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 第278章 赞普苦学汉家学问久矣
    走完大朝会完整的一套流程,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中午。

    在太监的高声宣布之下,朝会这才散去。

    不过离开皇宫的只有大部分品级在四品以下的官员。

    其他朝廷重臣都随着李世民一同去往偏殿。

    三名吐蕃使者也不例外。

    因为李世民要在偏殿设宴款待普耶等人。

    这是唐朝接待外国使臣的惯例。

    这样的盛会,让李世民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库更加雪上加霜了。

    众人在偏殿中落座之后,歌舞之声顿起,美酒佳肴也一样一样的端上来。

    酒过三巡之后,众人也都算是放开了,场面上的气氛也轻松了不少。

    普耶满面通红,显然是喝了不少酒。

    他晃晃悠悠的站起身来,对着李世民拱了拱手,恭敬的说道:

    “陛下!”

    “这大唐的歌舞,大唐的美酒佳肴,简直是举世无双!”

    “下臣回去之后,一定要向赞普建议效仿大唐,学习大唐的文化!”

    李世民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得意的光芒。

    随即笑着说道:“这么说来,贵国的赞普松赞干布还是个乐于学习中原文化的人咯?”

    普耶立马点了点头,回答道:

    “陛下所言极是啊!赞普仰慕中原文化久矣!”

    “赞普一直仰慕中原汉人的文化,热衷学习中原文化!”

    “平日里,赞普总对下臣说,‘中原文化崇高无比,要潜心向学,如此才能令吐蕃国人安居乐业。’”

    “虽然说我们的赞普松赞干布很年轻,登基才不到半年的时间。”

    “但他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找来举国上下的博士,一起捧着中原典籍学习,治理国家!”

    “赞普每每读书都废寝忘食,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听完使者的话,李世民顿时为之一愣。

    紧接着,得意的老李挺了挺胸膛,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的说道: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时常学习钻研,自然是没有坏处的。”

    “即便是朕,也得勤学苦读,每每温故都能从先贤的话语中获得新的启示。”

    这时候,普耶突然从席位上走了出来,走到了偏殿的中间。

    只见他鞠了一躬,开口说道:

    “尊敬的皇帝陛下,其实赞普此次命下臣前来出使,除了呈递国书之外,还给了下臣一项任务!”

    来了!

    吐蕃人终于露出了獠牙!

    刹那间。

    原本喧嚣热闹的偏殿,顿时就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就连翩翩起舞的舞女也都不自觉的停下了脚步,呆呆的杵在原地。

    李世民悄悄的看了看房玄龄。

    两人隐晦的用眼神交流了一下。

    果然。

    正题在这!

    吐蕃人果然是暗藏了玄机,别有用心。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这所谓的任务就是吐蕃人隐藏的真正的目的之一了!

    不过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大唐有数十万的青年才俊,见招拆招便是!

    李世民当即挥了挥手,示意歌女舞女全都退下去。

    随后微笑着,淡淡说道:“不知是使者带着什么样的任务来大唐的?”

    “有什么是需要朕帮着解决的吗?”

    虽然话语声十分爽朗,但李世民眼神里潜藏的杀机,却让熟悉他的人不寒而栗。

    普耶不为所动,浑若不觉,当即对所有人弯腰行了个礼。

    “此次下臣出使大唐,赞普给了下臣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是他这些年来,在钻研中原文化研究中原典籍之时遇上的难题!”

    普耶叹了口气,十分无奈:“可惜吐蕃上下无人能为赞普分忧。”

    “因此他命令我来到大唐之后,请求大唐的青年才俊为他解答一二。”

    “毕竟中原大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想来肯定也有人多青年才俊。”

    “臣想着大唐最为聪明智慧的人,一定就是能够治理好国家的人。”

    “所以下臣才在此斗胆提了出来,恳请陛下和诸位大唐大臣能帮下臣这个忙。”

    在场群臣眼神全都闪烁个不停。

    这么个借口,鬼才信!

    他们才不相信这个借口呢,都是鬼扯的!

    要朕是想找人问问题,绝对不会选择这种国宴的时候。

    很显然,这是在试探大唐的实力。

    普耶都说了大唐人才众多,所以才斗胆寻求帮助。

    这是摆在台面上的隐晦交锋。

    大唐是一定要接招的。

    要是不接招的话,岂不是认怂了?

    还是承认大唐没有人才?中原文化不过如此呢?

    阳谋!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因而,他们不仅要接招,而且还要答的漂亮,答的轻松。

    一旦大唐君臣答不出来,那损失的不仅是君臣的颜面,更有损大唐的国体!

    李世民目光闪烁了一下,随后缓缓开口说道:“普耶使者,你就把第一题呈上来吧,就让朕和这满堂的文武为你解答一二。”

    普耶当即表示感谢:“多谢陛下慷慨大度。”

    紧接着他拍了拍巴掌,立马就有几名随行的吐蕃人端着一个直径大约一尺的圆球走了上来。

    “如陛下所见,这是我吐蕃的一大异宝。”

    “赞普将此圆球命名为九窍玲珑珠,这是他根据书中所学到的并且加以改制,再命令能工巧匠打造而成。”

    “表面两侧各有一个孔洞,内部蜿蜒曲折,细分出了无数条道路。”

    “但只有唯一一条道路,能够联通圆球表面的两个孔洞。”

    “问题是如何在不破坏九窍玲珑珠的前提下,用一根细线直接穿过两侧的孔洞。”

    “这个问题我吐蕃国上下无人能解。”

    “即便是聪明智慧伟大如赞普,也一样束手无策。”

    “恐怕只有天上的文曲星老爷下凡,才能解决吧……”

    “所以不得已之下,赞普只能让下臣把九窍玲珑珠带来大唐,这就是下臣的第一个问题。”

    在普耶说完之后,长孙无忌当即站起来接过话茬。

    “尊使,寥寥几句话的描述,已经证明这个问题并不简单,看来贵国赞普的确是个潜心学习,热爱钻研的人。”

    普耶当即对长孙无忌和李世民鞠了一躬。

    “的确如您所说,赞普热爱钻研难题,其痴迷程度已经到了令外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甚至在我出发之前,赞普还交给我一份密文,表明只要有大唐才俊能为他答疑解惑。”

    “我吐蕃上下愿举国奉大唐为宗主国,并且年年朝贡,永不后悔!”

    话音刚落,顿时满堂哗然。

    这吐蕃国果真是居心叵测,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