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248章 挨骂
    北京,杨若虚正提着湛卢剑气冲冲的向着京营的方向走去。

    李自成进攻北京了!

    这个消息刚传过来的时候,她还是有点慌的,不过她很快便兴奋起来,之所以如此兴奋,纯属是因为挨骂了。

    自从打喜峰口回来之后,杨若虚就被骂了,骂的还挺狠。

    主要原因还是她不经请示干掉了赵志珍,其次就是他抢了文管集团的风头。

    赵志珍身为伯爵,爵位虽然不高,但是挺能拉关系,再加上这家伙喜欢读些四书五经,虽然一知半解,但是因为舍得花钱,所以在朝廷里也是有几个狐朋狗友的,其中最大的朋友就是侯询。

    而侯询也觉得这家伙器宇不凡,是个办大事的人,再加上之前他连续看中袁崇焕和左良玉两个人,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又看中了赵志珍,所以他便将这家伙推荐到了喜峰口,准备让他表现表现。

    可是,他却没有想过,袁崇焕和左良玉都是被他提拔了N年之后,才崭露头角的,而赵志珍先生刚见面就敢委以重任,实在是有些冒险。

    事实证明,赵志珍未来怎么样不好说,但是当下确实是个水货。

    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嫉妒同僚,虚报战功,种种罪行很是让人无语。

    后来还得罪了救了他狗命的杨若虚,历史告诉我们女人是不能得罪的。

    杨若虚也不和他废话,直接就把脑袋砍了,按着她的理解,皇帝都给我尚方宝剑了,再加上赵志珍不听军令,还犯下大错,自己不管怎么说也有理由干掉他。

    毕竟,当年自己的祖先杨元英勇奋战,到最后还落了个被杀头的下场。

    赵志珍这废柴,留着纯属浪费粮食,砍了也就砍了。

    可是,现实又告诉我们,杀人也是要看后台的。

    杨元不拉帮结派,也不会送礼,虽然和李如松关系还行,但是当时李如松已经死了,所以也白搭,连个秋后都没熬到就被杀了。

    而赵志珍有后台,所以就不能随便杀。

    你杀了他,就要被攻击。

    更何况,侯询代表的东林党一向主张以文制武,在他们眼里,国家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文官做主,武官听话就是,至于女人?滚回家抱孩子去。

    然而,根据杨若虚的报告来看,是她和陆文杰二人配合一战定乾坤,打的阿济格落荒而逃,反观赵志珍,朝令夕改,胡乱求援,放奸细入城,以至于喜峰口差点失陷。

    如此战绩,当然是让那些武将们十分振奋,文官们羞愧,所以这战绩肯定是假的,而且你杀了赵志珍为的就是死无对证。

    不然的话,你为什么要杀人?你看别人拿着尚方宝剑随便杀人了吗?而且还杀得是个世袭伯爵,这在大明朝都是独一份的。

    这种情况下,不挨骂是不可能的。

    于是,杨若虚刚到京城就差点被抓起来,要不是拿着朱慈烺给他的令牌,估计还得去号子里面蹲两天,之后就是上奏折骂。

    侯询自然不会亲自下场,但是他手下的东林党人可是不少,再加上听说杨若虚在剿灭浙江三大士族的时候出力不少,而三大家族又和这些东林党紧密相连,两两相加,所以骂的更狠。

    第一天,兵部给事中魏良卿上书,在奏折里,他大骂杨若虚没有证据冤杀赵志珍,应该立即逮捕下狱。

    送上去之后,李贤等朱慈烺的嫡系自然是将奏折压了下来,侯询就在一边看着,也不说话。

    之前说过,给事中是属于言官,而明朝言官最大的特点就是看你好欺负就可着劲的欺负,而且喜欢打群架,往往一条狗后面都跟着一群狗,看到谁就咬谁,不咬死不算完。

    而杨若虚倒是不好欺负,奈何读书不多,也不会写奏折,和这帮读书人对骂,估计是骂不过的,拿着剑一剑砍死他倒是有可能。

    只可惜,杨若虚不是本地人,对北京不熟,不知道魏良卿的家在哪,所以她也只能忍气吞声。

    忍气吞声?怎么可能?你一个女流之辈连孔老夫子都不认识,凭什么打赢我们死都打不赢的阿济格?甚至还杀了我们的同僚,你以为不说话就没事了?老子骂死你?

    至于太子?老子们连他祖宗万历都骂过,还怕你个玄孙?

    第二天。

    工部给事中李庆功上书:“杨若虚奸贪污国,任性妄为,造成喜峰口大量人员伤亡惨亡。”

    都察院御史白通上书:“杨若虚谎报战功,杀死良民充做后金贼军人头,与此同时,还隐瞒伤亡,根据他本人调查,喜峰口至少阵亡了一万五千人,而那些尸体都被他藏在了附近的山上。”

    二人上书意思差不多,尤其是那个白通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跟真的似得,要不是知道喜峰口总共就一万五千人,李贤就信了。

    这事就不是内阁能压的下来的了,更何况侯询也在内阁,所以李贤等人只能将奏折呈上去。

    呈上去之后,崇祯没反应。

    对于那些狗屁言官,崇祯早就烦了,所以那些奏折他看都没看,直接扔御膳房当柴火烧了。

    连续两天上书都没有结果,于是东林党怒了。

    第三天,总攻开始。

    户部除了侯询之外,所有在京官员集体上书弹劾杨若虚。

    与此同时,都察院,大理寺,六部给事中也全都跟风弹劾杨若虚,奸贪污国,杀良冒功,耽误军情,谎报战果,收受贿赂,淫乱军营……

    这些人就是为了骂人而生的,写出来的罪名又狠又多,只要能沾上边的,全都写了进去。

    其中,大理寺少卿陆万龄和户部给事中雷玉州骂的最狠。

    奏折摘抄翻译如下。

    陆万龄:“杨若虚以女流之辈,魅惑军营,使军心涣散,同时我还找算命先生看过她的相貌,算命先生说这人是一个苏妲己、杨玉环、武则天之类的人物,搞不好还是狐狸精转世,大明朝如今灾祸连连,肯定是这种妖孽丛生导致的,所以她长期留在朝廷大明肯定完蛋,应该立即斩首,或者发配辽东,永不可回京。”

    陆万龄说的那三位历史人物干过什么事,相信大家都清楚,这里就不说了,总之一句话这个杨若虚不是好人,搞不好,大明朝这几年年年闹灾荒,都是她害的,所以这种妖孽必须杀头,就算不杀头也得滚的远远的,最好赶到后金那边去让她祸害多尔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