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驸马爷 > 第134章 壮士暮年
    面对徐光启的拒绝,孙钤并没有发怒,反而他很理解,老年人的精力不能给年轻人相比,何况徐光启纵横官场数十年,早已看透官场的蝇营狗苟。

    于其继续在官场上混,还不如辞官回家,潜心研究著作,这对于他对于后人都是一件好事。

    只是,就这样放弃了,军工厂怎么办?

    孙钤左右为难,他需要制造近代火器,放眼整个京师也只有徐光启了解西方的火气。

    若让徐光启告老还乡,军工厂就无人可用。

    “阁老,要不你再考虑考虑?”左思右想,孙钤还是决定再试一试,若徐光启再拒绝,他不再勉强,大不了自己辛苦一点,训练场和军工厂来回跑。

    徐光启缓慢的摇着脑袋,道:“老夫心意已决,还请驸马不要强人所难。”

    得,徐光启都把话说到这份上,孙钤再劝说就属于不敬了。

    “唉,真是可惜了,若晚辈再早些年遇到阁老,或许就不是如今这个样子。”孙钤长叹一声,感慨道。

    以徐光启对西方火器的了解,加之自己的现代学识,一定可以制造出新式火器,到时候什么建虏什么流寇,统统滚蛋!

    偏偏自己重生大明时,徐光启已是壮士暮年。

    “驸马不必惋惜,老夫虽然老了,但人情还在,老夫可以给驸马推荐几个人,或许他们可以帮上驸马。”徐光启缓缓开口。

    孙钤喜出望外,还真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忙问:“阁老要给晚辈推荐何人?”

    “孙元化,王徵,薄珏,这三位都跟老夫相识,也热衷于西方事物,且能力不在老夫之下,有他们在驸马不愁军工厂无人可用。”徐光启缓缓道来。

    只是他话音刚落,孙钤就激动不已的问:“阁老,您能否帮晚辈,把他们招募过来?”

    孙钤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的眼里只有徐光启,却忘了孙元化三人,也是大明时期赫赫有名的科学家。

    唉,没办法,谁让徐光启的名气太大,把这三人的光辉掩盖过去了呢。

    当徐光启说起三人的名字时,孙钤才在脑海中,寻找到三人的信息。

    孙元化不仅擅长搞大炮,还精通葡萄牙语,还曾上过葡萄牙的火炮培训班,为此他制造出来的大炮很是先进,若有他的加盟,制造近代大炮就不是梦。

    历史上,孙元化凭他的发明实力,本可以有番作为,奈何被两个狗汉奸害死,那两个狗汉奸就是著名的满清走狗,孔有德、耿仲明。

    一个被满清封为定南王,一个被满清封为靖南王。

    这两人曾是皮岛总兵毛文龙的部下,崇祯二年时,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两人就投靠到孙元化账下。

    孙元化不知两人底细,竟把火药之术教给两人,后来两人发动兵变害死孙元化,又带着大量大炮和火药之术投靠满清,自此建虏也有了重火器。

    害得大明面对满清的铁骑,更加吃力。

    细细算来,这两个狗汉奸是崇祯六年投降了建虏,也就说现在除之,还能免去重大隐患。

    当即,孙钤心中已有了杀意。

    至于王徵和薄珏也是大才,更是有名的忠义之士。

    王徵此人不仅善于机械制造,还通晓兵法,可以这么形容:上马能指挥千军万马,下马能发明制造,大明时期的第一辆自行车,就是他制造出来,只不过由于操作太难,他的自行车并未普及。

    明亡之后,他不愿屈服在建虏的铁骑下,选择了绝食而死。

    薄珏更是第一个在华夏制造出望远镜的人,并把望远镜用于火炮实战,这在当时堪称第一人,在军事上他还发明出地雷、地弩,实属难得的人才。

    明亡之后,他也不愿屈服在建虏的铁骑下,就隐居在嘉兴一带,后因贫困而死。

    通俗的说,就是穷死。

    堂堂一位大发明家,竟然被穷死,简直是可悲!可叹!

    孙钤已然下定决心,自己绝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这三位大科学家,必须闪耀在历史的舞台上,最后是带着荣耀、掌声、功勋长辞于世。

    为此,孙钤很在乎三人的态度,若三人对他态度良好,那一切都好办,若三人不喜好跟他为伍,孙钤就需要废些脑细胞。

    徐光启见孙钤激动的模样,笑了笑,才缓缓道:“驸马不必担心,这三位跟老夫关系不一般,只要老夫书信一封,相信他们会到驸马账下做事。”

    “那就好,那就好,晚辈就先谢过阁老了。”孙钤急忙作揖道。

    徐光启接着道:“驸马不必客气,老夫这就写信给他们。”

    话音落下,徐光启叫下人准备笔墨纸砚,由于他年岁已高,已拿不动笔,就自己口述下人抒写。

    完毕,下人把书信整理好,递给了孙钤。

    孙钤拿着三封书信,内心又激动又沉重,激动的是军工厂有三位大科学家的加入,必然是顺风顺水;沉重的是这三位都是大明的人才,可在历史上都没得到善终,实在是可悲。

    “多谢阁老,既然如此,晚辈就先告辞了。”孙钤起身拱手,既然正事聊完,就不便在打扰。

    徐光启点点头,本想站起来,奈何很吃力,孙钤索性上前帮着搀扶,“驸马,老夫就不送你了,希望天威军可以铲平流寇,击败建虏。”

    “一定一定。”孙钤回了一句,随后带着鲁四离开。

    “驸马爷,这回我们可以回香山?”除了徐府,鲁四终于开口。

    孙钤却摇着头,既然回城了,就要把该做的事都做了,“我们去锦衣卫。”

    “去锦衣卫干嘛?”鲁四很不解。

    孙钤没有解释,反而纵马而去,鲁四只能跟上去。

    很快到了锦衣卫,骆养性得知孙钤来了,第一个出门迎接。

    孙钤也不废话,把三封信给骆养性,要他立即派人去请孙元化、王徵、薄珏三人,并叮嘱一定要加派人手保护,另外,再把孔有德和耿仲明一起带到京师。

    骆养性见孙钤一脸正色,便知三封书信很重要,就派高文采亲自去送信。

    处理完书信一事,就该说说马匹的事情。

    上次新买的战马,还没握热乎呢,就被左良玉弄折了,可把孙钤心疼的。

    “老哥,马匹现在涨到什么价位了啊?”孙钤问。

    骆养性道:“经过一番操作,马匹已涨到一百八十两一匹了,足足翻了两倍还多。”

    才一百八十两?

    这也太便宜了吧。

    孙钤眉头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