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 第361章 兵器贸易,一举数得!
    秦渊说着,就用手指沾了沾点茶水,草草地画了一幅大唐的版图出来。

    “我大唐版图周边大大小小的国家,足有几十个之多,除去一些大国之外,小国也依旧数目众多。”

    “他们能起到的作用非同凡响。”

    “倘若兵部能够连同户部,组织一场兵器贸易。”

    “将一些朝廷淘汰下来的老式兵器,以及那些积压在仓库中许久用不到的武器铠甲,卖给一些特定的国家,就能够起到神效?”

    说到这儿。

    秦渊手指轻轻地在大唐版图的右上角画了个圈。

    “比如说这儿,这一片延伸出去的半岛,以三个国家的实力最为强悍。”

    “高丽、新罗和百济!”

    此刻的高句丽,早就在一百多年前就改名为高丽,分裂成三个国家了。

    只不过后世史学界为了区分出高氏高丽和王氏高丽的区别,才继续称为高句丽。

    总而言之,称呼高丽是没有问题的。

    杜如晦和李世民随着秦渊的话语和指引,把目光转到了大唐版图的右上角,也就是辽东半岛一带。

    “这三个小国当中,高丽的实力是最强的。”

    “甚至远远超过新罗和百济加起来。”

    “自汉代至今,我中原地区与辽东一带就素来纠葛不清,我中原王朝也多次进行征讨。”

    “换句话来说,这高丽三国就是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因素,每逢中原地区出现战事,高丽这样的野心国家就总会从中作梗。”

    “仗着有时候中原地区无暇顾及他们,就反倒派兵进犯辽东,抢掠中原地区的州县,掠夺人口和财物,这样的事情高丽干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杜如晦和李世民听了之后不由得连连点头。

    这个情况他们当然心里有数。

    辽东半岛上的这群蛮子,的确就是这样的。

    新罗和百济还要好一些。

    毕竟走陆路和大唐之间隔了一个高丽。

    走海路又不是特别通畅,很少对中原地区进行侵犯。

    反倒就是那个高丽,实在是辽东三国中最大的毒瘤!

    挨了中原王朝的打,就缩头缩脑的,哭爹喊娘,跪地求饶。

    一旦中原王朝手软放过了高丽。

    碰上中原地区战乱的时候,原本求爷爷告奶奶的高丽,立马就化身饿狼,狠狠地扑上来咬一口。

    原本大唐一统天下之后,也已经把高丽列入了讨伐的名单之中。

    只不过是大唐此时实力雄厚,小小的高丽不敢在大唐面前装逼。

    因而,立马又装成了狗崽子。

    又是上书上表,又是请求认大唐为宗主国,更是表明要年年朝贡。

    当然。

    大唐的君臣也不是愚蠢的人,高丽的装怂的举动,他们也不可能看不出来。

    只不过相对于辽东这个国家。

    显然是北方的突厥人,乃至更广阔的北方草原,对大唐的侵略性和威胁性更大一些。

    与那些北方的游牧民族相比,高丽这种威胁就显得无关轻重了。

    故而先放开高丽,等到把北方游牧收拾了之后,再来处理这个辽东国家。

    这主次得分清楚,处理妥当。

    杜如晦和李世民此刻还是两眼一抹黑。

    他们虽然能够理明白这些关系,但这跟兜售兵器有什么关系呢?、

    因此,杜如晦疑惑地问道:“小郎君,你刚刚说这辽东三国,和兵部处理兵器和铠甲有什么联系吗?”

    “你刚刚说的特别的好处,又是指的什么呢?”

    秦渊轻咳了一声,然后抿了一口茶。

    “刚刚我跟你提到的辽东三国,另外的新罗和百济,几乎不合中原王朝有什么战争之类的纠葛。”

    “反倒是这两个国家,与同在辽东半岛的高丽却是世仇三个国家你打我,我打你,彼此斗了不下百年。”

    “当然最近一些年头,百济这个国家渐渐的站到了高丽那边去了,反倒只剩下新罗独自力扛两方。”

    “何不利用这一次机会,将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转手贩卖给新罗,把新罗的实力给武装起来。”

    “如此一来,新罗在和高丽进行争斗的时候,就会更加有战斗力,更能够从后方起到拖后腿的作用。”

    “动用这个借力打力的办法,让辽东三国自己乱起来,把辽东的水搅得更混些,让他们更乱一些。”

    “那么最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内,在我们大唐腾出手来收拾高丽之前,整个辽东都将陷入高丽三国的内斗之中。”

    秦渊话音刚落,杜如晦顿时就感到头皮有些发麻,他越发觉得今日心血来潮,故意来找小郎君是个了不得举动。

    真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本意就是来找秦渊蹭蹭眼熟,培养一下感情。

    就连如何处理兵部年年淘汰从而多余出来的兵器和铠甲,都是临时找的借口。

    没想到啊……

    怎么就涉及到了府兵制和募兵制的更新问题。

    接着又涉及到了兵器贸易。

    现在又直接把这件事情关联到了中原和辽东三国的局势。

    尼玛!

    还能关联出更多的事情吗?

    而且还不仅如此。

    偏偏这些牵扯到的事情,又分析的简直是淋漓尽致!

    他所描述的辽东三国的局势,简直把高丽和新罗、百济的关系给扣得死死的。

    杜如晦心里暗自吐槽了一阵。

    然后重新把思路拉回到了正题上,摩挲着下巴思考了一阵之后。

    总结了一下秦渊所说的话语。

    “那小郎君,这么说来的话,只要兵部和朝廷能够做出决定,把这些多余淘汰的兵器卖给新罗之类的国家。”

    “不仅能够换取钱财、人口和贵重资源,用于打造新的装备,还能消弭掉淘汰浪费的负面影响。”

    “甚至还有助于巩固我大唐王朝的安全,稳定四方局势,为我大唐王朝将来北伐突厥提供一个基础?”

    秦渊非常肯定的点了点头。

    “是的,我就是这么个意思,高丽也只是个例子,周边能够动用这个办法的国家还真有不少。”

    李世民不由得有些震撼起来,心里也在扑腾扑腾的猛烈跳动起来。

    卧艹,就一桩兵器贸易,居然能有天大的好处!

    一举数得!

    就这种同时兼顾各方的好办法,就让长孙无忌等人来思考,肯定是想不出来的。

    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受到了局限。

    对于他们这样的朝中重臣来说,第一时间就会否决掉自己脑海中关于兵器贸易的想法。

    因为和别国做兵器铠甲相关的生意,实在是有些危险的匪夷所思的举动。

    估摸着也就只有秦渊这样的奇人,才能够把思维跳脱出去,不受这些边边框框的限制。

    这个办法看起来绝对可行。

    杜如晦暗自在心里决定,等回去之后,就去房玄龄面前好好得瑟一番,再上表,请朝中文武百官一起商议。

    PS:抱歉了,昨天上医院了,鸽了一天的更新,很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