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249章 日后再说
    而户部给事中雷玉州为了讨好顶头上司侯询,骂的更绝。

    摘抄翻译如下。

    “臣今日有闻,杨若虚里通外国,勾结后金,意图谋反,另,根据喜峰口战事分辨,杨若虚定是和后金达成协议,准备在近日秘密献城,以构陷北京,灭我大明,毁我道统,赵志珍忠君体国,英勇作战,誓死不从,正欲上报朝廷,奈何杨若虚已然投敌,她截获奏折,残害忠良,又谎报战功,后金实无伤一人。”

    “今喜峰口守将陆文杰定已和杨若虚同流合污,准备一同投降后金,等时机成熟,文杰献关,妖女献城,朝廷无可为也,我大明危已。”

    在雷玉州的奏折里,完全颠覆了杨若虚之前的说法,原本无能废物的赵志珍成了民族英雄,国家栋梁,奈何遇到了个和后金勾结的杨若虚,所以惨遭杀害。

    而杨若虚这人,不但残害忠良,杀良冒功,而且还勾结后金,准备投降。

    就连投降计划都有了,具体来说就是陆文杰放开喜峰口让多尔衮入关,然后杨若虚放开北京城,多尔衮进京,只可惜被我们这些东林党人识破了,暂时削去了兵权,不然的话,陛下你都已经去见你的老祖宗朱元璋了。

    这两封奏折就扯淡到了极点了,前者搞了个封建迷信,反正面相这种东西谁也说不清楚,而且大多都是说一半留一半,就好比现在那位黄袍加身,每天有大鱼大肉为伴的外卖小哥。

    按着这种逻辑推算,人家说杨若虚会成为像杨玉环、武则天、苏妲己,没准是说人家长得漂亮倾国倾城呢,至于他们三个做的事,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李隆基沉迷美色难道要怪杨玉环太漂亮?李治自己把自己的后妈弄回宫中当了后妃,难不成也要怪武则天太漂亮?至于苏妲己,那是神话传说,难不成天上还真有个女娲娘娘?

    总之,你挑不出毛病来,但是却也相当能够恶心人。

    而后者就比较搞笑了,这家伙为了讨好上级连基本逻辑都不讲。

    首先是赵志珍的能力,这货刚一接触后金军就死了两千人,说他能力出众守城有方,鬼都不信。

    再说杨若虚准备投降,她要是投降直接放开喜峰口让阿济格进来不就完了?干嘛还要先把阿济格打退再放他进来?有病?

    如此奏折把本来都不打算搭理他们的崇祯都惹毛了,他当即下书训斥,并且罚了雷玉州两年的工资。

    之前说过,一般的明朝皇帝不杀言官,对付他们就是罚工资,毕竟这些人靠死工资过日子,没什么油水捞,但是一般也就罚三个月半年之类的,狠一点的罚一年,直接罚两年,估计雷玉州得喝西北风去了。

    由于奏折骂的实在太蠢,所以东林党也不保他。

    雷玉州眼见上司没讨好,还得罪了老板,而且现在干活连工资都没了,于是索性辞职回家了。

    然而,雷玉州的离去并没有消灭那些言官们的怒火,大家一天恨不得上八封奏折骂杨若虚,不把她千刀万剐凌迟处死是决不罢休。

    一时之间杨若虚顿时成了大明王朝的风云人物,虽然不是什么好名声,但是也让大明天下都知道了大明朝有这么个奇女子,以至于还传到了朱慈烺的耳朵里,让他都不得不给崇祯写信,求照顾。

    虽然就正常人的思维来看,那个赵志珍死有余辜,而杨若虚则是巾帼英雄,然而在当时的官场思维之中,赵志珍是文官集团的人,虽然不是啥骨干,能力也不突出,但是总归是自己圈子里的人,你要是让圈子里的人干掉了,那是你自己菜。

    但是,如果让圈子外的人干掉,那就不行了。

    这个圈子外主要指的就是武将。

    而杨若虚连武将都不是,是个女人,而且据说是靠太子爷的关系才上位的女人,这种人不彻底把她干掉,整个文管集团的威信都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所以,以侯询为首的东林党才会对杨若虚如此咬死不放。

    对此崇祯也很头疼。

    处罚杨若虚是不可能的。

    根据锦衣卫的多方调查,杨若虚所说的情况都是真的,既然是真的那么就证明这杨若虚是一位秦良玉级别的人物,这种人升官封爵让她给大明打工还来不及呢,怎么能赶走呢?

    再说了,根据崇祯对杨若虚的观察,这姑娘纯良忠孝,是个当儿媳妇的好苗子,自己儿子又十分喜欢,处罚她,纯属做梦。

    但是,如果不处理杨若虚,那那些文管集团的愤怒又难以平息。

    如果是平时倒也没啥大事,统统罚工资,然后再打上几十廷丈,大部分见风使舵的言官也就消停了。

    而现在又正是和后金军的决战时刻,出不得任何岔子,要是万一把那些东林党全都得罪了,这帮孙子撂挑子不干了,那么辽东的军需谁来筹集?军饷谁来供应?如果辽东因为这些原因战败,那崇祯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崇祯也只能和稀泥。

    首先是肯定杨若虚的功勋,毕竟那些言官也拿不出杨若虚通敌的证据,而杨若虚的那些人头也都摆在那,对方虽然能装瞎,但是却也不是真瞎。

    对杨若虚夸奖一番,赏赐一番之后,让杨若虚在家里听任。

    听任就是等着任命书下来,现在没你的活干。

    算是免职里面最文明,最温柔的说法。

    而对于那些言官就要胡萝卜加大棒了,他先是挑出来几个和雷玉州类似的,骂人不讲逻辑的言官的奏折,狠批了一顿,然后又给赵志珍评了个英勇作战阵亡的荣誉称号,顺带安抚了那些激动的言官一下,然后又告诉他们,现在正在打仗,边关吃紧,老子没那么多功夫管这些事,一切等打完了仗再说。

    而且我丑话也说在前头,你们要是因为这件事耽误了辽东战事,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侯询也相当识趣,他知道崇祯皇帝可是十七岁登基就干掉了一代权阉魏忠贤的人,政治上相当有手腕,自己这点小动作逃不过他的眼睛,所以在他的指挥之下,言官们也都偃旗息鼓,当然这事还没完,首先就是关于杨若虚评定太子妃的资格,侯询直接给取消了,剩下的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