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我吸取了万物魂魄 > 第122章 楚昭寻大骂王朗
    楚汉听见了此人的名字,实在大受震动!

    王允?

    那不就是使出连环计,以计谋杀了董卓的王允?

    那不就是一腔爱国之心,最终死得其所的王允?

    那不就是家中养着貂蝉的王……算了,这条划掉。

    总之王允先生的大名,楚汉还是如雷贯耳的!

    “小子见过王大人!”楚汉躬身一拜,不确定何皇后所指的人是不是他,便试探道:“王大人,这尚书台,为何如此萧索了?”

    提起这事儿王允就来气,瞪着眼睛道:“这帮没骨气的,奏折不先递交给我这个侍御史,反而先给那些宦官过目,不中意的便抹掉,如何不萧索?”

    那群人听了,只是低头读书,不理会王允。

    楚汉见王允怒气冲冲的模样,心想:“他嫉恶如仇,就算不是何皇后指引我要见的人,也可先示好,或许志同道合,诛宦之事,徐徐图之!”

    他决心听从何皇后的建议,贪!

    能收买的,不吝价钱!

    “原来如此,”楚汉拉长了音,似乎对王允所言颇有感悟,向前走了两步,感慨道: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遍地之间,禽兽食禄!”

    王允听了眼前一亮,抓住楚汉的手,道:“我只听说楚昭寻英勇为天下冠,没想到更是文采斐然!妙极!妙极!”

    那群低头读书的家伙,本来也是各地学子中的佼佼者,否则何以走进尚书台?

    听了楚汉随口念出的四言诗,尽管知道是骂自己的,也不由得暗暗赞叹。

    王允越想越是对脾气,干脆和楚汉勾肩搭背起来:“昭寻啊,你原本来到此处,我是不以为然的,心想陛下听了张让的建议,让一个武将来行使尚书台的条令,实在滑稽。但今日一见,我王子师羞愧有加,虚长年岁啊!”

    “王大人过谦了。”楚汉面上谦逊有礼,心中实在得意:“这诸葛亮骂王朗的全文我都听得滚瓜烂熟了,没想到随便引用几句,就把王子师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就知道你们这些文人好这一口儿!”

    王允来到此处,本意是继续鞭策一番众人,最好苦口婆心地再策反几人,没想到与楚汉一见如故,便要拉着他向门外走去,打几斤酒痛饮一番!

    楚汉苦笑不已,自己这尚书侍郎还没上任,就和侍御史王子师混熟了,也不知是喜是忧。

    “楚大人,”王允兴高采烈道:“光是你我,还是不够热闹,你有这一手针砭时弊的好文章,我现在就把你介绍给杨大人,他最是中意你这样文武双全的后辈,日后必将提携!”

    “杨大人?”楚汉懵懂道。

    “杨大人!杨赐!杨特进!”王允看着楚汉一脸不解,连珠炮般地指示。

    “哦~”楚汉这才想起来,原来是直言不讳,从三公之位拉下来,又以特进的身份重新回到朝廷的杨赐!

    说起这特进,在上朝时只是位于三公之下,但其意义,乃是灵帝亲自批准的大官,便是三公也要忌惮的!

    想来那杨赐也必然是党人的中流砥柱,楚汉便点了点头,和王允一道向杨府走去。

    二人一路上谈谈说说,王允每每问及楚汉关于朝廷的看法,楚汉自然出言不讳,以他现代人的思维,本就比这些古代土著少了许多敬畏之心,又知道今后历史的走向,所说皆为大胆之徒的狂言。

    王允暗暗称奇,又因二人走在洛都的街道之上,毕竟有些胆怯,但见楚汉对答如流,脸色一如往常,又不禁暗赞道:“如此少年,才是大汉曙光所在!”

    对楚汉又敬重了几分。

    来到杨府门前,只见屋舍俨然,并无奢华之物,一看就是忠臣良将的模样。

    而内有喧哗之声,王允听了一会儿,便笑道:“杨公自己也在饮酒,我们来得正是时候!”

    楚汉则面有忧色,道:“王大人,若是其中有什么狐朋狗友……”

    王允瞪眼睛道:“你这少年怎么妄自揣测?杨公怎会有狐朋狗友?”

    “那是你王子师看不出来罢了。”楚汉腹诽道:“杨赐还为张济求过封赏,你看张济后来都做了什么?把陈留、颍川都劫掠得干干净净!”

    总之,王允怀着对杨赐的尊敬,叩响了大门:“杨公!杨公!王子师带着一位小朋友来看你啦!”

    门内又是一片喧哗之声,似乎对王允的到来很是高兴,而大门打开,映入眼帘的却是楚汉颇为熟悉的面孔。

    那人看见楚汉,也是一怔,笑道:“楚大人,我们竟然在此处见面了。”

    楚汉连忙拱手道:“不意在此见到刘大人,小子来得唐突了!”

    那开门的,正是文饶公刘宽!

    此人乃是大汉三公之首,在朝堂上也曾经善意提醒过楚汉的,令后者颇为感激。

    刘宽虽然位置尊贵,又年长于楚汉数倍,却是一点架子都没有,携着楚汉的手便向内走去,倒把王子师冷落了!

    “杨公!”刘宽笑道:“这位小朋友,可是不简单呐!”

    楚汉谦逊称谢,一抬头,便看见了一张国字脸。

    须发皆白,不怒自威,他便是杨宽?

    “小子见过杨公。”楚汉连忙拱手,今天见了这样许多大佬,腰都累酸了。

    杨赐果然刚直,楚汉向他拜倒,理都不理,而是拿来一壶酒。

    楚汉愕然道:“杨公是要小子喝么?”

    “喝了,再说话!”杨赐面色不变。

    楚汉不明就里,一旁的刘宽也是酒中君子,便笑道:“楚大人,我劝你还是痛快喝了吧,杨公自有他的道理——若是醉酒后把持清明者,才可以谈论一些事!”

    楚汉哑然失笑:“杨公是来考教我的酒品来了!”

    身后的王允倒是自觉得紧,先是将自己带来的酒摆在桌上,然后拿起一个大碗咕嘟咕嘟地饮尽,这才一身酒气地怂恿楚汉:“昭寻,快喝!喝!”

    这就是国之栋梁?

    楚汉感到了价值观的崩塌。

    可是蜥蜴之力的加持下,楚汉分解酒精的速度快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他是喝不醉的!

    于是也不扭捏,不理会刘宽递过来的酒碗,在众人愕然的眼神中,举起酒壶就咕嘟咕嘟地灌了一气!

    刘宽眼睛都看直了:“哎哎……你少喝点……不是,今天酒不够!”

    喀嚓!

    楚汉将酒壶摔在地上,抹了一把脸,笑道:“刘公,酒若是不够,又何必将楚昭寻引入门中呢?”

    “引狼入室,引狼入室……”刘宽蹲在地上拾起那些碎块,“这都是上好的饶州窑,你这败家的小鬼……”

    杨赐盯着楚汉的眼睛看了一会儿,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道:“楚将军剧饮之下,仍是目光清明,可堪大材!请进!”

    于是众人走进内室,楚汉只见桌上摆放的饭菜都是一般,只是酒好。

    看来魏晋时期,名士嗜酒如命的风范,在东汉早已埋下种子。

    待众人坐定,杨赐朗声道:“楚将军……”

    “杨公唤我昭寻即可!”

    “那么昭寻……”杨赐扬眉道:“你今日入此门中,乃是占了刘公、王子师二人引荐的便宜,而老夫虽然听得你诸多奇闻,但说到底,和张让搅在一处,总是令老夫心有余悸……”

    “不如你且说说,自己究竟如何想的?”

    楚汉猝不及防,这才刚进门,就要掏心窝子了?

    “杨公!”王子师笑得没心没肺,兴许是喝了酒的缘故,“方才楚昭寻随口吟诗,就将在下迷得神魂颠倒,愚弟以为,做出那样的句子的人物,绝不是奸恶之辈!”

    “噢?”刘宽也来了兴趣,“楚昭寻,你还会作诗?快快说与老夫听!”

    杨赐虽然不言不语,但一双眼睛也盯紧了楚汉。

    楚汉被这三个老夫折磨得晕头转向,索性心一横,道:“王大人,那几句四言诗后面还有些骈文,你要听吗?”

    “要!当然要!”王允说着,给刘宽和杨赐都斟了一杯酒,道:“二位大人,听那几句话,必须浮一大白!”

    眼见众人的胃口被吊得这样高,楚汉也不推辞了,便背起节选的《诸葛亮大骂王朗》来。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遍地之间,禽兽食禄;致使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

    霎时间,杨赐等人便拍案叫好,杨赐身后一个三四十岁的人激动上前,握住楚汉的手:

    “兄台,妙啊!妙啊!我王朗从来没有听过如此脍炙人口的批语!”

    楚汉先是谦逊回礼,忽然全身石化了。

    “兄台……”楚汉干笑道:“请教你的大名?”

    那人激动得手舞足蹈,便要找纸笔记录下来,忙不迭的回头道:

    “在下王朗,王景兴是也!”

    楚汉顿时呆住了,良久才大笑握住王朗的手,恭维道:

    “王大哥,这天下谁人称赞,都不及你权威!”

    楚汉这句称赞实在太重,王朗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道:“在下只是杨公的不成器的弟子,哪里担得起楚贤弟如此称赞?”

    “担得起!担得起!”楚汉大笑着,心中却道:

    “你拿命换的嘛……”

    “楚昭寻!”杨赐拍案而起,道:“既然如此,我且问你,寄居张让之下,岂非另有所图?”

    楚汉便收敛了笑容,躬身道:“锄奸证道,乃是大义,不是图谋!”

    “好!”

    杨赐说着,转身走入内室,拿出一摞书信来。

    在楚汉的惊愕目光中,杨赐淡然道:

    “这是诸位常侍作恶的罪证,以及满朝文武上奏却被退回的奏折!”

    楚汉抬头,看见杨赐的国字脸,微微颤抖。

    “这些证据,老夫搜集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