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943章 夜话
    天色渐晚,刘永攀将地上的几个番薯捡到了麻袋里,然后便大踏步的向着村子的方向走去。

    这番薯种起来哪里都好,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玩意收起来太麻烦,需要重新开掘土地,而且经常有漏网之鱼。

    作为在山东和女真手下常年忍饥挨饿的刘永攀,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些番薯,他每天都会来地里翻看一番,每找到一个落下的番薯,他都能高兴好一阵子。

    背着这些沉甸甸的番薯,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姻缘诧,姻缘诧,阴人梦黄泉下。福分大,福分大,周堂内是这朝门下。齐见驾,齐见驾,真喜洽,真喜洽。”

    哼唱着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戏曲,刘永攀很快便来到了村子上,这时村长看到了他说道:“刘永攀,又去地里刨食吃拉。”

    这村长和一般的村长不一样,是朝廷委派的,平时主要管着邻里纠纷,或者有啥大事小情的给镇子上汇报汇报,并没有什么实权。

    而村长也不白干每个月又一两银子的俸禄,如果民调结果好,到了年底,还能领二两银子的奖金。

    听到村长的话,刘永攀笑嘻嘻的说道:“是啊是啊,又刨上来二斤山药蛋子,俺家用这山药蛋子酿了点酒改天,请您吃上一场。”

    “好说好说。”村长笑了笑然后说道:“对了,今天县衙来人了,说今年的税该缴纳了,让所有人三天之内,去县衙缴纳赋税,每个人都要去,你准备好缴税的银票了吗?”

    “银票?缴税还要银票?”刘永攀懵了。

    之前刘永攀也缴纳过税,不过那会大多都是直接缴纳粮食,也就是红薯,缴纳的也不多,一年也就几百斤,占据总收成的半成,剩下的足够他们生活。

    然而,今年似乎有所不同,那些商户们经常下乡从他们手中收购红薯。

    价格也还算公道,如此一来,这刘永攀自然也就将红薯卖了,反正还能用银子缴税。

    然而,这银票缴税又是什么情况?

    看着刘永攀一脸懵逼的样子,那村长惊讶道:“前段时间,不是村子里贴了告示嘛,让你们都准备一些银票,从今以后缴纳赋税,只认银票,不收银子和粮食了。”

    这时,刘永攀才想起来,之前那粮食收购商在结账的时候,曾经问过自己,要银票还是要银子。

    刘永攀自然选择的是要银子,因为银票这种东西在他眼中和废纸也没啥区别。

    然而,现在听着村长的话,他便有些尴尬的说道:“村长,俺不认识字,你知道的。”

    村长挠挠头说道:“好吧好吧,也不只是你一家,咱村子还有不少人家没有银票呢,等明天一起去县里想办法吧。”

    说罢,村长便走了,他还有其他人家要通知。

    而刘永攀则回到了家中,此时他的妻子已经熬好了番薯粉做的粥。

    这粥几乎和浆糊差不多,稠的能插上筷子。

    正常人喝这种粥一般都喝不下去,因为太稠了难以下咽。

    然而,刘永攀就喜欢喝这口,说是喝着瓷实,扛饿。

    除了稀粥之外,还有一碟咸菜。

    辽东说到底还是苦寒之地,大部分土地都种的粮食,并没有多少地方种植蔬菜,就是有也大多都是门前这一小块地方种上一些。

    收成下来的时候,吃都吃不完,可过了季节,也就没了。

    而咸菜不一样,一年四季都能吃,而且储存方便不易变质。

    以前主要问题就是盐不好弄,太过昂贵,现在朝廷已经完全放开了制盐的权利,各类盐商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盐的价格也一落千丈,现如今都没有官盐了,全都是私盐,大家挑挑这个看看那个,找到最精细的盐粒子才会购买。

    而咸菜基本上每家都有。

    当然,还有红薯粉做的馒头。

    刘永攀喝着浓稠的红薯粥,吃着红薯馒头夹咸菜,惬意无比。

    这时,他的媳妇王氏开口道:“白天县衙来人了,说是要收纳税赋,咱们家种了十二亩地,算下来是二两四钱银子,不过听说不要现银了,要收银票。”

    听到这话,刘永攀翻了翻白眼说道:“银票?哼,天底下哪里有二两四钱的银票?这衙门就会乱搞。”

    王氏闻言也有些忧愁的说道:“就是嘛,这银票少说都是一百两二百两的官老爷们才有,我们这手里面哪里有银票吗。”

    王氏并不是被女真人抢劫而去的女子,而是从内地逃难过来的,温柔贤惠,十分得体,而且干活也是把好手,可谓是人见人夸。

    刘永攀见妻子犯愁,于是开解道:“放心吧,又不是咱们一家,还有好几家都没有银票,等到了县城再说吧。”

    就在这时,刘永攀旁边的儿子突然将碗摔到了桌子上。

    “娘,我不喜欢喝这个粥,这个太稠了咽不下去,喝了还老放屁,隔壁二狗子家里的粥就稀,人家喝了也不放屁?”

    “放你娘的屁。”刘永攀破口大骂道:“这粥喝着填肚子,要是到了灾年,你这口粥都喝不上,快喝,要是喝少了,我抽死你。”

    小屁孩不敢顶嘴,当即低着头喝起了粥。

    然而刘永攀的女儿确是胆子很大,她奶声奶气的说道:“爹,这粥就是不好喝嘛。”

    对儿子严厉的刘永攀对女儿倒是相当宠爱,听到这话之后,虽然依旧板着脸,但是还是对妻子说道:“去去去,给她弄点水。”

    王氏笑了笑,随后给一对儿女的碗里面加了点水,总算是能喝了。

    这时刘永攀也感慨道:“还是辽王爷好啊,不仅让咱们吃饱了饭,还开学堂,让这些孩子们能读书认字,真是好王爷啊。”

    “只可惜,英年早逝,死在了奸贼手里啊。”

    王氏闻言白了他一眼说道:“少操点心吧,现在是一天一个样子,整天有官府的人过来看看这,量量那,没个消停。”

    “现在辽王爷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回到之前了,让那些狗官欺压。”

    刘永攀闻言也只能摇摇头,对于这一切他也没有办法,只能随波逐流。

    至于所谓的摊丁入亩,所谓的一条鞭法,还有什么丈量土地之类的他都不清楚。

    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种地,然后官府说让干啥他就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