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515章 公告否决
    而明朝的工资到底有多低,看看海瑞就知道了。

    有个故事就是讲海瑞的。

    当年抗倭名将胡宗宪有一次开会的时候,畅谈一番抗倭形势之后,突然露出了一副神秘的笑容对着俞大猷、戚继光等将领说道:“有件事你们知道吗?”

    俞大猷和戚继光等人还以为是什么军事机密,正准备洗耳恭听做笔记呢。

    然而,胡宗宪却是突然说了一句:“听说海瑞母亲过寿的时候,他买了二斤肉。”

    现在来看,这句话是相当无厘头。

    什么玩意?人家老妈过寿买二斤肉不正常吗?正常官员家里还要请人看戏,摆宴席呢。

    然而,胡宗宪在说出这句话之后,在场的所有将领全都瞪大了眼睛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那场面,和听到日本天皇在南京登基了一般。

    海瑞就是清官的代表人物,当年因为一些小事还和胡宗宪折腾过,胡宗宪本人比较大度,再加上知道海瑞是个清官,所以也没收拾他,不过却也记住了他。

    他手下的将领们自然也都知道这家伙。

    这老大爷四十多岁当的教喻(县教育局局长)全靠工资养活,不收择校费,不收书本费,连学费都不收。

    自己教书。

    后来当了淳安县令(县长+公安局长+县委书记+税务局长……)

    也是一如既往不收礼,全靠死工资过日子。

    而当年朱元璋定工资的时候,七品县令一年工资四十五两白银(还不包括巡抚知府等克扣的)。

    二百多年来这工资也没涨过,也没人管,毕竟没有老板会主动给下属涨工资。

    而那些官员基本上都有额外收入,所以就一直这么过得。

    四十五两白银,如果在普通家庭中,还算可以,应该算个小康。

    但是给县令花就不够了。

    首先县令一般都不是本地人,到了地方拖家带口的住县衙不方便,要租房子。

    再加上买菜,买米买面之类的,一年到头,也就够全家糊口的。

    然而,当县令不止要养活自己,还要给县里面的衙役发工资。

    因为除了主簿都头等有品级的官员之外,国家是不管发工资的。

    也就是说,一些差役,师爷,甚至包括牢头都要找县令要工资。

    毕竟大家也要吃饭。

    如此一来,四十五两就是掰开了揉碎了,也是不够的。

    而海瑞的办法就是,菜自己种自己吃,衣服破了自己补,全家都是素食主义,自给自足,能省就省。

    以至于女儿从小便身体弱小,到后来还夭折了。

    而在他的约束下,整个县衙上下全都是如此。

    说他们是县令衙役,丐帮帮主估计都不信。

    这大概就是明朝底层官员们的工资情况。

    高层上面虽说不用给差役们发工资,但是到了京城这种地方,总是要正常的应酬送礼的,而且京城地价又高,一些官员还要租房子,依靠基本工资过日子估计得借高利贷。

    万历十五年海瑞死的时候,全家就剩下一个老仆人,还有几口破箱子,和补丁罗布丁的破衣服。

    要知道,海瑞当时已经是朝廷的二品大员了,这还是他基本上没有应酬的结果。

    如此清贫,怕是也只有海瑞顶得住。

    最要命的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工资也不能按时大方,基本上年年都有拖欠。

    这些事情崇祯虽然不能说是完全清楚,但是也能知道一二。

    只是手下人基本上都是贪得无厌的类型,给他们涨工资,基本上也是白费。

    该贪还是贪,所以当听到梁储的谏言之后,崇祯也只能是一声长叹。

    “唉,现如今边关还在吃紧,摊丁入亩、士人收税这些事情,本就是要等到过几年在执行的,结果却被人提前透露了出来。”

    “算了,不管怎么说,先稳定住江南局势吧,如今国家刚有起色,江南可千万不能乱了。”

    听到这话,梁储点头道:“是陛下,我等这就去告诉六部的官员。”

    ……

    很快,朝廷的公告便贴了出来。

    以崇祯的口吻下令,承认朱慈烺所行政令不合时宜,不会允许其正式实行。

    同时还稍微训斥了朱慈烺一下。

    很快,朝廷的政令便通达全国。

    朱慈烺看着那政令只是微微一笑。

    他自然不会在意崇祯对自己的驳斥,也不会在意自己这两项提议被否决。

    因为,就现在的情况来说,无论是摊丁入亩还是士人收税,都是不可能推行开的,这需要长期的筹谋,和银钱的积蓄。

    ……

    另一边,陈矩、李九成、马云腾等人有聚集到了一起。

    这次不是陈矩将他们叫来的,而是李九成马云腾等人主动找到了陈矩。

    “陈老家主,现如今朝廷已经下令取消太子的政令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可以收手了?”李九成直截了当的问道。

    毕竟,调动如此多的人力物力,鼓动那些人去引起暴动也是需要大量银子的。

    而且,各家商行现在都是停业阶段,这段时间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无数人的吃喝都需要这几大家族来支付,时间短了还行,时间一长,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对于李九成等人的想法,陈矩自然是十分清楚。

    因为他们虽然现在是联合的状态,但是各自的目的确是不同的。

    陈矩的目标是干掉朱慈烺,就算杀不掉他也要罢免他的太子之位,同时扶持起来新的太子,这样一来,大明的实力才会削弱,他们花费巨量银钱支持的张成功和女真人才能真的得反哺他们。

    他们也能够从这三方的混战之中,通过走私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李九成就没有这么多的想法了,在他看来,只要朝廷承认朱慈烺的提议是错的并且取消摊丁入亩和士人纳税的国策,他们就算是胜利了。

    至于干掉朱慈烺这件事,他们保持的确是观望态度。

    毕竟朱慈烺虽说和他们有利益冲突,但是却并不致命。

    朱慈烺死了最好,活着也能接受。

    毕竟按着他们之前的计划,现在张成功的大军应该已经横扫湖广、江西、安徽一带了,然而,现在张成功确是不动如山。

    很明显,陈矩的计划应该是出了一些问题。

    无论陈矩出了什么问题,如果这件事到最后失败了,以朱慈烺的铁腕手段,到时候以囤货居奇来整治他们,到时候他们的损失将会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