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354章 诞生
    “苏维埃”是俄文“Cobet”的汉语音译,它的意思是“代表会议”或“会议”。

    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也送来了“苏维埃理论”。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的国家,为中国树立了榜样。

    大革命失败后,各地在发动武装起义之后,曾经建立过区域性的苏维埃政府。

    比如:1927年11月广东海丰县、陆丰县就成立了苏维埃政府。

    同年12月,广州起义之后,当时也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

    1928年,江西的万安县、弋阳县、横峰县还有福建永定县、湖南的平江县、广东的琼崖县等地区,都曾经成立过苏维埃政府。

    但是,当时却没有过全国性的苏维埃中央政府。

    1929年,共产国际连续给中共中央发来4封指示信,催促中国共产党加速创建苏维埃的中央政权。

    1930年2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通告。

    5月20日,中共中央在上海成立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临时常务委员会”。

    之后,该会讨论通过了提交“一苏大”的宪法大纲及一些法律草案,并宣布于1930年12月11日召开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然而由于国民党的“围剿”,这次大会被迫延期了。

    1931年2月中央政治局决定,由毛泽东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筹备工作由苏区中央局负责。

    6月1日,苏区中央局发表《为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言》,宣布在8月1日召开大会。

    6月6日,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又决定改在11月7日召开。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来自闽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西、琼崖、中央等各个根据地,还有红军部队,以及全国总工会、全国海员总工会的610名代表,在江西瑞金县叶坪村出席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毛泽东向大会作《政治问题报告》。

    大会通过了宪法大纲、土地法令等法律文件。选出了63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宪法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

    还规定,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政治上、经济上的一切特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11月2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主席。“毛主席”这一称呼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全国性政权方面的一次探索和实践。

    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央革命政权,而且从它的宪法大纲来看,它也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政权。

    它的成立,增强了广大群众和红军士兵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还为后来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作为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之初,就确立了既定的政治目标——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崭新的人民政权。

    30年代初,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和苏维埃运动的开展,共产国际出于革命斗争策略上的考虑,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主张,可以说是适应了时代潮流。

    而1931年9月初,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结束后,已经形成拥有21个县,5万平方公里土地,250万人口和5万红军的广大根据地。

    同时,国民党内部由于矛盾分化,暂时无力组织新的“围剿”,苏区获得了一段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这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

    所以在共产国际的敦促下,中共中央于9月20日作出决议,“在十月革命节正式成立苏维埃全国临时中央政府”,各苏区届时选派代表参加中央苏区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由于“一苏大会”决定在中央苏区召开,苏区中央局便负有具体筹备这次大会的责任。

    按照原计划,毛泽东、朱德率红军主力东进闽西,休整补充,并筹备在福建长汀举行“一苏大会”,以长汀为中心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但当毛泽东、朱德到达瑞金叶坪后,通过对瑞金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江西瑞金比福建长汀更适合“建都”,果断地对原定部署作出调整,决定红军主力不再全部东移福建,而是留驻赣南诸县,红军总部也不再移驻长汀。

    10月3日,苏区中央局致电上海临时中央:“红军目前急切须休息,须训练,须补充,须筹款,须布置新战场,创造根据地,又因11月7日召开一苏大会,中央不能远离,遂将红军主力分布石城、长汀、于都、会昌四县工作,总部及中央局在瑞金居中指挥。”

    在上海的临时中央同意了苏区中央局的意见,决定在瑞金召开“一苏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召开“一苏大会”的时间和地点确定后,为了保证“一苏大会”的安全,毛泽东提议在福建长汀设置一个“一苏大会”假会场,而将真会场放在叶坪村。

    时任江西省苏维埃主席的曾山和瑞金县委书记邓小平,带领瑞金人民在叶坪村东北的一片树林中,新开辟了一块能容纳万余人的红军广场,并用竹木石块筑起了一座红军检阅台。

    整个广场和检阅台被周围高大的树木遮掩,便于及时疏散隐蔽。

    在当时险恶的战争环境中,红军装备简陋,没有自己的空军,因此没有太大的防空能力,更谈不上制空权。

    如果白天举行盛大的阅兵典礼和庆贺活动,目标暴露,容易招致国民党飞机的轰炸。

    因此,为了防止国民党飞机的突然袭击,大会决定红军的阅兵典礼安排在11月7日凌晨举行,群众庆祝集会则安排在晚上举行。

    11月7日凌晨,接受检阅的中央红军各军团代表、警卫部队代表及附近各县赤卫军和少先队队员一早就来到了叶坪红军广场。

    7时整,阅兵开始,毛泽东等检阅了英勇的红军部队。彭德怀担任阅兵总指挥。

    阅兵仪式刚刚结束,十多架国民党飞机直飞瑞金县城,企图轰炸“一苏大会”会场。

    由于红军广场上军民已经全部疏散隐蔽,飞机并没有发现会场目标,只是向县城及近郊扔下一些炸弹,然后飞向福建长汀。

    在那里,国民党飞机终于“发现”了“一苏大会”假会场,又是投弹轰炸,又是低空扫射,把假会场炸了个稀巴烂才“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