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355章 鲜为人知的故事
    11月7日那天是“一苏大”开幕的日子。按照安排,这一天的早上要举行阅兵典礼,毛总政委和朱总司令要检阅红军队伍。

    参加检阅的红军由三方面组成,一是参加“一苏大”的代表,二是总部特务旅,三是在瑞金的各红军学校学员。

    封天宇的特遣队在11月6日的晚上几乎没有休息,他们守在新开辟的红军广场上,做最后一些收尾性工作①。

    11月7日早晨,天刚蒙蒙亮,毛总政委,朱总司令等登上了观礼台。七点整,阅兵总指挥彭德怀宣布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阅兵典礼正式开始。

    阅兵前没有放礼炮。战争环境下的阅兵,保密是最重要的。当彭德怀的声音一落下,红军队伍就出现了。

    走在前面的是总部特务旅,在旅长华卓然,政委叶媚媚的带领下走过红军广场。

    华卓然和叶媚媚行军礼正步走在前面,跟在后面的受阅方阵向观礼台行注目礼,并边行注目礼边喊口号。

    “红军万岁!”

    “苏维埃万岁!”

    接下来是红军代表方阵。走在前面的是红一军团的代表,接着是红三军团代表,最后是总部机关代表。

    红军代表方阵过后,便是红军各军校的学员方阵。

    这些学员方阵走得最整齐。他们在走过主席台前,同样不停地呼口号:

    “红军万岁!”

    “苏维埃万岁!”

    阅兵典礼过后,大会主席团在红军阅兵广场还举行了授奖旗、奖章的典礼。对在历次革命斗争中,尤其是三次反“围剿”斗争中,作出卓越贡献的部队和个人授奖旗、奖章。

    比如红四团的文佐兴就荣获一枚红星勋章。

    这次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时阅兵,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第一次阅兵,也是“开国阅兵”。

    它虽然程序比较简单,但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风采,在我军阅兵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晚上,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和中共瑞金县委组织了盛大的提灯庆祝活动。数万名群众和红军战士,一苏大代表参加了庆祝活动。

    然而上午的阅兵典礼刚结束,敌人的飞机就光临瑞金上空。由于参加典礼的人们都己撤离隐蔽,敌人的飞机没有发现红军广场,只是在瑞金城胡乱扔下几颗炸弹草草了事。

    敌机在瑞金没有发现“一苏大”会场,就向长汀飞去。毛总政委洞若观火,料定敌人会来捣乱,遂于开会前,指示有关部门在长汀布置了一个假会场。结果,这个假会场被敌机发现了,敌机就对它进行了狂轰滥炸。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苏大”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呢?为防止特务破坏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其实,“一苏大”的胜利召开,背后却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当时,国民党派出飞机前来轰炸“一苏大”会场,而刚刚成立的这个红色政权,几乎没有防空能力,却顺利躲过敌机的轰炸,会议开得成功圆满。“一苏大”会场是如何躲过敌机轰炸的?

    1931年,经过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中央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从而夯实了牢固的革命基础。

    因此,建立全国苏维埃共和国政权成为上海党中央与瑞金苏区中央局的首要任务。

    不过,当党中央决定在中央苏区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时,对大会的安全保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1931年10月,上海党中央给苏区中央局发去一份绝密电报:“党现在必须动员一切力量,准备第一次全国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召开。须保证大会的安全,保卫措施应先行一步”。

    接到这份电报的第二天,瑞金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毛总政委主持召开了苏区中央局成员会议,传达了中央电报精神,并研究落实了会务工作,将大会会场定在苏区中央局驻地叶坪村谢家祠。

    “这样的大会,保密安全工作第一重要,决不能出一点纰漏。”会上,时任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部长王稼祥提出了会议保卫问题的重要性。

    当时,国民党南京政府通过情报部门,获悉我党将成立苏维埃共和国的消息。蒋介石如坐针毡。

    他命令特务头子陈立夫和军政长官何应钦接连派出谍报人员,前往江西赣南、福建闽西侦探苏维埃建国的时间和地点。

    蒋介石的意图很明显,他要摧毁这个新生的革命政权。

    在这种背景下,大会的安全保密刻不容缓。

    按照中央的指示,红军总部部署了大会保卫工作:警卫工作分为两部分,一是外线警戒,二是内线警戒。

    明确规定,外线警戒由参谋部负责,在四周邻县交接处布防军队,在各进出路口设立检查哨卡,并与内线警戒紧密衔接。

    内线警戒由政治保卫局负责,以叶坪村为中心,负责十公里内的警卫工作,并与外线警戒密切配合。警戒的根本目的,就是严防会议情况泄密,确保会议安全。

    政治保卫局起草了大会保卫和内线警戒方案,其主要内容:一是军警联手警戒,严防敌特分子渗透,窃取机密;二是设立假会场,转移敌人注意力,防止真会场暴露,确保叶坪村谢家祠会场安全。

    保密方案经政治保卫局领导研究确定后,报送毛总政委审核。毛总政委在看完方案后,提笔在方案上签下了两个字:“绝密”。

    毛总政委连夜召集苏区中央局成员开会,研究警卫方案。通过讨论,警卫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苏区中央局成员会议结束时,毛总政委指示由政治保卫局局长李克农在长汀负责设立假会场,并要求“一定要得到当地领导及群众的支持”。

    第二天,李克农就和政治保卫局侦察科长钱壮飞、政治保卫大队大队长吴烈从瑞金赶往长汀县委机关所在地,找到了县委书记李坚真。

    李坚真出身童养媳,广东丰顺人,唱得一口好山歌,是中央苏区两名女县委书记之一。她是背叛家庭出来参加革命工作的。

    在长汀县委简陋的办公室里,李克农向李坚真传达了中央的决定,并告诉李坚真“尽管会场是假的,但必须按真的会场布置,目的是要借长汀的宝地,唱一出空城计。”

    本以为“一苏大”在长汀召开的李坚真虽然有些失望,但她知道李克农这个保卫局长出面了,事情一定很不简单。

    所以她当即表态:“不管是真会场,还是假会场,县里都大力支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当时红军广场全部经过了伪装,大会召开的前一天晚上必须把伪装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