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唐朝大丈夫 > 第126章 才华横溢
    洛阳,西城。

    西城外有一处小湖泊,平时来往的人较少,今日却人山人海,皆因四门学今日再次地开展诗会。

    叫卖的小贩、唱曲儿的小娘子、过往的僧人无不是想要来一观盛景。

    说是诗会,并未有多少名人高官参与,只有四门学学子、夫子以及一部分太学学子参与,官家不多,倒是官家手底下的人多的很。

    沈从一与一众夫子以及几名不知名的官员坐在湖边最角落,虽是角落,但几人身着鲜艳官服,极多学子都挤着往这边凑。

    “丈人,这……这些人真的可以吗?”沈从一见学子们击节而歌,欢欣鼓舞的模样,眉头紧皱,并未感到欣慰。

    于夫子没说话,转头看了眼杜薛。

    杜薛站起身来,念了段俗套的开场白,朗声道:“逐各赋诗,以叙中杯,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声音落定,学子们安静下来,一边唱小曲儿的拨动琴弦,悠悠琴声飘荡开来。

    杨凡苦着脸坐在另一边人最少的地方,身旁坐着妙仪与王玄策。

    “王野呢 ?”王玄策喝了口酒,疑惑道:“他跟你不是形影不离吗?”

    “他觉得没意思,我让他去给我到白云山抢位置去了。”杨凡耷拉着眼皮,一脸无奈,白云山去不成,还被于夫子派护院强行押过来参加诗会。

    造的什么孽,我又不会作诗!他呸了一声,倒在递上望着天空发楞。

    见无人应声,沈从一皱皱眉头,在场的就自己品级最高,也就不再含蓄,起身从腰间取下玉佩,“博头筹者,得此玉佩。”

    “我先来。”

    一名学子端起酒杯,率先站起身子,高声朗诵一首七律诗。

    “不错。”秦夫子听完笑着点点头,回头看向身旁的几名夫子与官员没说话,只好收起笑意。

    “好啊!好。”一阵欢呼声过后,张崇端着酒杯站起身来,笑眯眯的望向秦夫子,恭声说道:“学生有一诗。”

    接着,他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嘹亮的嗓音传遍正片场地。

    “妙啊……看来他就是头筹了。”

    “想多,还有燕子枫没说话呢。”

    伴着不绝于耳的赞叹声,张崇坐下身子,十分得意,这首诗可是他昨晚回去央求父亲找了十来个秀才夫子一起作的,为的就是今天能在几位高官面前露个脸。

    “很好。”一名五品官员点点头,跟着身旁的几名夫子小声念叨起来。

    于夫子面无表情,望着远处躺尸的杨凡,不由得皱起眉头,暗道:“这小子是不明世事还是根本无心参与?”

    一边的沈从一同样是心事重重,“莫不是误会丈人的意思了,这一届真的没有可用之人?”

    接连又站起来好几名学子,诗词庸俗,难等大雅之堂。

    冷场时,燕子枫站起身来,一首七言律诗震惊四座,周围的学子瞬间沸腾起来。

    “头筹,稳稳地。”

    “内定榜眼啊,你以为?”

    “依我看,燕子枫啊,这一次说不定会被那个身披绯红的官员收为门生。”

    一时间,每个人从讨论诗词变成谈论燕子枫的归属问题,多数人都认为燕子枫会被沈从一收为门生。

    怎么还不动?

    于夫子盯着杨凡,眼神焦灼,却又不能直接出言提醒。

    思来想去,他将目光定格在王玄策的身上,“王玄策,你赋诗一首。”

    “我?”

    王玄策此时正眯着眼跟杨凡一起盯着天空,闻言,他忙不迭站起身子,以天边云彩为题,眨眼间便作诗一首。

    速度真快,三秒真男人……杨凡躺在地上咧着嘴笑。

    “不错不错,太好了,不属于那燕家公子。”沈从一听罢连连点头,这是他从头至尾第一次点头表示认可。

    也许是他带了头,他身后的几名官员也跟着高盛赞叹起来。

    正在这时,王玄策瞥了眼身旁的杨凡,见他笑意盎然,以为他有更好的诗,低声问道:“杨兄,你有更好的么?”

    “没有啊,我又不会写诗。”杨凡拔下一根野草叼在嘴里,懒洋洋的回应。

    “你上次不是写给嫂嫂一首吗?”

    “我都快忘了,你记得你念,你就说你作的。”

    “好!”

    王玄策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下一刻,杨凡怔住,心里咯噔一下,暗道:完了,这小子一根筋。

    正当他要阻止王玄策时,王玄策洪亮浑厚的声音已经响起,“还有一首!曾经沧海难为水……半缘修道半缘君!”

    “好,太好了!简直是情场浪子。”

    声音落下,不光是沈从一,他身后的几名官员同时站起身来,惊叹的目光像是橄榄枝,正疯狂的投向王玄策。

    “快说说,什么时候作的?何人见证?”

    沈从一此时顾不得身旁坐着的老丈人,起身高声询问。

    瞧见这么多人望向自己,王玄策皱皱眉头,在杨凡错愕的眼神中一指杨凡,“回大人话,他给他娘子写的!”

    话音落下,杨凡僵直在原地,无数道目光像是一把把利剑刺向他,令他动弹不得。

    一边的妙仪则是撇撇嘴,小嘴一撅,随即又嘟囔道:“算了,反正我也看不懂。”

    “我就知道,不务正业!不学无术!”

    在所有人赞不绝口时,于夫子听到这句话,手中的酒杯狠狠的砸向面前,怒道:“烂泥扶不上墙。”

    “丈人,这就是……”

    见此一幕,沈从一顿时醒悟,明白让老丈人犹豫不决的人是谁。

    等到于夫子点头,沈从一眉头一皱,此人看似放荡不羁,莫不是外强中干?

    于是,他加了个心眼,令道:“那位学子,你再现场赋诗一首。”

    “我不……”

    杨凡想也没想,刚要拒绝,一旁的王玄策眼疾手快,一把捂住杨凡的嘴,惊恐道:“不会就是欺瞒朝廷官员,要被充军的!”

    卧槽,这不是要我的命?

    杨凡腿肚子一软,好在是坐在地上,不然非要摔个跟头,他向王玄策投个感谢的目光,这才撑着身子缓缓地站起来,清了清嗓子,紧张之余,脑海中那些曾经背过的诗词竟然忘的一干二净。

    “快说话啊,那人可是四品官员,还是金鱼袋,是皇上身边的人啊!”

    王玄策见他不说话,更是焦急,连连出声催促,

    可是越催促杨凡越是紧张,更想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