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317章 将星陨落①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国内的局势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首先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虎视眈眈,策划了卑鄙无耻的“九.一八”事变①。其次是两广地方军阀②借“汤山事件”③陈兵于衡阳,欲与蒋介石抗衡,为宁粤对立埋下了隐线。

    两广地方军阀趁蒋介石把主要兵力放于江西的时机,兵出衡阳,无疑对蒋介石构成了威胁。蒋介石迫于形势,暂时放弃了对中央苏区的围剿,改为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付两广及其它地方军阀上。

    这就给中央苏区以及其他红色区域以短暂的平静时光。从这年的十一月起,到翌年的十二月,整整一年的时间中央苏区是平静的。

    但是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反“围剿”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的,这主要表现在在这次反“围剿”中,牺牲了多位红军高级将领。他们分别是红三军军长黄公略④,红一师师长李实行,红四师代理师长邹平,红十一师师长曾士峨。

    黄公略,原名黄汉魂,字家杞。湖南湘乡人。1916年到湘军当兵。1926年年底考入黄埔军校高级班深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7月22日,与彭德怀等领导平江起义,此后历任红五军第四团党代表、湘鄂赣边境支队支队长、红五军副军长、红六军军长、红三军军长。

    黄公略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取得辉煌战果。1931年9月,在行军转移途中,为掩护部队遭敌机弹袭,不幸牺牲,年仅三十三岁。

    他是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牺牲最早,出现在毛泽东诗词中最多的一位。

    黄公略1898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南湘乡桂花乡高模冲。父亲黄秀峰,是一个私塾先生。黄公略自幼随父亲学习,10岁入峒山小学读书,毕业后入永丰高等小学就读。1914年毕业后回乡教私塾。

    1915年,其父病逝。当时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全国人民义愤填膺。黄公略满腔热血,参加了打着护法旗帜的湘军,一度在湘军当过文书、国文教员、排长。

    1922年秋,黄公略与李灿、彭德怀一起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1923年8月结业后回湘军第2师3旅6团任副连长、连长。

    1926年7月,湘军第2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1师。因在北伐战争中作战勇敢,黄公略被提升为第2师第30团少校团副。

    1927年1月,黄公略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高级班。12月,他参加了张太雷、叶剑英,叶挺领导的广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3月回湖南任国民党军独立第5师随营学校副校长、第3团3营营长,在官兵中宣传革命思想,7月同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13师4团党代表,中共红5军军委委员。后任红5军2大队大队长、第2纵队纵队长。

    同年11月彭德怀、滕代远率5军主力赴井冈山后,他率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苏区。曾先后组织发动了毛田、鲁家湾、老乌塅、金坑等地暴动,指挥了白沙、大胜、永和等战斗,消灭大量国民党驻军和挨户团,在平江、浏阳、修水、铜鼓等县境内开辟了数块根据地。

    1929年4月任湘鄂赣边境红军支队支队长,9月初彭德怀率部返回湘鄂赣边区与红军支队重新合编为红5军,他任副军长。参与制定和指挥红5军向北开辟鄂东南地区,向南打通与湘赣苏区联系的作战行动,扩大了湘鄂赣苏区。

    1930年1月调任红6军军长。率部在赣西南地区领导发动群众,发展革命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使分散的游击区连成大块的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曾咏赞:“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1930年6月,黄公略任红1军团第6军军长,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委员,后率部参加文家市、长沙、吉安等战斗。

    在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中,执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指挥红3军英勇作战,屡建战功。在龙冈战斗中击退国民党军第18师的连续进攻,在富田战斗中配合兄弟部队歼灭国民党军第28师大部和47师1个旅一部,在老营盘战斗中歼灭国民党军第9师独立旅。

    1931年9月15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又歼国民党军第52师等部。在指挥所部转移途中,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他身负重伤,当晚牺牲。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曾决定,在中央苏区设置公略县(今吉水、吉安、泰和各一部),在吉安东固和瑞金叶坪分别修建公略纪念亭,并将中国工农红军第2步兵学校命名为公略步兵学校。

    毛泽东亲自主持了黄公略的追悼会。会场上的挽联高度评价了他的一生:“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端。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的序幕。该事件的起因是日本军队炸毁了自己修筑的南满铁路,并栽赃陷害于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日军炮轰沈阳北大营,侵占沈阳。

    ②“两广地方军阀”:指广东军阀陈济棠和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

    ③“汤山事件”:是指1931年2月28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拘禁国民政府立法院长胡汉民,并于次日将其软禁于南京汤山的历史事件。该事件引发了中国国民党内部的公开分裂,造成了宁粤对立的局面。

    ④:黄公略,原名黄汉魂,字家杞。湖南湘乡人。1916年到湘军当兵。1926年年底考入黄埔军校高级班深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22日,与彭德怀等领导平江起义,此后历任红五军第四团党代表、湘鄂赣边境支队支队长、红五军副军长、红六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率部参加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取得辉煌战果。1931年9月,在行军转移途中,为掩护部队遭敌机弹袭,不幸牺牲,年仅三十三岁。他是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牺牲最早,出现在毛泽东诗词中最多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