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363章 深度打击
    易云珍的想法,林凯之的想法与林欣儿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不谋而合。

    但是林欣儿认为,凯之想打敌人运送物资的打算比较实在,确实胜算很大。影响也不谓不大。

    虽然如易云珍所说,这边的大道不通,敌人或许可找他路。但是启动军用物资不是做生意,这里不通我走那里。你截了敌人的军用物资,敌人哪肯善罢甘休?!

    易云珍的想法大胆,他是想借截获物资来调动敌人。此想法比凯之的深了一层。

    而林欣儿想的是,整个作战是一盘棋:引敌,诱敌,歼敌。

    林欣儿说出自己的设想:动员群众和地方武装,赤卫队,游击队佯装成我军主力对云起镇实施包围,吸引敌人;截获敌人的物资诱惑敌人;然后利用敌人运动之机,伏击歼灭敌人。

    林欣儿进一步说:现在是初冬,是这一地区大雾最多的季节。大雾往往到十几点钟都不散。我们正好利用大雾来个虚虚实实,真假莫辨。

    具体的步骤是:支队主力秘密靠近云起镇,像云珍说的那样,造成包围云起镇的事实。到时我们可以同时打出独一师和独三师的旗号,迷惑敌人。

    等到敌人动了之后,支队主力迅速从云起镇出动赶到五峰山伏击地点伏击敌人。

    现在的问题是,这几个环节不容易衔接,动员群众,佯装主力,是个浩大的组织工程,搞得不好会弄巧成拙。

    林凯之和易云珍听了都大受鼓舞。他俩都认为这个方案堪称完美,天衣无缝;而且,只要组织得当,以苏区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是不难做到的。

    为了求得大家的共识,集思广益,林欣儿主持召开了支队党委会。这是因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战斗,它需要各方面努力,尤其是需要取得地方上的支持。

    党委会上,大家就林欣儿提出的方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一致认为,依照这个方案,应该是一场颇具规模,且影响较大的战斗。

    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独立支队领导层进行了细致分工。蔡坤、陈方云和范中骏都被抽出来,准备去做组织群众的工作。

    大家心里明白,只有把各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好,才能实现此次战斗的目的。

    紧接着,林欣儿又召开支队团以上军政主官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她不仅就整个战斗计划作出详细说明,而且特别强调部队的组织纪律性。

    林欣儿说,这场战斗的关键是令行禁止。要求整个支队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而要做到这一点,思想政治工作要放在首位。

    林欣儿继续说:“同志们,我们这次把支队的几位领导同志抽出来做组织群众的工作,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全靠各团营连的政工干部了。能不能做到令行禁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政工干部。只有你们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部队的战斗力才能显现出来,整个战斗,乃至今后的行动,才有保障。”

    林欣儿希望各团回去之后,立即召开会议,层层动员,层层落实,层层把关,切忌做表面文章。

    一切准备工作计划展开后,林欣儿要林凯之组织部队在五峰山秘密构筑工事,作好伪装。同时负责截断萍莲大道敌人的后勤补给。

    又派易云珍带侦察连在云起镇周边活动,搞清敌人的活动规律,敌军指挥官的思想脉络。

    她自已坐阵调度、指挥。

    几天后,萍东赤卫队报告,第62师运送物资的车队已出发,一共是十二辆大卡车,护送兵力为一个营,携带有轻重机枪等重武器。

    林欣儿把伏击敌运输车队的任务交给了三团,由林凯之实施指挥。

    她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云起镇方面。

    却说蔡坤接受了联络地方党组织、苏维埃政府的任务后,就带着陈方云和范中骏出发了。

    他们首先找到萍乡和莲花两县的县委和苏维埃政府,将此次作战计划告诉他们,请他们密切配合。

    敌人的这个第62师是目前苏区的最大威胁,敌军的一个旅几千人已经深入苏区清剿,给苏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独立支队将对敌军实施打击,这是两县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所期盼的。他们表示立即行动起来,保证地方部队和赤卫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能闻风而动。

    蔡坤让陈方云负责萍乡县,范中骏负责莲花县,一定要把林支队长的计划落到实处。

    林凯之带着二团在五峰山萍莲大道两边构筑工事。为了隐蔽,他们将挖好的工事都伪装起来。挖一段伪装一段,尽量做到不留痕迹。不明底细的人是不知道五峰山这些工事的存在的。

    当接到伏击敌运送物资车队的任务后,他交待段新平团长继续构筑工事,一定要做得最好。

    林凯之带着警卫员梁静山赶到了伏击地点一一山羊沟。

    山羊沟是萍莲大道上的一座关隘,离萍乡城六十余里,离云起镇八十余里。之所以选在山羊沟伏击,是为了隐蔽五峰山的伏击地点。

    山羊沟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伏击的地方。

    山羊沟是一个峡谷。大道由北而南,在谷内大约有五到六里。谷的两边俱是丈多高的悬崖峭壁,只有山羊才能攀爬上去。“山羊沟”名称的由来大抵依此吧!

    这次的伏击并不轻松。一个营的护送兵力,够花本钱的哈!但同时也说明,敌人对这批物资的重视程度。

    山羊沟虽然是座峡谷,作为伏击地点还是有一定的局限。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山羊沟两边俱是丈多高的悬崖峭壁,挖不成工事。伏击部队只能利用险峻的地形地物打击敌人。

    小股的敌人进了山羊沟,它是个理想的伏击地点。若是大部队,双方都施展不开,战局可能就会成僵持状态。

    林凯之带着警卫员顺大道骑马直接去山羊沟。到达山羊沟时是早上七时左右。这时三团还没到达。

    林凯之让梁静山将马拴在远离大道的一个小山沟里去,自己一边等部队一边仔细观察沟中形势。

    两边的山势只能是自然形成,不能人为改变,这已成既定事实。所不同的是如何利用地形地物。林凯之两边山上都观察了个遍,心中有底了。

    三团赶到山羊沟已是上午九时左右。按照情报,敌人的车队快到了。

    林凯之立即布置兵力和火力。由于他事先心里有底,所以这种布置就显得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