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驸马爷 > 第133章 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次辅,徐光启府邸。

    这是孙钤重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徐光启本人。

    此时的徐光启,已是暮年老者,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走起路来一边需要拄着拐杖,一边需要下人搀扶,完全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

    即便是这样,也不影响孙钤对他的尊重。

    后世之人都说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在孙钤看来,眼前这位雪鬓霜鬟的老者,才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早在万历年间,徐光启就拜西方传教士为师,学习西方天文、历法、数学以及水利等科学,后又在农学、军事方面颇有研究,尤其是在火炮的制造上面,徐光启特别在行。

    无论是在万历朝,还是崇祯朝,徐光启都不断上疏朝廷,希望可以引进西方火炮制造技术,提升大明的军事力量。

    奈何,大明晚期国库一直空虚,他的上疏只能当做一个建议。

    可不管怎样,徐光启从西方那里学到的先进科技,都用于当时的大明,尤其他的《火攻要略》《制火药法》在军事有着很强的实际性,由他领衔编译的《崇祯历书》在东方的天文史上更具划时代的意义。

    这比林则徐看世界,早了两百多年。

    孙钤今日到访,就是为了请徐光启出山,帮他制造最新的大炮。

    而,之所以是出山,原因很简单,徐光启虽然是次辅,但已进入暮年,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加之温体仁把持朝政,徐光启在内阁根本没有话语权。

    徐光启也知自己没多少年头,索性不跟温体仁争权夺势,低起头来研究西方科学,此时此刻,他就正在和他人一起编译《崇祯历书》。

    “驸马忽然光临寒舍,不知找老夫为了何事啊?”徐光启上了岁数,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显得很缓慢。

    孙钤也不着急,反而拿出晚辈姿态,起身作揖道:“阁老,晚辈打算办个军工厂,想请你做厂长。”

    “厂长?此来何物?”大明时期,还没有厂长一词,徐光启不知道也很正常。

    孙钤耐心的解释道:“就是军工厂的一把手,类似于兵仗局的掌厂太监……呸呸,晚辈说错话了,阁老一世英名,岂能跟太监相比。”

    这话一出,身后的鲁四总觉得他在骂自己。

    孙钤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身后就有一个太监啊,连忙改口,“不,晚辈的意思是太监跟阁老不一样。”

    鲁四:“……”

    太监能跟阁老一样嘛,太监缺了个长处啊。

    孙钤又觉得说错了,再次解释,“呸呸,瞧晚辈这张臭嘴,晚辈的意思是太监不能跟阁老相比。”

    咦,还是不对。

    搞错了,再来,“晚辈是说阁老不能跟太监相比。”

    丫的,还是不对。

    “晚辈……”

    “好啦好啦,老夫懂你意思了,别解释了,越解释越乱。”徐光启露出慈眉善目的笑容,缓缓的抬手说道。

    孙钤尴尬一笑,转过头看着鲁四,只见鲁四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还带着微笑,也不知道他是在郁闷还是在发怒。

    不管了,老子不解释了。

    越想解释越说错话。

    孙钤整理了下思路,继续对徐光启道:“阁老,皇上已给新军营取名叫天威军,如今天威军缺少火器装备,晚辈想请阁老帮忙制造新式火炮。”

    徐光启缓缓的点头,一副从容不迫的模样,开口道:“据老夫所知,驸马不是会制造火器嘛?驸马制造的滑膛燧发枪,要比火绳枪厉害许多,为何还要找老夫制造火器?”

    孙钤是可以制造新式火器,奈何他现在有心无力,天威军的士卒需要他训练,军饷还要他解决,物资、后勤、装备他都要负责,实在是忙不过来啊。

    思来想去,孙钤决定还是分工分权,最好是公司化运营,如此才能不乱。

    目前,预算还跟得上,孙钤便打算先从军工入手,毕竟他所打造的可是一支近代军队,少了近代火器可不行。

    “阁老有所不知,晚辈现在又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又是天威军参将,负责的事务实在太多,晚辈真心忙不过来,加之阁老在火器方面很有研究,晚辈也有一些心得,想跟阁老一起发明一些新式火器。”

    孙钤语气很慢,声音略有些大,他担心徐光启听不清,故意为之。

    半晌,徐光启给出反应,“原来如此,驸马既然需要火器,为何不找兵部、工部或者内监呢?何必另立部门,这不是舍近求远嘛。”

    大明的官方兵器厂主要有三个:内监的兵仗局,工部的军器局,兵部的武库司。

    从理论上讲,孙钤需要火器那话,给这三个部门申请即可。

    但孙钤信不过这三个部门,当初他在诏狱制造燧发枪时,就被工部摆了一道,差点还被王文海诬陷,这是一个坎,孙钤很难翻过去。

    另外,制造近代火器可是机密,孙钤可不想制造技术被不法之人偷学过去,再说,这可是他活命的本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三个部门偷工减料,贪污腐败,制造出来的火器,有一半都不合格,很多火炮和鸟铳都要炸膛。

    孙钤可不想自己的士兵,因炸膛而为国捐躯。

    这种死法,也太憋屈了。

    “阁老,您是前辈,您过的桥比晚辈走的路还长,您吃过的盐比晚辈吃过的饭还多,晚辈为啥不找兵部、工部和内监,相信阁老心中明白。”

    孙钤没明说,毕竟身后站着个鲁四,虽然鲁四是王承恩的心腹,但也不得不防。

    徐光启呵呵一笑,盯着孙钤道:“外人都说你小子是个憨货,可老夫看来,你比谁都贼。”

    “嘿嘿。”孙钤抓着后脑勺,憨笑一声。

    徐光启缓了口气,背靠在椅子上,继续道:“你也看到了,老夫如今这状态,除了等死什么也干不了,老夫不想把毕生所学留在棺材中,为此,一直在潜心著作,朝堂的事老夫都没管了。”

    孙钤听出来了,徐光启是在拒绝自己。

    “阁老,晚辈不需要您动手,您只需要动动嘴皮就行。”孙钤努力劝说。

    徐光启还是摇着头,“驸马,不是老夫不愿帮你,老夫真的老了,动不了了,不瞒你说,老夫已打算给皇上辞呈,从此以后一心一心的搞著作,其余是老夫真没有那个精力参与了。”

    短短一番话,道尽一位老者的悲凉,也道尽一位老者的志向。

    此时此刻的徐光启,已进入生命的倒计时,他所愿的就是给后世之人留些有用的东西,其余事他真没那个精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