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942章 新的秩序
    本来,朱慈烺也不打算用这些人的,但是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兵力紧缺。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倭奴还是女真士兵,似乎也都不是钢铁战士,投降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改造,这些倭奴已经变成了大明的军队,并且宣誓效忠大明。

    这当然不是什么思想教育的原因,而是朱慈烺让这些人明白了什么叫,跟着我有肉吃。

    之前,跟着加藤鹰正的时候,军饷经常拖欠,死了没有抚恤,受到奖赏,也基本上都被加藤鹰正扣留了下来。

    上次更加离谱,加藤鹰正为了自己能够活下来,居然将自己卖给了明朝。

    如此领导,再跟着他卖命那就是见鬼了。

    而女真这边似乎更加过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女真属于原始奴隶制社会。

    贵族拥有者部族内的一切控制权,他们可以任意的杀戮部族中的人,而不用负任何责任。

    男人活着的时候还好,等死了,老婆孩子就得给主子家去当家奴。

    而抢劫的时候,也是大头给上级,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给自己。

    而明朝这边就不一样了,按月拿钱概不拖欠,每天都能够吃饱穿暖,还不用天天和野兽打交道。

    无论是倭奴还是女真士兵,他们搞抢劫为的是什么。

    建立大清朝?让日本统一天下?

    都不是,他们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活下去,活的舒舒服服的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而明朝的雇佣军也由来已久,当初朱棣手下最精锐的骑兵部队朵颜三卫,就是由投降的蒙古骑兵组成的,这支军队可谓是强大无比。

    现如今,朱慈烺收编了三千倭奴和三千女真士兵,似乎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当然,这些人是否能够真正的成为大明士兵,还得经过几天以及杜芳的训练。

    就这样,朱慈烺不费吹灰之力便获得了三千生力军,以及数千匹精良的战马。

    与此同时,陈平安也回到了京城之中,当他兴奋的将那条约递给陈矩看之后,陈矩差点没晕过去。

    “蠢蛋,这种事情怎么能写在纸上呢,要是让张成功和朱慈炯知道了,你我将死无葬身之地。”

    一句话便将陈平安从美梦中拽了回来,他看着陈矩有些慌乱的说道:“爷爷,那现在应该怎么办?”

    “怎么办?快点将这文书要回来。”陈矩气的高血压都要犯了。

    然而,就在陈平安火急火燎的准备再去辽东的时候,一个下人突然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老爷,刚才有人将这书信放到了门口,然后就走了,您看……”

    陈矩将书信拆开,只见上面赫然是那合同的复制版本,同时还有一行小字。

    “按着我的要求将一百万两白银和六十万担粮食送到辽东,不然的话,这合同明天便会传遍天下。”

    看着这书信,陈矩瘫软的坐到了太师椅上,他的阴沉金丝楠木的拐杖也应声落地。

    陈平安此时也怒不可遏,他大声问道:“刚才那人呢?将他给我抓起来?”

    “哎,是……”下人当即就要出去,然而一旁的陈矩确是摇摇头说道:“算了算了,把柄在人家手上,不要去了。”

    “平安,这次还是你去,带着银子和粮食,将那文书赎回来,验明真假。”

    “爷爷,我……”陈平安还想说些什么,然而陈矩确是摆了摆手让他离去。

    一个月之后,陈平安从登州出海,一路来到了金州,随后,用这将近两百万两的物资,将那合同买了回去。

    而另一边的多尔衮终究还是被孝庄压了下来,并没有出兵。

    只不过,他却宣布和于谦不死不休。

    并且直接把话挑明了,只要于谦动兵,无论进攻谁,他多尔衮必定出击。

    至此,双方关系彻底破裂。

    而无论是朱慈烺还是于谦对此都是无所谓的态度。

    反正终究要死磕一把,关系破裂也就破裂吧。

    有了这二人的帮忙,朱慈烺现如今已经是兵精粮足,原本至少需要两三年才能恢复过来的元气,在这短短几个月中便恢复了过来。

    当然,朱慈烺也并未直接动兵,而是继续休养生息,推行新政。

    毕竟,现在想要进攻朝鲜时机还不太够。

    ……

    春去秋来,转眼间便已经是金秋季节,现如今已经到了辽东收税的时节了。

    刘永攀本来是个地道的山东大汉,当年多尔衮劫掠山东,刘永攀十分不幸的被抓了去,那年他才十三岁。

    来到辽东之后,过了数年如同猪狗一般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被抓了起来,然后和一些汉人集中送到了盖州。

    经过仔细甄别之后,刘永攀通过了审核,最终成为了一名居住在金州附近的普通平民。

    和他一起的还有十几户人家,这其中有男有女。

    刘永攀来到这里之后,在村里热心人的介绍下,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现在已经有了一对儿女。

    这几年在金州也不算太平,不时会打仗征兵,上次倭奴还来了一次,战火差点烧到了他们村子。

    不过在哪之后,也就消停了,一直到今年那是更加太平无事。

    毕竟对于他这个普通平民来说,无论是崇祯驾崩,还是朱慈炯继位,又或是朱慈烺被害,都实在是太过遥远。

    他虽然知道朱慈烺是个好王爷,但是身为平民的他,却也无能为力,只是在家守孝了几天,然后该干嘛干嘛。

    他们家有四口人,总共种了十二亩土地,他们的村子分到的是番薯土豆苗,必须种这两种农作物。

    这两种东西,也是相当好伺候。

    并不需要太多的水,只需要主意除杂草,以及按时施肥就行了。

    而且一年能收两季,每次每亩地都能收上千斤。

    这些东西,有一半都被商人收购了去,一少半,晒干做成了红薯粉,储存了起来,还有一些储存在他家的地窖之中,还有一些做成了地瓜干。

    这些东西是相当瓷实,吃了是相当扛饿。

    仅仅一年的时间,刘永攀就储存了足够两年食用的粮食,不仅如此,他还存了几两散碎银子。

    他想着等过两年孩子长大了,就送孩子去学堂读书。

    听说,辽东的学堂都是衙门办的不管是谁,只要年龄合适就不收钱,可以随便去读。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存了些银两,准备给老师送点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