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唐朝大丈夫 > 第127章 贱皮子杨凡
    于夫子本就有些火气,见杨凡就是不张嘴,更是恼火,猛地站起身子,往前迈步与沈从一平肩喝道:“杨凡,今日不作诗,明日不必再来四门学。”

    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收场,张崇见到夫子生气,心中别提有多兴奋,兴致勃勃地看向杨凡 。

    “快说啊,杨兄。”

    “杨凡,你快作诗啊,夫子真的生气了,今天有官员,不能这样。”

    “是啊,不能惹了那些官员啊。”

    在杨凡身边的学子们此时也焦急起来,以为杨凡又在闹脾气,不住的劝杨凡。

    “喂,杨兄,快说话啊。”一旁的王玄策此时更加紧张,压低了嗓音不住提醒,“你不是写过给嫂嫂吗?你快想想嫂嫂啊!”

    杨凡身为当事人,剑拔弩张的气氛自然让他汗流满面。

    正在这时,一阵微风袭来,微凉的水滴打在杨凡的脸上。

    下雨了?

    突然,他眉头一皱,想起一首熟悉的诗词,慌乱瞬间消散,沉声背道:“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十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鸦雀无声。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只是这学子怎么满嘴都是情爱女子?”沈从一闻言喜不自胜,连连拍手。

    身后那些眼红的官员自知此人与自己无缘,一改话头,冲着沈从一道喜。

    “杨兄真是深藏不漏啊,太好了,我以后讨老婆,我要把这首诗记下来跟她说。”

    “人说的是离愁,你跟你老婆打算分别吗?杨兄是与他娘子分别好久了。”

    “我就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王玄策能天天跟着杨凡,说明他肯定肚子里有东西。”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中时,于夫子微微颔首以示赞赏,下一刻,他见沈从一要跟自己行李道谢,他冷哼一声,不屑道:“胡言乱语,不成大器。”

    接着,他甩袖离去。

    对此,沈从一只是轻笑不语,文才够了,下一次要审视的就是眼界。

    一场诗会,随着于夫子与沈从一等人离去算作结束。

    杨凡回四门学的路上,过往的学子们都在对杨凡贺喜,杨凡也笑眯眯的回礼。

    等回到房间,杨凡长舒一口气,喃喃道:“果然啊,别人的东西不好拿。”

    “拿什么?”妙仪面露疑惑,挑眉瞪眼,傻乎乎的问道。

    “拿吃的行么?”杨凡笑着抬手拍拍她的脑袋,问道:“是不是少爷没给你写诗,你有些不开心?”

    “没有哇,我又看不懂,少爷对我足够好了。”

    妙仪抿着嘴笑起来,红润的薄唇伴着她的话语跳动,一口银牙若隐若现,看的杨凡如痴如醉。

    “不要动。”杨凡伸出手将她的脸捧住,后者立马僵直身子一动不动,这几天杨凡捧了她的脸好几次,她也习惯了。

    仔细盯着妙仪的小脸看了好久,杨凡坏笑道:“少爷我今天吃了你。”

    温情的时候总有人打扰,王玄策也总是那个打断杨凡的人。

    “你们两个够了吗?”王玄策坐在桌前,望着两人在自己面前秀来秀去,生无可恋的叹了口气,嘟囔道:“什么时候书香能来啊。”

    杨凡毫不留情的泼凉水:“来了她也不会让你捧着脸。”

    “那是妙仪的脸大。”

    话音刚落,妙仪粉嫩的拳头砸了过去,王玄策故作恐慌,想要咧着嘴配合着叫喊一声疼,下一刻,他差点儿哭出来,小小的拳头带着巨大的力道砸在身上,好像被牛顶了一样,剧痛难忍。

    “你就是杨凡?”

    正在这时,门口闪出一个身影,正是沈从一。

    见杨凡木讷的点点头,沈从一微微颔首以示回应,缓步走进房间内。

    王玄策非常懂事拉着妙仪推开身子,让出座位。

    “今日的诗词全是女子情爱,你甘心如此?”沈从一开门见山地问道:“入我门下,你可愿意?”

    “你就是于夫子的女婿?”杨凡没有回答,反问一句。

    看你这吊样就知道你是……杨凡心里吐槽着,脸上却写满了疑惑。

    等到沈从一面色阴沉的点头回应,杨凡这才恭敬地行礼答道:“学生如今尚在求学。”

    不愿意?

    沈从一面色一滞,想到杨凡可能是不了解自己的身份,便轻咳一声,说道:“本官身披正四品绯红,常年伴读太子身旁,官居太子左庶子,门生极少。”

    言外之意就是跟着我日后前途无量,你小子还不快快答应。

    杨凡面不改色,依旧恭敬地回应:“学生学识尚浅,不敢惊扰大人。”

    沈从一眉头紧皱,斜瞥一眼杨凡,语气冰冷:“不知好歹。”

    说罢,起身离去。

    ……

    四门学,东房书房内。

    于夫子刚拿起一本书,就见到沈从一面色阴沉的走进门来。

    看他的模样就知道在杨凡那里吃瘪,哑然失笑:“贤婿可是因杨凡恼怒?”

    “正是。”沈从一坐在凳子上,拿起茶杯又放下,心有不甘道:“那杨凡是何方人士,竟然如此目中无人。”

    “弘农杨家,最后一子。”

    于夫子说罢,沈从一不再言语。

    “此子文才不错,气度见识如何?”沉默片刻,沈从一不愿放弃,追问道:“是否有其他官员已经将其收为门生?”

    “全才。”于夫子稍加思索,回应两个字,接着,于夫子便讲起与杨凡初次见面的情形,直至后面杨凡在学院内广为流传的一些事迹。

    “才十八岁就想着归隐山林?”

    “那陈丰当真赔了钱?”

    “燕家公子前段时间就是在他手里吃了败仗?”

    ……

    听完所有事情,沈从一对杨凡是赞不绝口,不住的嘟囔自己一定要将其收为门生。

    话虽如此,可他想不到任何能够让杨凡答应的条件,沉默许久,他突然抬头看向于夫子,恭声问道:“丈人,杨凡是因其婶娘的一句话,才甘愿来四门学求学的?”

    “听说是如此。”

    于夫子也只是听人谈及过,并未得到准确的证实。

    “好,我这就去会会他婶娘。”沈从一当即站起身子,“若是能说服他婶娘,那就好办了。”

    “此子皮糙肉厚,不打不成器,是块宝玉,却需要雕琢,你可要想好。”

    见沈从一决心已定,于夫子还是忍不住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