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我吸取了万物魂魄 > 第184章 引狼入室
    距离张文远离开真定府已有七日了。

    “直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消息,莫非洛都那里暴跳如雷,甚至……连累了文远?”

    楚汉心中焦急,每日都在城楼上相望,踱步不停。

    “主公!”

    身后典韦的一声呼喊,令楚汉神经为之一震,道:“可是有了文远的消息?”

    典韦一愣,黯然道:“并不曾有,只是田先生托我带话,询问主公此次搬去邺城,可还要开具什么通关文牒吗?”

    楚汉略微失望,只是点了点头,道:“需要的,既然我们此刻祸福难料,通关文牒也可以成为我们劝返奸细的一种手段。这样吧,请田先生在冀州各个关口设立岗哨,人马就从黑山军的兄弟里出!”

    典韦“哦”了一声,转身就走。

    楚汉连忙叫住他,道:“另外,命画师将张文远的画像传阅到各个关口,命令若是见了此人,不论身后是否有追兵,一律放行!”

    “当真?”典韦不由得疑惑道:“我们并不清楚张文远下次到来的用意何在,若是主公将他引入邺城,不就是向天下人示意我们接受洛都的指派?”

    楚汉看了典韦一眼,笑道:“不错。恶来你想得很周到,可若是我们将张文远视为传令的使臣,那便是太小看他了。依我看,张文远下次到来,必然带来的是好消息!”

    典韦似懂非懂,匆忙走出两步,这才大喜道:“主公你说得不错,张文远这人飞扬勇决,倘若洛都那里又做了什么上不得台面的决定,他也一定不会再做这个使臣!”

    楚汉笑骂道:“快滚吧傻小子,接着给我读书去!”

    典韦一边笑着,一边摇头感慨,不知道主公这个脑子是怎么长的。

    而楚汉也想过,自己让典韦好好读书,岂不是浪费了他一身天生神力?

    可前几日与他校场比武,楚汉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典韦这半年来读书识字,可弓马一点没落下,竟然险些将自己从马背上撵下去!

    看来与另一个时空中的典韦不同,这是有吕蒙的潜质!

    而搬离邺城,这个决策也几乎获得了所有人的同意,一来邺城本就是冀州都城,二来真定府已经在楚汉执掌的这半年间肃清得差不多了,不必流连。

    只是心中有些对不起蔡琰罢了,想想她跟随自己,也算得上是颠沛流离了。

    蔡琰则灿烂一笑,丝毫不以为意,道:“邺城据说是十分繁华的所在,琰儿在那里瞻仰盛景,怎么会不开心呢?”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就在众人将要出发的前夕,张文远忽然出现了。

    楚汉自然是以上宾之礼相待,邀请张辽入内。

    只见他一片风霜之色,显然是多日驱驰,走得急了。

    楚汉为他斟酒后问道:“文远,大将军是何等思量?”

    张辽举着酒杯停滞了,脸色古怪。

    楚汉叹了口气,道:“怪我,你先喝吧。”

    张文远这才咕嘟咕嘟地一饮而尽,当着大家伙的面,道:“大将军以为,楚大人此举,有冒犯中枢的权威之意,十分不喜。”

    “然后呢?”想来这也是情理之中,楚汉只是微微一笑。

    “大将军说,或许会引起其他士族的效仿……或者说,已经有了。”张辽吞吞吐吐道。

    众人面面相觑,这不是扯淡么?楚汉做出这个决策才几天,你张文远抵达洛都,将这个消息传到何进的耳朵里也才几天?

    这哪里是效仿,分明就是蓄谋已久吧!

    楚汉也气笑了,道:“让我猜猜……是交州刘焉吧?”

    张辽与田丰一齐震动,后者是由于楚汉曾经和他说过这个名字,以及所做的事情,现在想来,和今天的局面是多么相似?

    可是这少年主公为何事事都料想到了?

    而张文远则是震惊于,楚汉在洛都时明明没有和刘焉打过交道,交州距离此处遥远,连中枢都是刚刚知道刘焉的举措,他楚昭寻为何知道?

    可是楚汉身上的谜题实在太多了,无论是张辽还是田丰,都不愿追究。

    “……然也。”张辽似乎是艰难地给出了答案,“刘焉在交州已经与割地为王的地主相差仿佛,大概是看新帝年幼,所以将派往交州的使臣全部杀掉,已经脱离了洛都的管控。”

    “而楚大人听调不听宣的举措,在我看来,其实是与刘焉割据交州完全不同的性质,只是大将军他……”

    看着张辽为难的神色,楚汉不由得叹道:“大将军此时再也没了生存的压力,于是便想将所有的权力抓在手里,有些倒行逆施了。”

    张辽不答,只是低着头默认了。

    “那么大将军除了指责我楚某人不义以外,还有什么指教呢?”楚汉漫不经心道。

    “倒是没有什么指教,只是为了避免其他州郡也做了相仿的事,大将军决定召来一名忠心于汉室的大臣,做一个表率。”

    楚汉不由得冷笑,“什么表率?好好听话就离天子近一些,还要人家把这个当恩宠吗?养狗的道理,也能用来对待臣子吗?”

    张辽汗颜道:“这个……这个……大将军也是迫于无奈……”

    楚汉见状,也不再说何进的坏话了,只是有些看热闹的心态,问道:“那请问大将军所要宣召的人,是谁呀?”

    “凉州刺史,董仲颖。”

    张辽努力回忆起这个名字,然后告诉了楚汉。

    “砰!”

    楚汉重重地将酒杯放在桌上,两只眼睛露出可怖的神采,抓住张辽的肩膀,大声道:“谁?你说谁?”

    众人都是一呆,不明白楚汉为何对此人的反应如此激烈。

    “董仲颖。”张辽期期艾艾道:“因为新帝继位,天下大赦,他也官复原职了,因为其人对汉室忠心耿耿,所以……”

    楚汉怔怔地望着张辽,像是一座雕像。

    此时此刻,天下绝无第二人,能体会到楚昭寻内心所想!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忽然开始狂笑,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放开了抓住张辽的手,也仍不住颤抖。

    一旁的田丰倒是听楚汉提过,这董仲颖乃是窃取汉室的奸贼,可是……如今是什么形势?

    这董仲颖平生最大的过错,也就是对战黄巾军时输了几场,以他的资历,他之前对待中枢的态度,此时说一句大汉良臣,谁敢反对?

    何进纵然权令智昏,也不至于引狼入室!

    说到底,另一个时空中的董仲颖,在灵帝驾崩以前,也是妥妥的栋梁之材啊!

    “请问楚将军何故发笑?”张辽以为楚汉是由于洛都对待他的态度,与董仲颖差得太多,才感到世态炎凉,故而冷笑。

    楚汉擦了擦眼角的眼泪,笑道:“文远,我问你,若是你与人赛马,明知道此人的马匹不擅长什么道路,也知道对方纵马的习惯有什么弱点,可你无论如何更改,也无法胜过他,你会如何想?”

    张辽一愣,呆呆道:“我不赛马。”

    “高明!”楚汉大笑一声,“只可惜我已经身在此局,不可自拔,否则也像文远一样洒脱,岂不是好!”

    楚汉此时的心情,其实他自己也不明白,究竟是愤怒,震惊,疑惑,还是滑稽,抑或兼而有之?

    难道他楚昭寻数次九死一生,自以为与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称兄道弟许久,竟然没有什么改变么?

    噢,对,灵帝是死了,十常侍也死了。

    可是继位的还是刘辩,何皇后还是变成了何太后,王美人还是死于毒酒……

    而他不知道的事,或许更加唏嘘:

    孙坚还是拿到了传国玉玺,刘备还是拿到了奉旨讨贼的资格,曹操还是聚拢了人手,并没有因为他楚昭寻的光芒,而被掩盖。

    到头来,牺牲了一些没有在历史上掀起波澜的人,换来的,还是一个董仲颖入驻洛都的局面,四平八稳,简直是历史拥有自己的意志,冥冥中在篡改着一切,否定楚昭寻的作为!

    楚汉心中苦涩,只是叹了口气:“大汉必将乱于何遂高与董仲颖之手!”

    只是不知道,这次的董卓,可以忍耐多久,才会将那个幼童皇帝,拉下位子呢?

    可是楚汉如今心灰意冷,竟然觉得这些与自己,其实都没有什么关系了。

    众人或是惊惶,或是震惊,都没有什么言语。

    “文远,此次你要待到何时?多留几天吧。”楚汉兴致阑珊,淡淡道:“我们明日就要去邺城了,那里繁华不下于洛都。”

    “楚将军!”张辽忽然起身,来到大厅正中,对着楚汉就是一拜!

    “文远已经辞去骑都尉一职,愿随楚将军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