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23章 议政
    朝堂之上,许久未曾上朝的崇祯又坐到了龙椅之上,歇了三个月的他,气色红润了许多。

    身为监国的朱慈烺站在一旁,与之相反,累的三个月的他,脸色都有些发白。

    其中,数海瑞最能折腾。

    刚到吏部主持京查的时候,海瑞便开始收拾东林党。

    结果那些自以为君子的东林党,被海瑞一查,基本上都是一屁股屎。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除了侯询全部下课。

    侯询本来还去找过海瑞,让他放东林党一马,结果等到了海瑞家的破房子之后,他便怂了。

    再看到海瑞收集的那些证据之后,侯询索性撒手不管了!

    如此,在朝廷里为祸多年的东林党,就这样被玩残了。

    而清除了东林党之后,南方的税收也收了上来。

    户部尚书侯询首先站了出来说道:“陛下,今年夏季税收已经收了上来,河北,山东两地免税三年没有税收。”

    “江南七省税收为一百二十万两。”

    “另外,盐税总计一百万两,二者合计两百二十万两!”

    大明就是大明,都到了这时候了,还能收上来两百多万两银子,而且这还只是夏季的税收,到了冬季估计还得再来两百万两左右。

    崇祯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那各部汇报所需银两吧!”

    此话一出,大殿下方所有的官员全都站了出来。

    朱慈烺一看,随即明白这二百多万两估计连个水漂都打不起来!

    “一个一个说,先从兵部说吧!”朱慈烺说道。

    兵部尚书于谦上前一步说道:“启禀陛下,臣昨日已经将兵部欠饷清点清楚了,其中单辽东便已经欠了两年之久,再加上各种军械装备,以及城墙修缮,总计需要一千万两白银!”

    辽东一直是大明朝最花钱的地方。

    甚至有野鸡史学家认为,如果孙承宗不建设关宁防线,死守山海关为国家剩下些银子的话,大明朝也不会因为没钱赈灾而灭亡。

    然而,于谦的话还没说完。

    “其他军队欠响更多,因为有很多兵丁都成了逃兵,所以臣也只能估算出大概有一千八百万两左右。”

    辽东这么紧要的地方都能欠两年,其他地方更不用说了,所以这数字也是保守的不能再保守了!

    于谦说完,吏部尚书李贤开口道:“启禀陛下,京城各部,以及地方官员所欠俸禄也已经清理出来了!”

    “其中,外官所欠俸禄约一百五十万两,两京官员所欠俸禄约一百三十四万两,合计二百八十四万两!”

    大明王朝给官员的待遇是出了名的低,所以那些官员也将贪污受贿视为正常。

    所以,很多外官的基本工资,基本不会动。

    毕竟贪的钱,比工资可多的多。

    然而,就算是低,你也是要发工资的,毕竟还有少数像海瑞、于谦等清正廉洁的官员要养家糊口。

    李贤刚说完,工部尚书诸葛瑾便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南方汛期将至,工部也要领一些钱粮修缮南方七省的大堤,尤其是临安江大堤,上次决口便没有好好修缮,这次如果不修,整个临安府估计都会被淹!”

    “而且,兵部申请制造的火铳、弓箭、盔甲等器具,也快完成了,综合算下来,至少需要八百万两白银!”

    诸葛瑾刚报完数,梁储也跳了出来。

    朱慈烺头皮已经开始发麻了!

    “梁储,你刑部要银子干嘛?难不成你还要打几套刑具不成?”

    梁储憨然说道:“回禀殿下,刑部刑具够用,就算不够,臣自己想办法就是了,只是这大牢年久失修,上个月塌了半边。”

    “臣上次让犯人们加以修缮,可是毫无用处,如今又塌了。”

    “臣让诸葛瑾帮忙修修,结果他以没钱相拒,臣……算了,臣还是亲自去砌砖头吧!”

    说完梁储又退了下去。

    这时,刚录取的新科状元礼部司主事徐胜年上前道:“陛下,礼部……”

    徐胜年刚刚开口,周围一大票目光全都看了过去。

    那意思很明显说是:我们都是尚书过来要钱,你一个主事过来要钱作甚?

    徐胜年,崇祯十七年的状元,精通文史,朱慈烺便打发他去了礼部司当了个主事。

    现在国家都到了这个地步,要外交没外交,要大典没大典,就连崇祯皇帝的陵墓都不修了,他礼部也就如同虚设。

    所以便派个不错的年轻人历练历练用。

    徐胜年被周围一群人看的心里发毛,但还是壮着胆子上前说道:“礼部司主事徐胜年起奏陛下,鞑靼部落刚刚来信,说要派出使者过来,共同商讨联合抗清的事情。”

    “所以,臣便想将讨些银两做做准备。”

    关于外交,大明一向是打肿脸充胖子,所谓的天朝上邦不外乎如此。

    就连朱慈烺也这么觉得,毕竟是打了将近三百年的老对手,钱能丢,面子不能丢!

    “你需要多少银两?”

    徐胜年开口道:“鞑靼来的人不多,臣算了算,大概需要八万两。”

    朱慈烺看向崇祯,后者微微点头。

    “好了,等会给你开条子!”

    朱慈烺话音刚落,户部尚书侯询又站了出来。

    看到他,朱慈烺眼前一亮,以为这老头忘了少报了税收于是连忙问道:“候大人,您忘了什么?”

    侯询看着满脸期待的朱慈烺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启禀皇上,启禀太子殿下,山东、河北两地旱灾,已经是赤地千里的地步,户部估算,赈灾所需银两在三百万两左右,臣……臣……”

    侯询说不下去了!

    朱慈烺也听不下去了,他原以为自己打退了李自成保住了北京城,便成功了一半,谁知这才是万里长征刚踏出第一步!

    下意识的看向自己的老爹,然而崇祯是相当淡定。

    这倒不是崇祯昏庸,不明白这些数字后面代表的意义,而是他老人家当了十七年皇帝,每年都会面对类似的数字。

    财政赤字对他来说是一点也不稀奇!

    见朱慈烺看向自己,崇祯露出了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然后轻声对朱慈烺说道:“皇儿,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崇祯起身,旁边的太监王承恩立马尖声道:“退朝!”

    朱慈烺一脸懵逼。

    终究只是个大学生,他虽然拥有对历史走向的判别,但是对于这些政务问题他还是有些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