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412章 第四次反围剿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国工农红军所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四次“围剿”的战役。

    1932年12月,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调集近4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

    1933年1月底,蒋介石到南昌亲自兼任赣粤闽边区“剿匪”军总司令,指挥这次“围剿”。

    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

    其部署是:以第18军军长陈诚指挥的蒋介石嫡系部队12个师为中路军,担任“主剿”任务。

    蔡廷锴指挥的第19路军和驻福建省部队共6个师又1个旅为左路军,担任闽西、赣南地区的“清剿”。

    粤军第1军军长余汉谋指挥的广东省部队6个师又1个旅为右路军,担任赣南、粤北地区的“清剿”。

    左右两路军策应中路军行动。

    第23师为总预备队。

    另有4个师又2个旅分布在南城、南丰、乐安、崇仁、永丰等地担任守备。

    第3、第4航空队以南昌为基地,支援作战。

    中路军约70个团16万人,编成3个纵队。

    第1纵队指挥第11、第52、第59师,向宜黄、棠阴地区集中。

    第2纵队指挥第10、第14、第27(后任守备)、第90师,向临川(今抚州)、龙骨渡地区集中。

    第3纵队指挥第5、第6、第9、第79师向金溪、浒湾地区集中,并以一部出资溪。

    第43师为预备队。

    2月上旬,红一方面军约7万人,在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指挥下,主力活动于黎川地区。

    当时,中共临时中央和中共苏区中央局提出,在国民党军“围剿”部署尚未就绪时,实行进攻作战,击溃国民党军。

    命令红一方面军首先围攻南城和南丰。

    2月9日,红军开始向南丰地区开进。

    南丰城为抚河战线国民党军进攻中央苏区的重要据点,有5个团防守。

    12日晚,红军第3、第5军团各一部向南丰城外围阵地发起进攻,战至次日晨,未能突破防御。

    战斗中,红3军团第3师师长彭鳌牺牲。

    陈诚获悉红军围攻南丰后,令守军第8师据城固守,同时急令驻南城的第24师驰援,令中路军各纵队迅速向南挺进,企图合围红军于南丰城下。

    周恩来、朱德发觉南城国民党军增援,当即决定改强攻南丰为佯攻,主力转移至南丰、里塔圩以西地区,准备打援。

    22日,红一方面军获悉中路军第1纵队准备由宜黄、乐安地区增援南丰,第2纵队主力集中于南城,企图在第3纵队策应下,与红军在南丰地区决战。

    周恩来、朱德鉴于国民党军兵力密集,打援无胜利把握,在南丰地区与之决战更为不利,遂决定撤围南丰,诱敌深入苏区。

    周恩来、朱德以红11军伪装成主力,由新丰和里塔圩之间东渡抚河,将中路军第2、第3纵队向黎川方向吸引。

    方面军主力则秘密转移到广昌以西的东韶、洛口、南团、吴村地区隐蔽待机。

    陈诚被红11军的行动所迷惑,以为红军主力撤回黎川地区,遂以第1纵队于宜黄以南地区集中,然后出广昌、宁都,堵截红军归路。

    又以第2纵队由南城、南丰出康都,侧击黎川、建宁。

    第3纵队由金溪地区南下,从正面向黎川方向进攻,企图合击红军主力于黎川、建宁地区。

    据此,第1纵队第52、第59师准备由乐安地区东进黄陂,同由宜黄南下的第11师会合。

    红一方面军鉴于中路军第1纵队同第2、第3纵队相距较远,态势孤立,且第52、第59师由乐安向黄陂开进所必经的登仙桥以东地区,山高林密,便于红军大兵团伏击。

    遂决定集中主力,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在固岗、登仙桥以东,河口、黄陂以西地区,选择有利地形,以伏击战求歼第52、第59师。

    部署是:以红1、红3军团和红21军为左翼队,隐蔽集结于金竹、大坪地区,待第52师进入蛟湖、桥头一线时,突然发起攻击。

    以红5军团、红22军为右翼队,隐蔽集结于横石、侯坊一线,准备占领黄陂、霍源(今霍沅)地区,歼灭由固岗、西源(今西沅)向黄陂前进的第59师,并保障左翼队翼侧安全。

    以总部特务旅和江西军区独立第4、第5师分别在永兴桥至杨坊之线和河口西北上源、下源地区活动,牵制第11师,并保障右翼队翼侧安全。

    以红12军为预备队。

    26日,红军各部先后进入预定地域。

    同日,国民党军第52、第59师由乐安分两路东进。

    27日,第52师沿登仙桥、大龙坪、蛟湖、桥头之线向黄陂前进;第59师沿固岗、西源、霍源向黄陂前进。

    两师之间有摩罗嶂大山相隔,联络协同均较困难。当时细雨浓雾,能见度差。

    第52师因受红军游击队袭扰,行动缓慢,加之误认红军主力远在南丰、黎川地区,对隐蔽在其行进道路南侧高地之红军主力毫无察觉。

    13时,当第52师前卫第155旅进至桥头附近,后卫第154旅第309团越过登仙桥时,红1军团以一部兵力向蛟湖攻击,将第52师行军纵队拦腰切断。

    红1军团主力向大龙坪、小龙坪发起猛攻。

    红21军也迅速赶到登仙桥附近地区,截断了该师退路。

    经3小时激战,全歼第52师师部和第154旅第309团,俘师长李明。

    取道大龙坪、坪口、跃龙坪向黄陂前进之第155旅1个团,也遭到红军的歼灭性打击。

    第155旅得知大龙坪和黄陂方向发生战斗后,即就地转入防御。

    18时,红3军团主力赶到,将第155旅主力合围于桥头。

    28日上午将其歼灭。

    与此同时,红3、红1军团各一部协同作战,全歼第154旅主力于蛟湖。

    红军右翼队先头部队于27日11时进到黄陂、秀源一线,发现第59师正从霍源一带向黄陂前进。

    红军右翼队即以红22军第64师向霍源方向急进,先机占领黄陂西北一带高地,红15军在霍源以南占领阵地,求歼第59师于黄陂、霍源地区。

    13时,红15军同第59师前卫部队接战,将其击溃。

    第59师第175旅第351团主力和独立团在西源地区就地转入防御,第175旅主力向前增援,战至黄昏,双方形成对峙。

    28日上午,红军右翼队向第59师发起全线进攻,经整日战斗,将该师主力大部歼灭。

    第59师残部数百人向蛟湖方向突围,企图同第52师会合,当其发现第52师已被红军歼灭后,又转向乐安方向逃窜。

    3月1日上午,该部被红1军团歼灭于登仙桥附近,师长陈时骥被俘。

    至此,第59师除在西源地区1个多团逃脱外全部被歼。

    在战斗中,红5军团第39师师长王树亚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