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201章 公公见儿媳
    杨若虚此时才反应过来,她匆匆跪下,随后王承恩才缓缓开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令杨若虚即刻入宫觐见,不得有误!”

    杨若虚一抬头想要说话,旁边的李贤连忙提醒道:“快领旨谢恩,不然要诛九族的。”

    一听诛九族,杨若虚终于怕了,她又低下头道:“领旨谢恩。”

    “是谢主隆恩。”梁储更正道。

    “哦!谢主隆恩。”杨若虚呆萌的跟着说了一句。

    这时,王承恩才缓缓的将圣旨递到杨若虚的手上。

    “杨姑娘,走吧,咱们去宫里觐见。”

    圣旨都来了,再拒绝也没办法拒绝了,杨若虚无奈站起身来跟着王承恩走了出去。

    走到门口,王承恩突然回头对着那三人说道:“对了,皇上还说了,剩下的事情,三位大人就去忙吧。”

    李贤几人对视一眼,随后同时恭声道:“遵命。”

    这时杨若虚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王承恩却淡定的说道:“杨姑娘,快走吧,皇上大人还等着你呢。”

    说罢,王承恩和几个侍卫便簇拥着杨若虚离开了。

    而李贤则喜笑颜开。

    “看样子皇上已经同意了。”

    梁储也舒舒服服的捋了捋胡须:“是啊,都已经招进宫了,接下来应该干什么?”

    诸葛瑾算了算说道:“不管怎么说也得把杨姑娘祖上的家谱排一下,然后在合八字,还有杨姑娘的祖坟也要派人去祭拜。”

    诸葛瑾说了一大堆,然而,李贤却皱起了眉头。

    “这些东西我们去哪里知道?不还是要问杨姑娘嘛。”

    就在这时,李玉兰走到了三人身后询问道:“你们是想打听若虚的家室吗?”

    李贤回头看了她一眼,然后问道:“大姐,请问你是?”

    “我是若虚的娘啊!”

    三人闻言眼前一亮,有些事情,问家长比问孩子更要清楚,于是他们三人把刚才的问题统统问了出来。

    李玉兰也终于有了一个能吹嘘的机会,她大手一挥说道:“要说我们祖上啊也是显赫一时,若虚的太爷爷是当年的抗倭名将杨元,对了我们还有李如松将军给我们的传家宝剑呢……”

    ……

    就在李玉兰将杨家的所有底细全部抖搂出来的时候,杨若虚也进了宫。

    此时距离李自成攻北京已经过去大半年之久了,皇宫各处都充斥着四气沉沉的样子。

    崇祯有一次在皇宫中转悠,发现周围这么死气沉沉的,于是便差人将皇宫打扫一遍,谁知这一打扫足足打扫了整整一个月才打扫完毕。

    而且,那些当兵的粗手粗脚的打扫不干净不说,还给弄坏了不少东西。

    后来崇祯也懒得折腾了,爱咋咋地吧,等有钱了再雇佣宫女太监们收拾吧。

    皇宫,即现在的故宫(好像是句废话)。

    寻常院子墙高个两三米就差不多了,但是因为是皇宫这里的墙高度在十米左右,即三层楼那么高。

    这么高的宫墙,即使脚下的道路再宽,也会给人一种两边都是高山一般的感觉。

    杨若虚的脚下是以特殊方法烧制的地砖,周围随处可见各种华丽的亭台楼阁,刷着朱红色油漆的立柱,蓝绿相间的飞檐。

    尽管破旧些,但是其中蕴含的那股子精气神却是寻常房屋难以比拟的。

    从朱棣迁都北京到崇祯十七年已经足足过了两百多年岁月,在这座皇城之中,不知发生了多少恩怨情仇,一股极其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压的杨若虚有些喘不过气。

    这就是大明帝国的权利中枢,整个大明的心脏。

    这里随便传出去一条命令,就足以让无数的人活着或者死去。

    杨若虚不喜欢这种气息,或者说是讨厌。

    可能是看出了她的不习惯,王承恩开口道:“杨姑娘莫见怪,寻常人第一次进皇宫都吓得走不动路呢,等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杨若虚沉默的摇了摇头,然后继续向前走去。

    走了许久,终于来到了崇祯所在的御书房。

    自从朱慈烺出了北京城之后,崇祯皇帝很是劳累了一段时间。

    南方赈灾,北方也要赈灾,还要筹集军备给辽东。

    唯一觉得舒坦的是不用每天看关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军报了。

    尤其是李自成,这家伙自从上次被打败了之后,就开始在山西屯兵、练兵、屯田,憋足了劲搞发展,也不折腾了。

    虽然丢了山西,但是在当时来看,山西、陕西、甘肃一带早已经混乱不堪,就算暂时收回来,也会天天造反。

    与其这样,还不如让李自成慢慢折腾去。

    张献忠则在南方蹲着,当第一轮战报传到北京城里的时候,朱慈烺都已经灭了对方三路大军了。

    随后,崇祯派出关羽支援,关羽搞了个南京一日游,顺带把张献忠的人头带了回来。

    这是自闯王高迎祥被杀之后,大明朝又一次斩杀农民军头领。

    崇祯心里更加舒坦了。

    到现在,唯一有些担心的就是身在辽东的朱慈烺。

    虽然现在战报发过来,双方正在僵持,但是谁都明白,这种僵持持续不了多久。

    大明朝内部暂时稳定住了,后金就这样拖,肯定是拖不起的,到时候,觉华岛就是关键所在,而以朱慈烺的脾气,不和后金军死磕到天崩地裂是不会罢休的。

    然而,他也只能担心,军事的事情,还是朱慈烺明白,他胡乱指挥反而会适得其反。

    所以,他也只能尽量的给他统筹物资,尤其是火药和猛火油之类的东西,有多少送多少。

    就在他批阅给辽东物资的文书的时候,王承恩快步的走进御书房。

    “陛下,杨姑娘带来了。”

    崇祯抬起头将奏折合上说道:“快宣。”

    王承恩闻言尖声道:“宣杨若虚。”

    御书房外,杨若虚迈着小步子走了进来。

    这次没人教,她低着头直接跪了下来。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右手一抬说道:“免礼赐座。”

    王承恩连忙搬过来一个小凳子,杨若虚也不客气直接坐了上去。

    崇祯抬起头十分有兴致的开始打量自己这个未来的儿媳妇。

    而坐在凳子上的杨若虚则很不习惯,她从没有这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就算是当年去私塾上课的时候,自己也是想怎样就怎样,虽然偶尔会挨先生打,但是却也不拘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