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14章 祸起萧墙
    罗山暴动后,朱治文的保安三团离开荷溪镇向南开拔,要去参加对井冈山朱毛红军的会剿。

    保安三团离开荷溪镇后,肖思汉的土匪武装便蠢蠢欲动了。保安三团几年来虽然没有剿灭土匪,或者甚至可以说没有剿过匪,而像传言的那样,但土匪对保安团还是敬而远之。对老百姓还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敲诈勒索。

    现在保安三团离开了,肖思汉又恢复了先前的作法,开始收保护费了。

    杨乐兴与肖思汉的过节显然不完全是因为收保护费,因为联名上书的荷溪镇头面人物还有很多很多。坊间流传,肖思汉是因为看中了杨乐兴的一件宝贝一一飞庐。

    肖思汉垂涎杨乐兴的这件宝贝“飞庐”由来已久矣。

    还是杨乐兴在富城开茶庄时,肖思汉就瞄上了杨乐兴的“飞庐。”

    看官现在急于想知道的是,“飞庐”是什么宝贝?杨乐兴为此而倾家荡产,甚至于搭上性命?

    “飞庐”乃汉代的一套宫廷茶具,为银制品。从宫廷流入民间,为杨乐兴祖上获得。

    杨乐兴祖上就是开茶庄的,“飞庐”是茶庄的镇庄之宝。据说杨乐兴祖上曾经在公开场合亮过“飞庐”,人们始知道“飞庐”乃稀世珍宝。

    但是一件银制品,纵然再珍贵,也只是一套茶具而已。可偏偏就有人垂涎这套茶具,并不遗余力地想获得它。

    这个人就是肖思汉。

    肖思汉祖上也是开茶庄的。对于品茶乃至对茶具的品鉴都有自已的独到之处。肖思汉没有沦为土匪之前,就是淦城一茶庄的老板。

    淦城为富城邻居,同为赣西之小有名气的千年古城。

    肖思汉是淦城人,祖上一直在淦城开茶庄,说来也是老字号。

    而杨乐兴是荷溪镇上人,祖上在富城开茶庄,是富城的老字号。

    两个同道人在不同的地方开茶庄,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不会产生交集。却偏偏犯上了,而交集的焦点便是“飞庐”。

    杨乐兴从富城撤到荷溪镇上来开茶馆,应该与茶庄的压庄之宝有关。只不过他不知道,那个垂诞他“飞庐”的人就是肖思汉,而肖思汉为了获得“飞庐”,不惜委身为匪。

    大概是三年前,肖思汉刚从父亲手里接过茶庄,当起了淦城首屈一指的茶庄老板。从此正儿八经做起生意来了。

    有一次,肖思汉路过富城,进了杨乐兴开的“乐心茶庄。”

    “乐心茶庄”在富城很有名,生意蛮红火。肖思汉进去后,明显感觉里面的气氛非同一般。

    本来,按理说,同道人不在同一地方经营,是不会产生摩擦的。并且,在经营上还会互相切磋,取长补短。

    但是肖思汉不是这样想。肖思汉的心思不在经营上。他认为乐心茶庄之所以生意红火,乃是因为杨乐兴手里拥有镇庄之宝一一飞庐。

    肖思汉这次虽然是偶过富城,但与他后面的所作所为,却不排除这是他的精心安排。他的不动声色,就是为他今后的铤而走险作准备的。

    杨乐兴不认识肖思汉,所以肖思汉一踏进乐心茶庄,杨乐兴仅是将他看成是一般顾客。他让店小二招待他,与其他顾客一视同仁。

    肖思汉喝了一会儿茶,便起身走了。也许是一种心理感应,就在肖思汉走出茶庄反回头一望时,杨乐兴条件反射似地全身激灵了一下。

    后来发生的事情确实令人匪夷所思。茶庄连连出事。虽然事情不大,却足以影响茶庄的生意。

    有一天,一位外地客人进了茶庄。他说他在家里就知道富城有个乐心茶庄。乐心茶庄以它的茶质,水质和服务质量赢得顾客的青睐。他是慕名而来。

    杨乐兴看他穿着体面(杨乐兴平时并不以貌取人,他的茶庄向来贫富不欺),谈吐不凡,像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他又是第一次进茶庄喝茶,所以亲自接待了他。

    谁知那人喝了第一遍茶就离开了,招呼也不打一个,也不说何原因,但是看上去却很不高兴。

    杨乐兴让店小二将他送至大门口。

    杨乐兴很重视这件事,亲自察看那人所喝茶水,终于发现,在茶水里有一只肉眼很难发现的飞虫。他心里一凛:自已的茶庄窗明几净,大门小门俱用帘子遮挡,哪里来的飞虫?

    不过他还是深刻反省:这飞虫进茶庄,也有可能,比如门帘开启时,飞虫乘隙而入,比如飞虫粘在顾客身上,飞虫被带进茶庄,等等,一切皆有可能。

    于是他叮嘱小二,筛好茶后一定要重新观察一遍,不许留有丝毫不雅的地方。

    同时,他发动手下工作人员,将茶庄周围的环境加以治理,使之更加清明,养眼!

    可是即使是这样,也还是出事了。有一日,一个顾客公然嚷叫起来。他说,他用的茶具不洁,看着就恶心。

    茶具洁不洁,顾客心中都有一杆称。如果喝茶连茶具都不洁,这茶庄离关门就不远了。

    茶庄生意这么好,就不存在茶具不洁的问题。

    不过,个别茶具没有检查到,存在不洁,还是有可能的。

    但是,作为开茶庄的,这也是不能容忍的!

    杨乐兴亲自捧起茶具,发现在茶碗的碗沿有明显的茶垢,这样明显不洁的茶具,居然出现在茶桌上,出现在顾客面前,这是万万不可容忍的了!

    他找来清洗茶具的员工,不问何因,立即开除。

    但是管茶具的员工连说她冤枉。虽然茶庄茶具很多,但是她每天在开张前,都会仔细清查茶具,有一点污渍都会重新洗濯过,何况茶垢?

    杨乐兴是个实在人。他拿过那个被顾客指责为不洁的茶具仔细察看,终于看出了端倪。他让手下用碱水去清洗,结果怎么也清洗不掉,用小刀去刮,将碗沿的瓷刮掉一层,才勉强清除掉。

    很明显,这不是茶垢,这是一种类似茶垢颜色的油漆。换句话说,这是一次人为的破坏,目的也非常鲜明,那就是诋毁乐心茶庄,让乐心茶庄在人们心目中失去可信度。

    一句话,有人惦记着这个茶庄了。

    后来陆续发生类似的事情,茶庄的生意逐渐冷淡了。

    当时杨乐兴还不曾把这一切与淦城的肖思汉联系起来。他认为是富城的同道所为,可又查不出头绪。茶庄开不下去,杨乐兴只得撤回荷溪镇。

    然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肖思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