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362章 不谋而合
    林欣儿在密切地注视敌人。

    这一天,林欣儿正从作战室出来,房东靳大娘端着俩鸡蛋刚想进去,结果在门口撞着了。

    “哎呀,欣儿呀,你可出来了,我正想送进去呢!快吃吧!趁热吃吧!”靳大娘是个急性子,她火急火燎地说。

    “什么呀?吃鸡蛋?哎呀,我怎么要吃鸡蛋呢?我没灾没病的!”林欣儿惊讶地说。

    “什么呀,孩子,你没日没夜地操劳,是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哇!怎么不要吃鸡蛋?快吃吧!快吃吧!”靳大娘把鸡蛋塞进林欣儿手里。

    靳大娘生怕欣儿又会塞回来,放到林欣儿手里就马上离开了。林欣儿看到大娘这模样,知道塞回去大娘一定会生气,遂大声喊道:“大娘,谢谢哈!”

    林欣儿握着热呼呼的俩鸡蛋,心里也是热呼呼的。她剥开蛋壳,就着雪白的鸡蛋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

    一会儿她吃了一个,就把另一个放进衣兜里,她舍不得再吃了。

    刚才她本来是想去外面透透气,这两日,她把自已关在房间里,眼晴对着地图看过来看过去。她在想破敌的良策哩!

    现在,她的眼睛又盯在地图上了。

    敌人的一个旅有四五千人,硬拼显然是不行的。该想个办法让敌人自己知难而退。

    她的目光不时掠过从萍乡到莲花的那条大道。这条大道正好要经过武功山脉。

    而自已隐蔽的这座五峰山便是武功山脉中的一座,它位于大道的东侧。

    突然她有主意了。

    她站起身,在作战室里来回踱着步。她是想借此继续思考下去,使之更臻完善。

    然后,她再次走出作战室,来到屋前。

    靳大娘的房子建在一个向阳的小山坡上。是一个独立的所在。这个村子的房子都是独立的,两幢以上建在一起的房子凤毛鳞角。

    原因很显然,它是受地形的限制。这个村子的地形很不规则,上下凹凸,房子依地势而建。

    建在这种地方的房子,唯一给人方便的便是那条溪流。

    溪流是从大娘房屋的边上流淌过去。原来是自高而低流,到了村边就横着流,因此每家每户都可享受到清澈的溪水。

    林欣儿站在溪边看了一会儿风景,任山风吹拂着自己的衣襟。就见袁尚端着木盆从屋后转了出来。

    屋后有一个洗衣服的池子,是靳家搬山石垒起来的。村子里许多人都是在这个池子里洗濯衣服,淘米洗菜。

    袁尚洗衣服把袖子挽得高高的,就露出那些被狗咬的伤疤。但袁尚并不顾忌,还时常说,看到这些伤疤,她才记住地主恨,阶级仇!

    林欣儿对袁尚说:“小尚呐,先不忙着晾衣服,先去请凯之和云珍过来,我们合计些事!”

    袁尚一听有事,就把木盆放在台阶上,颠儿颠儿就叫去了。

    袁尚从靳大娘的屋场走下来,来到村东的晒场上。警卫连正在晒场上练拼刺刀,是参谋长亲自来教的。

    袁尚就对易云珍说:“参谋长,支队长请你去开会。”

    易云珍一看是袁尚,就“嗯”了一声。他把手里的木棍往警卫连长手里一塞,说道:“文连长,你们继续练。”

    文连长就是文佐兴,部队升编之后,黄金连长就调到一团一营去当营长了。林欣儿就把排长文佐兴调来接任警卫连长。

    “参谋长,您知道林副支队长在哪儿呀?”袁尚见易云珍要走,忙问道。

    “他在一团,你到通讯班叫个通讯员去吧!”易云珍说,停了停,他又说,“小袁,算了吧,你回吧,我去通讯班说。”

    “是。”袁尚听罢,就往回走去。

    通讯班在晒谷场下的一幢房子里。通讯班一共十个人,班长叫小齐,齐谷根。通讯班经常出任务,没出任务的时候就在班里呆着,不能走远,因为不知何时会有新任务。

    易云珍来到通讯班,通讯班在齐谷根的带领下正在学文化。文化教员教的字,几个人正在你考我,我考你地复习着呢!

    看到参谋长到,齐谷根就知有事。易云珍就告诉齐谷根,派一位同志去一团请林副支队长来司令部开会。

    易云珍回到晒场上,就见通讯员小伍牵着马下了高坎,往一团去了。

    一团驻在五峰山下,离萍莲大道不远。林凯之去一团,似乎与萍莲大道有关。

    易云珍来到作战室,见支队长还在看地图,就问:“支队长,找到破敌良策了?”

    林欣儿看易云珍一眼,以问代答:“参谋长,难道你没想到?”

    易云珍说:“支队长,凯之去了一团,我猜想,我们三人想到一块儿去了。”

    “噢?凯之去了一团,就晓到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林欣儿笑着问。

    “一团离萍莲大道不远,我猜想他是去侦察了。”易云珍说。

    “唔!你是说,你也在想着打大道的主意?”林欣儿很高兴,“等下凯之来了,问了就知道。果真如你所说,那真是不谋而合!”

    傍晚的时候,林凯之回来了。一回来就高兴地向林欣儿汇报:我去萍莲大道上侦察过。昨天,国民党军第62师之一旅通过五峰山到了云起镇,离我们差不多五十里。

    “你的想法呢?”林欣儿问。

    “我的想法很明显,打敌人的伏击,伏击敌人的运输车队。”林凯之说。

    “说说你的具体打算?”林欣儿又问。

    “趁敌往云起镇运送物资时,我们在途中设伏,截取物资。敌人没了物资,自然会不战而退。”林凯之说。

    “云珍,你说呢?”林欣儿又问易云珍。

    “光是截获敌人的物资,恐怕不一定会逼迫敌人不战而退。”易云珍点着地图说,“这个云起镇离莲花城也只有二百多里路,萍乡的物资得不到,它完全可以向莲花城获得。”

    “说说你的具体想法?”林欣儿用同样的问题问易云珍。

    “我的意见是,将部队隐蔽接近云起镇,造成我们要攻打云起镇的事实。”易云珍说。

    “云珍同志,我们打得下吗?我们与敌人的差距很大,这是人所周知的事实。”林凯之叫道。

    “你先别急,先听云珍说完。”林欣儿止住林凯之。

    “我们包围云起镇,敌人肯定会巴不得。他找我们找不到,送上门来他能不高兴?”易云珍说,“但是我们截住他的物资,他肯定会恐慌。”

    “继续说下去。”林欣儿表现得很感兴趣。

    “后面的我还没想好。总之敌人产生恐慌就会露出破绽。露出了破绽就可乘隙打击!”易云珍说。

    “唔,有道理!”林欣儿肯定地说,“云珍,你还继续想下去,我等着你的好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