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403章 铁赣州
    根据中革军委于1932年1月10日发布了《关于攻取赣州的军事训令》部署,主力红军和地方红军分成主作战军、支作战军和机动部队三部分。

    主作战军以彭德怀任前敌总指挥,由攻城部队、监视部队和地方工作部队组成。

    攻城部队由红三军团担任,第七军主攻东门,第二师主攻南门,第一师主攻西门。

    监视部队由红四军第十师担任,位于南康县唐江以北地区,任务是准备截击由赣州北逃之敌。

    地方工作部队由红四军担任,位于大余新城、南康和上犹崇义杨眉寺附近。

    任务是打击从南雄、大余前来增援赣州的粤敌,建立军事交通线,贯通于都、赣县、信丰、南康、大余苏区,占领大余、信丰县城,掩护攻城部队。

    支作战军以江西军区司令员陈毅为总指挥,包括赣南独立第二师、独立第三师、独立第六师、赣东独立第四师和湘赣独立第一师。

    另以红三军暂时担任消灭宁都、于都境内残余地主武装的任务;红十二军在宁化西南及连城西北一带工作,巩固发展闽西苏区。

    红军第五军团继续整顿训练;红军第十六军进窥樟树威胁吉安之敌,使之不能增援赣州。

    此外,还安排红五军团第十三军担任总预备队。

    赣州是赣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赣州城位于赣江源头章、贡二水汇合处,东、西、北三面环水,只有南面是陆地,四周城墙高厚坚实,地势十分险要,素有“铁赣州”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负责守卫赣州城的是国民党军第三军十二师三十四旅,旅长马崑(孔令如死后,傅恒聪调离赣州,由马崑接任)。

    三十四旅下辖六十七、六十八两个团和一个独立连,全旅兵力约3000余人。

    另外,有赣南各县逃亡在赣州城的地主武装约5000人左右,再加上警察队、商民自卫团等武装,共有兵力一万余人,枪近万支,具有相当的守备力量。

    赣州城危急时,还可得到南面国民党粤军、北面国民党中央军的增援。

    为了阻挡红军攻打赣州城,守备赣州的马崑进行了严密的准备,组建了“民团指挥部”,下辖17个大队,每县编1个大队,使这股地方武装成了最顽固、最反动的守城力量。

    同时,马崑还纠合各种反动势力,成立了“城防办事处”,强征物资粮饷,赶制守城器械。

    守城敌军的兵力布置为:六十七团守东门、小南门、建春门;六十八团守南门、西津门;各县民团大队分别协同守城。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共临时中央和中共苏区中央局多次提出夺取赣州、吉安、南昌、九江等中心城市,争取一省数省首先胜利。

    据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于1932年1月10日下达军事训令,要求中央红军坚决夺占赣州,以赣州为中心向北发展,争取革命在江西的首先胜利。

    并决定以红3军团并指挥红7军和红4军为主作战军,担任攻城和阻援的任务。

    由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任前敌总指挥兼政治委员;江西、闽西军区共6个独立师为支作战军,以游击战配合行动,由江西军区总指挥陈毅负责指挥。

    赣州是赣南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要地,东、西、北三面临水,城墙坚厚,易守难攻,素有“铁赣州”之称。

    国民党军第12师第34旅及赣南17个县的地主武装及警察、商团武装共一万余人驻守该城。

    北面的峡江、吉安、万安一带有蒋介石的嫡系部队5个师,南面的大庾(今大余)、南雄、韶关一带有粤军10多个团,可随时增援赣州。

    2月4日至6日,红军主作战军陆续进抵赣州城附近,国民党军立即缩短防线,固守城池。

    担任主作战的红军迅速占领城郊的白云山、天竺山一线攻城出发阵地,从城东南进逼城垣。

    支作战军分别在信丰、会昌、万安等地区积极活动,监视并牵制赣州北之国民党军。

    红军围城以后,曾于2月13、17日两次爆破攻城,均未成功。

    2月23日,红军主作战军发起总攻。爆破队将东门附近的一段城墙炸塌,红7军冲锋队勇猛地攻占了城楼。守军立即组织兵力向城楼反扑,并以密集火力封闭突破口,阻止红军后续梯队入城。

    经数小时激战,主攻部队进攻受挫,撤出战斗。

    2月底,国民党军为解赣州之围,以第11、第14师约2万人由泰和地区赶赴赣州西北郊,并以一部进入城内。

    3月1日,中革军委向部队发出“坚决夺取赣州,乘胜消灭来援敌人”的训令,并增调红5军团参战。

    3月4日,红军再次攻城,将东门附近城墙炸塌,随即发起攻击。但守军早有准备,依托在城内赶筑的拱墙,以绵密的交叉火网进行抗击。

    红军英勇冲杀,数度强攻不下,伤亡较大,被迫停止攻击。此后,红军仍屯兵城下,准备继续攻城。

    守军则恃援兵4个团已进入城内,变守为攻,于7日凌晨以5个团出击,城外国民党军一部从侧后配合。红军攻城部队突遭袭击,陷于被动。

    幸红5军团第13军及时增援,以大刀与国民党军肉搏,掩护攻城部队撤出战斗。

    此役,红军苦战月余,攻城不克,反遭重大伤亡,并丧失了扩大红军、巩固与发展苏区的宝贵时间。

    攻城后期,中革军委鉴于严峻的形势,从后方火速请来了毛主席。

    毛主席审时度势,大胆起用刚起义不久的红五军团1.7万人增援。终于稳住了战局。

    此次战役虽然失败了,但仍具有一定的意义。不过这些意义并不是表现在战役的决策方面。

    红军在攻打赣州期间,广泛地宣传、发动了群众,扩大了红军和苏维埃政府的影响,帮助群众组织了农会、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特别是赣州城郊农村的苏维埃政府、农会、赤卫队和各种支前组织迅速建立。群众支援红军的热情空前高涨,千家万户为红军推砻打碓做米,支前队员昼夜不停地为部队运送弹药物资。

    沙石、沙河等乡还支援攻城红军1100多担粮食,几十头肥猪。水西、南外、黄金等乡的菜农,经常把一担一担的新鲜蔬菜送往红军驻地,密切了军民关系。

    此外还发展了信丰、南康、崇义、上犹、遂川等县的工作,争取了这些地区的群众,建立了许多赤色政权,发展了地方党的组织,增编了红军独立第九师,扩大了红军,使湘赣苏区与中央苏区的联系得到了加强。

    同时在这场战役中,红军进行了攻坚攻城战的实践,取得了一些宝贵的攻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