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我吸取了万物魂魄 > 第123章 最后良心
    楚汉如今才懂得什么叫大汉良臣!

    他稀里糊涂得到的师父卢植,虽然忠肝义胆,但性格所然,终究只适合生活在盛世,且要遇到明君。

    而当此乱世,他既不愿委身与其他权贵相交以积蓄实力,又不愿昧了自己的良心,和那些奸人同流合污,于是便成了这样一个别扭的所在,甭管忠臣奸臣,似乎都不怎么喜欢他!

    卢植一生颠沛流离,可调来调去,也都是一些救火太守的差事,甚至若不是楚汉改变了历史,已经被诬陷下狱了!

    而眼前的刘宽呢,自然聪明极了,懂得明哲保身,不与那些宦官撕破脸,可也不过分亲近党人,谁上了酒桌,都能和他喝一壶,划两拳。

    但听说,此人常常醉酒后大哭,颇有些穷途末路的感慨,总是忠君爱国的,只是消极避世,借酒浇愁。

    皇甫嵩更不用提了,征战四方,但始终渗透不进中央,若不是楚汉为了保全自己的冀州牧,误打误撞引荐皇甫嵩当了冠军侯,他这一生啊,都不知道何时才能入洛。

    杨赐却不同。

    说来杨氏乃是除了袁氏之外声名最盛,天下士族的第二把交椅了!

    可宦官们独独干不掉他,为什么?

    一句话,知进退!

    该隐忍隐忍,该雷霆大怒,便是当朝与灵帝争辩,绝不退缩!

    眼前这些奏折,不就是最好的佐证么?

    若是他的孙子杨修,有他一半识大体,也不至于被曹操杀了!

    楚汉俯身拆看那些奏折,一旁的王允更是激动,不顾擦拭口水,便将头伸过去,引得杨赐一阵嫌恶。

    “王子师!”他抬起王允的脖颈道:“不用找了,你当年弹劾张让的文书,我也拓印了一份!”

    “杨公!”

    王允当即涕泗横流,抓住了杨赐的裤腿,感恩道:“王允一生,便只做了那样一件大事,偏偏天不助我,陛下信任张让,我反受其害,若不是杨公,我日后也要酗酒度日,而眼前却有了一线光明!”

    杨赐虽然仍觉得王允邋遢,但不再躲避,而是肃然道:“子师,这样一点打击算得了什么?你不曾见桥公桥玄,一生大起大落,晚年仍是一腔热血。望你今后不要灰心,若是有奸臣当道,不惜代价也要将他办了!”

    楚汉眼皮一跳,望着拜倒在地的王允,心想:“杨公这话,简直是为王允日后诛杀董卓量身定做一般!”

    “如何,楚昭寻?”杨赐笑道:“今日你我初见,便有这样一份大礼。”

    “的确是大礼!”楚汉肃然道,“杨公,你又是如何拿到这些奏折呢?难道宦官们都没有将它销毁吗?”

    杨赐慨然道:“那些照原本拓印的,我便不多说了……而那些被销毁的,乃是我亲自找人重新写了一份!”

    “……”楚汉一时说不出话来,竟然被杨赐这样笨拙而又顽强的办法折服了!

    要知道,即使宦官们追根溯源,找到奏书的原作者,也不见得可以当场问斩!

    那么便可以想象到,杨公无数次亲身深入大牢,名曰探视,实则带了笔墨纸砚,令含冤入狱的忠臣重新写就!

    楚汉难以想象,当杨公离开那些死囚时,心中有多么不忍。

    更难以想象,那些死囚在重新书写这些诏书时,内心的煎熬和愤懑!

    楚汉随意打开一封奏书,果然笔走龙蛇,力透纸背,句子之间的缝隙里都能看出两个字……

    “杀贼!杀贼!!”

    楚汉当即拜倒在地,郑重承诺道:“杨公既然如此深信楚昭寻,定然不负所托!”

    杨赐笑了笑,道:“倒也不是单纯地信任,而是除了王子师、文饶公之外,还有两名忠臣为你做了担保!”

    “还有两位?”楚汉茫然看着杨赐。

    话音未落,内室中便一左一右,走出两位老者来。

    楚汉见了,这才大喜过望,上前拜倒:“卢师!皇甫将军!”

    二人正是卢植和皇甫嵩!

    此时楚汉心下了然,便望着王允道:“王大人,你骗得我好苦!”

    王允此时也霍然起身,再也没有刚才的猥琐之气,而是目光如刀,笑道:“没错!楚昭寻,不管你念不念那几句酸诗,我王子师都得把你带过来!”

    “哎哎,”卢植捻须笑道:“诗倒是好诗!”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何皇后啊何皇后,”楚汉心中暗自感慨,“你何尝是埋伏了一支奇兵,站在此处的,是大汉朝文武百官,最后的良心!”

    此处有三公,有特进,有中郎将,有冠军侯,还有尚书台的侍郎和郎中(王朗)。

    而外有总督天下兵马的何进,野心勃勃的曹操和他昏庸的父亲曹嵩,还有隐忍不发的桃园三兄弟……

    若是这些人都诛杀不了十常侍,天下恐怕无望了!

    想到酣畅淋漓处,楚汉又端起一壶浊酒,大笑道:“今日小子得见诸位高贤,足慰平生,干了!”

    刘宽连滚带爬地上前夺酒,道:“你可别喝了!总共就这么几坛!”

    没想到楚汉不愠不怨,放下酒坛转身就走。

    众人愕然,刘宽连忙拉住楚汉道:“昭寻,玩笑也开不得?你喝就喝嘛……”

    楚汉笑道:“文绕公多虑了,只是小子久居其间,恐怕事情败露,若是张让得知我并非他的爪牙,反扑之势将会愈发猛烈,我想先回尚书台,提前做好应对!”

    众人这才了然,同时敬服楚汉的识大体来。

    “那么你如何应对?”卢植忧心忡忡道。

    “我要拜托那曹孟德了!”

    “曹操?”卢植皱眉道,“他这人也是奇才,只是心术不正,没有君子之风。”

    楚汉失笑道:“卢师,你的徒弟里除了玄德还有那辽西公孙瓒,担得起你称赞君子的,还有几人?如今我们要的不是君子,而是枭雄!”

    说完这些话,楚汉躬身行礼,再也没有回头。

    待他离去后,众人都有一种萧索之意,还是皇甫嵩先开口:“我们……老了!”

    这些当世大臣都想不到,有一天,他们竟然要将复兴汉室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十七岁少年的身上!

    刘宽郁郁望着那饶州窑,还有其中的美酒,忽然抓起,往地上重重一摔!

    众人皆知他嗜酒如命,也看得呆了。

    “黄口小儿尚且如此,我辈岂能再借酒消愁,不理天下是非?”

    “我刘文绕不诛杀宦官,便一日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