,立即加封张丽华为贵妃,位在孔、龚之右。

    沈皇后为人平和,不喜争斗,本来她也不想“母仪天下”,正好,来了一个聪明绝顶、做事细致的张贵妃,乐得把事务交给张丽华打理。

    陈叔宝治国不行,但治理后宫仿佛有点天赋,他整日周旋于沈皇后、张丽华、孔贵嫔、龚贵嫔以及其他的美女如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人,居然能够游刃有余,从容不迫,也是一种本事。

    有的人,天生有女人缘,男人看起来如一团乱麻的女人之间的关系,陈叔宝却乐在其中,他不是笨,他是太喜欢女人了。他就有本事让这些女人们和平共处,这种本事,实在令人感叹。在当今,如果拥有这种本事,完全可以当一个好的。

    糜烂陈宫——商女不知恨,隔江犹唱花

    陈叔宝沉浸在温柔乡中,整日与他这班美女厮混。任何男人,只要爱上一个女人,一定会为她做一些令人疯狂的事情,更何况,陈叔宝爱上的不只一个女人。

    男人喜欢为女人盖房子,盖因房子可以增加安全感,让女人感到放心。这一习惯,可能自伟大的汉武帝的金屋藏娇就开始了,一直蔓延到现代,现代的男人,一般都会给自己心爱的女人买房子,不管这个女人是妻子,还是情人和小三。

    陈叔宝正是这样一个男人,他聚焦了全国的能工巧匠为这些美人修建亭台殿阁。在这些美轮美奂的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座高楼:临春阁、结绮阁、望仙阁。

    这三座楼阁,就是陈叔宝用来与他的妃子们从事非生产活动的场所。其中,临春阁由陈叔宝自己居住,龚贵嫔和孔贵嫔住望仙阁,结绮阁则由张丽华居住。

    张丽华地位之高可见一斑,与陈叔宝享受一样待遇。

    三座高台之间,有双车道高速公路相连,完全实现了后宫十分钟经济圈。

    当然,陈叔宝对他宠爱的女人不会厚此薄彼,他时不时会分别在这三座高台上聚焦所有美女,召开名副其实的“无遮大会”,我觉得,陈叔宝实际是贾宝玉的原型,而不是曹雪芹,因为曹雪芹实际是个黑矮胖子,说他是宝玉的原型,鬼才信。

    和贾宝玉一样,陈叔宝也喜欢文学女青年,他宠幸的这些美女,都有几分女的味道,其中尤其是袁大舍,是这些才女的代表人物。袁大舍,是大臣袁宪的妹妹。

    不过,陈叔宝固然爱才,但更爱色,不然,就应该轮到袁MM当贵妃而不是张丽华了。

    写到这里,我们书中的美女或才女们,已经有很多出场与大家见面了,她们中有很多,名字中都带有一个“华”字,如宣武灵太后胡充华、杨丽华、张丽华,以至于即将出场的陈宣华和蔡容华等。

    其实,“华”不一定是名字,很多情况下,充华、容华和宣华等是这些MM的职务或宫内等级,而非名字。

    陈叔宝还充分发挥与民同乐的精神,把他这些美女或才女与他的宠臣们进行有限分享。

    有限分享是指他的宠臣们可以参加他与美女们的宴会,可以在一起饮酒、赋诗和对这些美女,可以欣赏,可以对诗,可以远观,但不可

    应该说,比起高洋他们,陈叔宝还得不够彻底。

    当然,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与陈叔宝的这些美人进行零距离交流的,你得具备至少两个相当突出的能力,一个是会写作,一个是会吹捧。

    陈叔宝是文学大家,当然他的宠臣无一例外也是文艺青年,如果那些文艺青年再能忽悠,把皇帝捧得五迷三道,则是宠臣中的极品。

    可见,对陈叔宝来说,人生的最大乐趣就在于:夹在男人和女人之间装B。

    这些男人包括:

    仆射江总,仆射相当于国务院总理;

    都官尚书孔范,都官尚书是长。

    散骑常侍王瑳,散骑常侍是中顾委主任。

    这些文艺青年(也包括个别文艺中老年)你唱我和,妙语连珠,将被选出的诗词谱上新曲,令一班美女演唱,通宵达旦,从不倦怠。

    当然,娱乐之余,陈叔宝并非不理朝政,他也会处理朝廷大事。不过,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非正襟危坐,道貌岸然,而是采取了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

    所有奏章,都由几个他宠信的宦官代呈皇帝,而皇帝,与张丽华相拥相抱相依偎,甚至有时,陈叔宝会抱着张丽华坐在龙椅上,听这些宦官代奏,而这些宦官,因为少了某些重要部件,记事往往丢三落四,这时候,张丽华会挺身而出,一桩桩、一件件,有条有理地把事情原原本本讲述出来,没有一丝遗漏。

    这种本事让陈叔宝大为吃惊,从此对张丽华更加依赖加信赖,觉得她是上天赐给他的最大恩惠。

    恩惠因此成为权倾朝野的大人物,大臣间的私语、老百姓的趣事,都由恩惠小姐先向皇帝讲述,陈叔宝听了,以为不世之遇。

    文武百官对张丽华俯首帖耳、惟命是从,有时候,张丽华的话,比陈叔宝还好使,陈叔宝的圣旨,张丽华一个媚眼,一个眼神,一个娇慎,一个转身,都能迷得皇帝立时改变主意。

    除了张丽华,孔贵嫔也不甘示弱,她积极拉拢朝臣,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孔贵嫔眼光好,她首先为自己相得了一个好哥哥,这位大帅哥就是皇帝驾前的红人、都官尚书孔范。

    两人五百年前是一家,于是,孔大人都成了孔MM的好哥哥,当然,除了好哥哥,还可以是情哥哥。

    这个情哥哥,史书上可没写,想当然耳。

    常委会副委员长(中书舍人)施文庆才思敏捷、博古通今,深得陈叔宝的欢心;他引见给皇帝的沈客卿等人,都谙熟官场细则,玩阴谋打太极驾轻就熟,陈叔宝一并任命这些人为中书舍人。

    百官之首是江总,这位当朝宰相,对自己那是相当的有信心。他经常向陈叔宝说:“那些高级将领,最多可以抵挡一下敌人,至于运筹帷幄和深谋远虑,他们怎么做得到!”

    陈叔宝尚未完全锈死的大脑有点怀疑,就去问他的智囊施文庆,后者说:“说得对极了。”

    得到了沈文庆的肯定,陈叔宝放心了。

    从此,在他心目中,只有一个军事天才,那就是江总。

    而军队的领导人们只要犯一点点错误,立即遭受重罚,轻则罢官,重由丧命。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任忠,他与萧摩柯一道,成为陈朝的擎天,但就是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将,就因为得罪了江总,被立刻撤职,原属军队的统率权交给了江总。

    日后任忠在建康保卫战中,先是深度忽悠陈叔宝,继而不战而降,与这件事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陈叔宝及其宠臣和宠姬的不懈努力下,陈帝国终于走上了国家覆亡、社稷倾废的康庄大道。

    陈帝国就象一只巨大的萝卜,心已经开始干枯和萎缩,但从外表看起来,还是一只水灵灵的萝卜。

    北方蒸蒸日上的大隋帝国的掌舵人杨坚,准备对这只空心大萝卜先礼后兵。

    其实也是,杨坚自从即位以来,从来没有对陈失礼过,每次抓获陈的间谍,杨坚总是好吃好喝再发盘缠打发回去,至于两国外交,更是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给陈朝皇帝的信,总是十分客气,信末会写“杨坚顿首”字样。

    结果,杨坚越客气,陈叔宝就越不知道他几斤几两,对杨坚出言不逊。

    此事令隋朝的大臣们忿忿不平,上柱国杨素说:君辱臣死,请处罚我。

    杨坚对杨素这种勇于检讨的精神进行了嘉奖,然后问高颎,如果伐陈,应该怎么办。

    高颎的回答要了陈的老命,确切地说,高颎的回答可够损的。

    高颎说:“江北冷,作物成熟晚,而江南热,水稻成长早,在他们收割的时候,我们派小股部队骚扰他们,他们以为我们大举进攻,一定会舍弃农忙,全国动员,等他们发现我们是虚张声势的时候,再想收割,已经晚了。”

    “如是几次,不仅他们耽误他们的收成,而且会搞得他们心惊肉跳,军队调来调去,疲惫不堪,慢慢会对我们的军队调动熟视无睹。”

    “等他们已经对此习以为常的时候,我们突然调动军队,大举渡江,他们一定还认为我们又在出动小股部队侵扰,等发现我们出去的是大部队,再想抵抗时,我们早就渡江成功了。”

    “江南水网密布,地下水位低,不能挖掘地窖存储军用物资,这些军需产品就堆放在地面上的房子里,而这些房子都是木结构,遇火即燃,,我们可以采用火攻,烧过之后他们还会修复,然后我们再次火攻,用不了多久,他们的军需物资就会被全部耗尽。”

    应该说,高颎的这个主意位列中国历史上最缺德之一,因为隋军只是费了点事,就让疲于奔命,多年积累的军需物资也基本被全部焚毁。

    的遭遇,应了孙子那句话:不战而屈人这兵,善之善者也。

    这非常象美国灭萨达姆的战争,先进行电子战,把你的通讯和信息系统摧毁,让你无法联系,军队秩序大乱,完全无法指挥;然后轰炸,战略物资和军备以及硬件设备毁于一旦;之后美国大兵才巴格达。地面战争才进行了三天,自号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伊拉克就这样被美国佬一刀捅死,老萨也一改深宫里杀人玩女人的作风,改挂在高高的杆子上晃悠了。

    最近被拖出水泥洞,伤重身死的老卡,不也一样么!

    可见,双方军队没有正式接触之前,战争的结果实际已经注定。

    陈叔宝不幸中了高颎的招,多年积累的军需物资付于一炬,本来多年不曾动过的军队被隋军的迷魂阵搞得晕头转向。

    但杨坚并不想贸然对发动进攻,他想再看看。

    陈朝内部并非都是些象江总、孔范这样的御用文人,忠烈之士也有,比如傅縡。

    前任的五兵尚书毛喜不小心说了真话,本来皇帝是要把他关起来请他吃牢饭的,正是由于傅縡说情,才改吃饭为下放,请他到地方府当个秘书长什么的了,眼不见心不烦。

    但陈叔宝没有想到,这位傅縡先生,比他的前任毛喜先生,还烦。

    这位老傅同志,多才多艺,资格老,脾气大,职位高,不大看得起人,因此,对于那些只会煽情、搞哥哥妹妹的文学青年们十分看不惯,经常呼来喝去。

    江总、孔范、施文庆及沈客卿这些人,自然有的是办法收拾傅縡,随便给他扣个大帽子,就将傅老头下狱了。罪名是受贿,行贿人是大韩民国驻陈帝国大使。

    傅縡在狱中,神态自若,并没有着急为自己辩解,而是给皇帝上书,大意如下:

    一个好的君王,是天的儿子,应该替天行道,对待百姓如自己的儿女,克制欲望,远离奸佞;必须勤政爱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陛下您,暴饮暴食,贪恋女色,不敬鬼神;谗佞奸人围绕身边,忠直之士视如寇仇;宫内生活穷奢极欲,奢侈品堆积如山,而人民啼饥号寒,饿殍遍野;离心离德,天怒人怨,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我怕东南王气,即将黯然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