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唐朝大丈夫 > 第343章 靠山
    洛阳,燕家。

    东侧小院。

    “这不就是让我去查案吗?”

    杨凡听完张鑫的话,当即大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愿。

    差别的事情还则罢了,这可是拉下崔家的金叶子一案,不是许大勒索自己这种小事。

    张鑫一脸无奈,“杨少爷,此事怨不得老爷……”

    他将崔元锦拿出崔武义的腰牌,以及各种不可拒绝的礼品事情讲了一遍。

    崔家有多大能耐,杨凡心里很清楚。

    只是没想到崔元锦这么快就拿出了官场里的人来压制钱江。

    “看来金叶子一案不止是崔家有关系,后面还有更难缠的人啊。”

    杨凡长吁短叹,事已至此,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唯一一点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自己就是一介草民,哪儿有能够查案的身份。

    但凡钱江能够给自己个身份,自己也能好好地顺着下面查下去。

    送走了张鑫,杨凡坐在院中闷闷不乐。

    不多时,燕如玉迈着轻巧的小步子来到杨凡身后,突然一拍他的肩头,“想什么呢!”

    杨凡没做声。

    “怎么一直这么不开心?”

    燕如玉见他拉着脸,也不坐着,蹲在他身旁小声询问。

    这几天女刺客一直养在燕家,燕家虽然在势力方面二流家族都算不上,但有燕如玉这样的医家圣手亲传弟子、燕子枫这种内定榜眼的学子,自然是有不少人愿意来他家卖命。

    来刺探女刺客是否还活着的探子几次都被他们有惊无险的躲过去。

    忽然,杨凡感觉到两点微亮在鬓角传来,转头看去,只见燕如玉红着小脸轻柔的为他按捏。

    这一幕,莫说是杨凡,就连燕子枫都想象不到。

    燕如玉抿抿红唇,满不在乎的说道:“我就是怕你死在这儿了!”

    “我没事。”

    杨凡被她傲娇的模样也逗笑了 ,轻笑着拨开她的手,突然话锋一转,问道:“我之前听说燕家不是有很多的……帮手吗?”

    “你想得太多了,燕家也是这段时间好起来的,若真是外面传的那样,子枫还需要出去读书吗?”

    燕如玉鼓着脸轻声嘟囔,“若是有啊,估计他们只是觉得我师傅什么事情都会帮我。”

    “可我师傅确实什么都会帮我。”

    说到这里,她的俏脸上浮现出一团幸福。

    虽然司徒徽脑子现在出了问题,但对她确实是视如己出一般。

    凉风吹拂,燕如玉不知道心里想着什么,眺望远处漂浮的一团白云,默默地伸手按在杨凡的额角,轻柔的揉捏。

    杨凡也是罕见的没有拒绝,顺着她的目光往远处看去。

    ……

    长安,皇城。

    立政殿。

    李二翻看手中的几本奏折,自得其乐。

    身为天子,最想见到的便是政治昌明,天下百姓吃饱穿暖,生活自在。

    “当真是盛世。”

    其后卧坐的长孙皇后声音酥甜,轻轻的按捏他的肩头。

    “若是如此,那边好了,只是那些士族士家……唉,表面看得风平浪静,暗地里波涛汹涌。”

    李二长叹一声,伸手拉过长孙皇后,让她坐在自己身旁。

    对于长孙家,他倒不认为现在是大家族,更何况辅机是自己从小到大的兄弟,长孙皇后与自己更是恩爱如初。

    相比之下,那些隐藏于朝堂之中的才算得上是一流士族,如果不想办法扳倒他们,寒门弟子便没有往上爬的可能。

    纵使天下有多少奇才,也到不了他的眼前来。

    “想来,那杨凡到底算是大家门第,还是寒门子弟?”

    李二忽然从桌上摸出那本记载着杨凡小半生的册子,交给长孙皇后。

    后者接过后便放回桌上,闷声闷气道:“陛下想要做什么便去做,何苦为难妾身?”

    语气中颇有一股埋怨的意味,李二也讪讪的笑了笑,眼底闪过一抹释怀。

    仅此一个小动作,已经完全表明了皇后的立场。

    长孙皇后冰雪聪明,母仪天下,自然知道圣上的心病便是那些士家,可她偏偏又是大家族出身,于情于理都应当站在圣上的对立面。

    可她选择了视而不见,默默地站在中立位置。

    “梓潼,苦了你了。”

    李二柔声说着,将她搂入怀中。

    仅仅是靠了一会儿,长孙皇后便坐直身子,正颜道:“陛下日理万机,可杨妃那边,陛下也不能忘了。”

    李二没有应声,只长叹一口气。

    他倒是劝过皇后自私一些,不要总想着让自己非要雨露均沾,可她只说是坐了这个位置,便应该为后宫嫔妃考虑。

    见圣上不应声,皇后心里明白,可她该说的总还是要说,尽可能的嗲声嗲气的靠在圣上肩头,“陛下,女人总归是……”

    “太子殿下求见。”

    余音未落,殿外忽传小黄门高声通报。

    李承乾此去江南,没有几天便回来了,李世民也没多问,只让房玄龄几人接二连三的过去找他谈话。

    房玄龄几人也都说此去之后,太子殿下对百姓的有了颇多的了解。

    伴着李二的应允,李承乾由殿外行礼,低头进入殿内。

    “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

    “讲 。”

    李二龙眉微蹙,能让李承乾想不通的事情,从来都不是小事。

    记得李承乾第一次来找自己问的问题便是关于征战沙场的排兵布阵,吓得他连夜招来太子右庶子,好生训斥一顿,以为太子右庶子教了什么荒唐话。

    李承乾抿了抿嘴唇,忽然撩袍跪在地上,朗声道:“杨凡此人才思敏捷,如今朝中也是用人之际,何不……”

    “住嘴!”

    话音未落,李二龙眉倒竖,凤眼生威,低喝一声。

    龙颜大怒,殿外守着的小黄门吓得当即跪在地上,身如筛糠。

    “陛下果真是因为公主殿下一事对杨凡恨之入骨。”

    小黄门表情惶恐,心中却不断庆幸。

    李承乾不明所以,浓眉紧锁,不卑不亢,“父皇,儿臣此行归来,见了公主,公主所说杨庄一事,确有其事,百姓如今虽得吃穿,可目不识丁……”

    他也不是傻子,心知父皇不会因为这件事情一直恼怒,必定是另有所想,便话锋一转,讲起自己在江南一带与百姓们交流时的心得。

    两人闲聊许久,长孙皇后在一旁听得一直点头。

    常处深宫之中,只一次外出便能经历如此之多的事情,身为皇后,她倍感欣慰,可身为母亲,她又心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