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开局弹劾朱元璋 > 第七十一章 大明雄姿。拒不罢战
    之后的日子里,朱允炆便一直在想方设法地对朱元璋献孝心。

    每天陪着朱元璋逛园林谈心,与朱元璋一起种菜抓鱼,倾听朱元璋诉说少时往事,主动替朱元璋分担政务,批阅奏折……

    无所不用其极。

    但朱允炆尽孝的频率太高,意图过于明显,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早已有所察觉,却只是看破不说破。

    亲情与权利沾边,发生了变质,只能靠这种方式维系。

    这令朱元璋颇感沮丧,心灰意冷。

    一时间,这位暮年帝王的头上,又平添了许多白发。

    只有漠北传回有关于朱允熥的战报时,朱元璋那张满布皱纹的脸上,才会重新焕发出几丝生机。

    ……

    漠北。

    以朱允熥为首的东部三十万明军,已经与瓦剌二十万大军汇合。

    蓝玉、朱棣、朱允熥等一众北伐将领,在与马哈木、巴秃孛罗等人商议过后,决意让瓦剌部行军于两支明军的中间。

    三军同时挺进,逐步蚕食鞑靼五十万大军!

    一时间,草原之上,铁马金戈,战火连天。

    半个月时间里,鞑靼军与明军交锋不断,双方你来我往,兵戈相向,谁也没占到便宜。

    倒是他们脚下的这片大地,自两军交锋以来,便是满目疮痍,赤地千里。

    某处,一场大战刚刚落下帷幕。

    就在不久前,朱允熥亲自率领大雪龙骑和上万明军,与一支兵力相当的鞑靼军迎头相撞……

    只见,血液染红的草原之中,堆积着成片成片的尸体,满地干戈弃甲,残破的旌旗斜插在地,几只秃鹫盘旋于天空,正发出渗人的怪叫。

    虽然朱允熥无往不胜,可分身乏术,仅凭他一人率领大雪龙骑军,实在难以影响整个战局,进而对鞑靼大军形成碾压。

    不过,蓝玉、冯胜这些大将军们也不是吃干饭的。

    众北伐参将用兵神武,又有燧发枪的加持,金戈铁马间,屡屡创下大捷。

    一个月之后,鞑靼五十万大军锐减八万兵马,原本僵持不下的战况,也逐渐变得明朗起来。

    虽说如此,但明军这边也损失了不少兵力,直至今日,已不足四十五万兵马。

    就算是强悍无边的大雪龙骑军,在战争的荆棘中,也不可避免的有人丧命。

    毕竟,每次交锋都是他们打头阵。

    一千龙骑,已然变为了九百龙骑。

    这令朱允熥痛心不已,每一位大雪龙骑可都是他的心头肉啊!

    朱允熥心中决意,北伐之后,定要以大雪龙骑军为根基,组建新军。

    ……

    不久之后,明军和瓦剌军组成的三股兵力,以吞天之势,挺进至草原深处。

    大军直逼鞑靼老巢,距乌尔格城已不足五百里!

    但由于战线的延长,明军粮草辎重的运输变得也更为困难了。

    时不时,便会遭到鞑靼军神出鬼没的袭击。

    于是,众将在商议过后,决定先驻扎下来,暂缓与鞑靼大军的决战,整军屯粮。

    ……

    这天。

    明军东部大营。

    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一队人马。

    值守明军见状,顿时神色一惊,正欲通报敌情,定睛一看,却发现远处那队人马不过十余人。

    另一边,明军大帐内。

    大明的一众脊梁骨,朱允熥、朱棣、蓝玉等人,正在使用沙盘推演战局。

    “报!”

    一名明军突然闯进大帐,打乱了正在讨论战事的众将。

    那明军单膝下跪,抱拳道:“诸位将军,鞑靼来使求见!”

    闻言,众人面面相觑,不禁一愣。

    朱允熥眉头微皱,狐疑道:“鞑靼来使?”

    在他的身旁,朱棣一脸肃然,看着那明军,冷声道:“传他们进来。”

    “是!”

    不多时。

    一名鞑靼使者便被带进了大帐内,与其一同的,还有几个膀大腰圆的鞑靼护卫。

    鞑靼使者一进来,便看见了居于主座之上,威风凛凛,一脸霸气的朱允熥。

    而在朱允熥的身旁,则站着一众北伐参将。

    看着眼前这名少年,鞑靼来使不禁心神一愣,一丝不安之色从他的脸上一闪而过。

    如果没猜错的话,自己眼前这个面容冷峻的少年,便是在鞑靼军中被口口相传,令他们闻之色变的那个大明皇孙!

    鞑靼来使瞳孔猛然收缩,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面露惶然之色。

    屡次击破敌军,使得朱允熥威名大震,甚至都已经传到了每一个鞑靼人的耳中!

    与此同时。

    朱棣神色阴沉,一脸不悦地盯着那鞑靼来使。

    在这之前,他原以为居于上位,接见来使的人会是自己。

    哪曾想,没等朱棣开口自荐,朱允熥便受到了众将的大力推举,要让他来面见鞑靼使者。

    对此,朱允熥也是欣然接受了。

    当时,朱棣气得脸色铁青,只是众人都光顾着朱允熥了,全然没有发现朱棣的不对劲。

    朱棣心中虽是不服,可朱允熥乃人心所向,他也不好说什么,便只能看着眼前的鞑靼来使干瞪眼。

    “臣等叩见皇孙殿下!”

    鞑靼来使和数名鞑子当即下跪,对着居于上位的朱允熥磕头便拜。

    听见他们自称臣,朱允熥一脸轻蔑,微微一扬嘴角,傲然道:“你们鞑靼一部,不是自诩草原霸主吗?”

    “怎么,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然对本王俯首称臣,难道是想归降于大明,当大明的狗?”

    话音一落,大帐内顿时响起了一阵欢快的大笑声。

    这话里话外透着的浓浓羞辱,气得这几名鞑靼人顿时面红耳赤。

    有个鞑子甚至想冲上去了,却被鞑靼来使一个眼神给拦了下来。

    鞑靼来使强压心中怒火,对朱允熥露出了一个颇是不自然的笑容,赔笑道:“皇孙殿下,我们大汗正有此意。”

    “只要大明肯退兵,与我鞑靼罢战言和。”

    “鞑靼一部愿臣服于大明,每年向大明进贡金银万石,骏马万匹,牛羊三万头!”

    鞑靼使者自以为他们开出的条件很诱人。

    说罢,使者的脸上便流露出了一丝喜悦之色。

    也不知道他们有何阴谋。

    毕竟,鞑靼一部向来崇尚暴力,他们恨不得能入主中原,又怎么可能会心甘情愿的对大明俯首称臣。

    另一边,朱允熥闻言,神色骤然一凝。

    他瞪着鞑靼来使,冰冷如雪的眸中,陡然掠起一抹凛然杀机。

    “自大明建立以来,你们鞑靼部便一直在袭扰我北地边关,关内百姓不得安宁,惶惶不可终日!”

    “这些年来,你们掳去了我大明多少青壮子弟?掠去了我大明多少牛羊金银?”

    “你们这群鞑子生性野蛮,喜欢烧杀抢掠,不打仗就心头难耐是吧?”

    “好,如今本王便遂了你们的愿,带兵打过来了!”

    “可现在你们却要罢战言和?”

    “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