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2章 避难
    荷溪镇上有一家姓封的铁匠,一家姓秦的染匠,一家姓胡的药师。他们本来安守本份,不惹事生非,规规矩矩做生意,踏踏实实做人。却因为镇上人勾结土匪欲灭外江佬而受连累,被外江佬一并打倒在河滩上。

    荷溪镇一百单八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凡是在家的都遭厄运,只有三个毛孩子因为走亲戚而幸免于难。

    这三个毛孩子,一个是封天宇,一个是秦大纲,一个是胡杏儿。

    三个毛孩子为何都去走亲戚了?原来是封、秦、胡三家是亲戚关系。封家与秦家是姨老表,胡、秦、封三家是舅老表。

    也即是说封老板与秦老板是连襟,共同娶了胡老板的两个姐姐为妻。这次是住在乡下老宅里的胡太过六十大寿,提前把三个毛孩子接去耍了。

    三个毛孩子,封天宇八岁,秦大纲七岁,胡杏儿五岁,就这样被胡太救了。有人说是天意。胡太一听,立即昏死过去。

    为什么呢?胡太说,天杀的外江佬把她的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媳两个女婿都杀了,天道不公哇!

    一下子失去了这么多的亲人,胡太几近绝望。白发人送黑发人。六十喜庆大寿变成六十伤心大寿。真可谓应了那句“人在家中坐,祸人天上来”。

    但看到三个细伢崽①,胡太不能绝望,她要把他们抚养成人。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①细伢崽:江西老表对小孩子的昵称。

    不过,桂顺兴、范冬生也没能逃过劫难。他们在率队攻打玉华山时,遭到土匪的前后夹击。

    原来玉华山的杜显之和升华山的熊汉仲是拜把子兄弟,杜显之打不过外江佬,就请了师兄熊汉仲来帮忙。两股土匪人数加起来有二百多人。

    桂、范手下只有四五十人,纵使再强悍,在前后夹击之下也纷纷毙命。

    力量众寡悬殊只是一方面原因。还有一个原因,那天土匪与桂、范交战是在晚上。土匪不习惯夜战;而桂、范的手下却惯于夜战。

    现在是在白天,玉华山的土匪又蹲在坚固的工事里,当然战力不可小觑了。

    而熊汉仲的手下老匪惯匪多,所以这场战斗,不到一个钟头就见了分晓。

    桂、范的手下全都死在玉华山前,连几个妄图苟且偷生放下武器的士兵也被杜显之一枪一个打死了。

    桂、范二人遭擒,被杜显之在荷溪镇上点了天灯。

    桂、范二人被点了天灯之后,人们才敢将河滩上的那些冤死鬼入土为安。

    荷溪镇的后山平白添了一百多座新坟。荷溪镇一度成了荒凉之地。

    封天宇,秦大纲和胡杏儿参加了葬礼仪式。他们已经到了记事的年龄了,所以,外江佬(国军)的暴行深深烙进他们的脑海里,永远都抹不掉。

    三个细伢崽在祖母(外祖母)的悉心照料下,他们的日子过得蛮愉快。

    开初的那一年,他们的年纪尚小,外祖母不让封天宇秦大纲干农活,所以三个细伢崽疯玩了一年。

    三个人里面,封天宇最大,也最调皮;但在秦大纲和胡杏儿面前,他始终以大哥哥的面目出现。

    比如说,到山上砍柴,他会最先砍完,然后先帮杏儿,后帮大纲。三人全搞好,才一块儿歇息!

    再比如到小溪里捉鱼,他会第一个下水。他那双手非常灵巧,一条条鱼被他提溜出来,常常惹得杏儿格格笑。

    秦大纲比他小一岁,却比他长得高,也比他有力气。他对杏儿特别关心,比如说杏儿挑柴不起,他就将杏儿的柴挂到自已的上面(杏儿本来就挑得不多)。

    外祖母(祖母)毕竟六十出头的人了,身体又不太好,加上失去亲人的悲哀,不到一年病倒了。

    大凡太伤心的人一旦病倒,病势便会汹涌而来。不到半年,胡太便撒手人寰。

    三个孩子就成了无人管的孤儿。

    那个时候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很苦,他们只能这家挤出一点,那家挤出一点,帮着仨孤儿,让他们不至于饿死。

    胡太说了:天道不公!天道不公哇!

    有一天,从玉华山上下来一个人,他找到胡氏族长,对他说:狗日的杜显之见钱眼开,要把仨孤儿卖给人贩子。

    胡氏族长没辙,又不能眼睁睁让杜显之将仨孤儿卖于人贩子。杜显之要做的事,谁人敢拦?又有谁拦得住?

    必须赶紧想出办法。

    有人给胡氏族长出主意:可以让他们仨的亲戚领走。

    这叫“分散转移”。

    也叫“众人拾柴火焰高”。

    胡氏族长觉得这主意还不错,毕竟亲戚领走比卖给人贩子要强一百倍。

    胡氏族长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可惜几天过去了,竟没有一家的亲戚上门领走。

    后来有人透露出来:三家都有亲戚,但却都不敢出面,知道和杜显之作对的下场。

    只能眼睁睁看到杜显之把仨孤儿卖于人贩子。

    有一天早晨,来了一辆马车。除了一个赶车的,还有一个骑黑马的。

    骑黑马的戴一顶黑色礼帽,穿一身黑色衣服,脚上套一双黑色长筒马靴,模样儿很俊。整个儿看去,是一个很俊的“侠客”。

    “侠客”自我介绍:我叫林欣儿,是这仨细伢崽的表姐。

    都原来是个女“侠客”。

    胡氏族长却不敢相信,万一不是亲戚,是人贩子呢?问胡氏族里人,谁也没见过。

    再问秦大纲,秦大纲说从没见过这种亲戚。继问封天宇,封天宇说见过,是他五岁那年,这位女“侠客”到过他家的铁匠铺,他的爸妈接待过她。

    说得有鼻子有眼。

    五岁的年龄应该会记事。封天宇所说应为不虚。

    于是胡氏族长准备让这个“表姐”带走。不是没有办法么!

    表姐为人挺仗义。她拿出一百块大洋,叫胡族长支了安葬胡太的费用,余下的,见多分多,见少分少,分于胡氏族下人,感谢他们对她仨老表的关照。

    胡氏族长见如此,只得收下。他有这么一个想法,若是那杜显之不放过仨个细伢崽,要他承担责任,他正可以拿这些银子应付,也不失一个自已解救自已的方法。

    于是,仨细伢崽上了马车,女“侠客”双手一拱,对族长爷说:“后会有期”,跟在马车后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