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1172章 沈阳
    从一个王爷来说,这种事情无可厚非,多一些人伺候自己,自己也能够多舒服一些。

    更何况,这硕大的皇宫,也需要这些人来打理。

    然而,朱慈烺确是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我不住这里,给我在城中寻摸个地方,再给我盖一座我在金州那样的房子就行。”

    听到这话,于谦愕然。

    之前在金州给朱慈烺盖房子那纯属是没办法了,毕竟金州没有建造王宫的条件,再加上当时也比较穷。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朱慈烺的钱数都数不清,而且这宫殿也是现成的,这家伙居然不住?

    “殿下,这水泥房子虽然不错,但是王爷就是王爷,之前在金州没有那个条件,现在条件富裕了,你要是再这样,可就是我们这些臣子的不对了。”

    于谦本人也是个省检的人,平时省吃俭用的不舍的花钱,现在他都说这话,足可见现在辽东是真的富得流油了。

    然而,朱慈烺对这些房屋实在是不感兴趣,他摇摇头道:“虽然咱们现在有钱了,但是节俭的风气绝对不能丢。”

    “这皇宫我不住,将这里修缮一下,然后开发成旅游景点,让所有的人都能够进来参观,门票钱能够维持皇宫的修缮就行了。”

    “这些木头房子,看上去宏伟浩大,其实还不如我的水泥房子呢。”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也别再给我找太监宫女了,从今以后,就没有太监这个职业了。”

    说着,朱慈烺便又离开了这座宏伟的皇宫。

    沈阳作为曾经的大清首都,自然是有很多闲置房屋的,六部全都安插进来之后,于谦听从朱慈烺的安排,又在六部中央找了个地方给朱慈烺建造了一个水泥房屋,摆设和金州的类似,不过小了一些,住起来也更加温馨,不至于空闲太多的房子。

    而大清朝的皇宫朱慈烺也就真的给弄成了旅游景点,由爱新觉罗福临负责修缮。

    这自然也吸引了不少在金州的商人跑过来参观游玩,从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本地的经济。

    另外,朱慈烺还在自己家旁边另外建造了一个楼房,门口上写着四个大字。

    大明内阁。

    作为大明中后期最重要的部门,内阁的办公地点,大部分时间都不怎么固定。

    到了嘉靖年间,这老小子不上朝,经常在西苑住着,后来内阁的人整天就往西苑跑,嘉靖死了之后,更多的时间是在文渊阁。

    所谓内阁虽然是权利中枢,但是很长时间确是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

    朱慈烺这次算是直接给了他们一个房子,这也算是后世国务院的雏形。

    为了方便,朱慈烺还在内阁和自己家留了一个小门,这下参政议政就方便多了。

    一大清早,朱慈烺便穿着常服来到了内阁的办公室。

    办公室依旧是一个会议桌,于谦、梁储、李贤几人已经在等待了。

    虽说辽东的权利历经更迭,但是核心还是于谦掌管着,梁储李贤等人的政务能力也十分出色。

    徐尚真、徐胜年等人虽然也很厉害,但是终究年纪还太小,年轻气盛,让他们身居高位,容易出麻烦。

    所以,虽然他们手握一方军政,但是内阁的事情,还是这些老骨头在撑着。

    “关羽他们回去了?”朱慈烺坐了下来随口说道。

    于谦开口道:“今天刚走,他们两个带的都是骑兵过来的,天还没亮就走了,我们都没来得及送。”

    因为陕西距离辽东很远,关羽和李自成这次也是第一次过来,他们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熟悉熟悉辽东的情况,顺带给陕西带去一些新的工业产品。

    因为运输困难,目前陕西还是农业为主。

    不过有番薯和土豆这两种东西,陕西就算是经常经历旱灾,目前也基本上能够维持正常生活了。

    很少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李自成是个土匪,但是草根出身的他,对老百姓是真的不错。

    再加上朱慈烺完全不收税,各种军饷办公经费,还经常补贴,这让陕西的民众也算是彻底解脱了。

    陕西各地一片欣欣向荣。

    这次他们过来,也搜集了不少新的简单的工业产品,打算也在陕西开展工业化。

    前两天二人找朱慈烺辞行的时候,朱慈烺还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不要着急,陕西底子薄,先吃饱喝足了再说,经济不着急。

    朱慈烺点了点头:“嗯,走了就走了吧,再过一两年就打通了,到时候也能常常见面。”

    随后他摊开了自己的笔记本说道:“好了,说说吧,搬过来之后感觉怎么样?”

    此话一出,众人全都笑了出来。

    李贤首先说道:“清净,太清净了,在金州出个门之后,吵的人脑袋嗡嗡的,这里真是安静,也没有那蒸汽机的动静了,真是舒服啊。”

    梁储等人脸上也满是笑意,显然这一点他们也是同意的。

    朱慈烺敲了敲桌子说道:“嗯,这样就好,不过别太得意,这沈阳咱们住不了多长时间。”

    “根据计划,最多再过三年,咱们便要南下,将陈矩老儿抓起来扒皮抽筋了。”

    “到时候,都城不出意外,应该还是北京。”

    “等全国政局稳定下来之后,会不会再迁都,我也说不准,所以还是好好享受享受你们这来之不易的清净吧。”

    此话一出,众人脸上都是笑意。

    随后,朱慈烺又一边敲着桌子一边说道:“这几天我也将诸位整理的文件全都看了一遍,我挑不出毛病来,只能给诸位道一句辛苦了。”

    “现在我回来了,下南洋这种事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干了,不过对于政务的处理我还是不如各位的。”

    “各个部门的事情,你们还是自己商量着来,我并不会过多插手。”

    “不过,大方向上我还是要说上两句的。”

    朱慈烺此话一出,众人全都拿出了新制作出来的铅笔开始准备记录。

    这些铅笔也是宋应星制作出来的,毕竟毛笔这种东西造价比较昂贵,而且书写的时候还要用墨,太麻烦。

    而铅笔也并非是用铅制作的,主要材料是石墨。

    先弄出来合适的木板,再切割、开槽、装填笔芯。再粘合。

    铅笔就制作出来了。

    这玩意方便实用,价格也十分低廉,除了正式场合之外,很多的官员平常也用这种铅笔记录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