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440章 甘溪麈战
    新厂伏击战后,红军分路由平茶、三里驿进到贵州黎平县属之潭溪、中黄地区,接着在鳌鱼嘴会合,进入清水江流域。

    清水江流域,风光秀丽。苗、侗少数民族兄弟世代生息在这一带。

    进入兄弟民族地区之后,军团领导三令五申,要求全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

    军团命令各部组织宣传队贴布告,写标语,举行集会,深入广泛地向兄弟民族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的宗旨,逐渐地消除了兄弟民族对红军的误解和对当兵的传统偏见。

    苗、侗族兄弟积极地为红军带路,并运来了粮食以供军需。当他们知道红军要从南嘉渡江的消息后,又帮助红军探水势、结木筏、架浮桥,使红军得以顺利渡江。

    军团部命令部队抢渡八卦河,绕道北上去和红二军团(当时称红三军)会合。正碰上八卦河涨水,红军遂折回到大广一带。

    桂军覃联芳师由锦屏方向向我逼进,两军在大广遭遇,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

    红军第五十二、五十四团英勇反击。而当地群众则积极地为红军当向导,抬伤员,一起出没在火线上。

    在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军团主力顺利地从大广西侧山地安全转移。

    大广遭遇战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可红军也付出了较大代价。

    五十四团经过浴血苦战,余部坚持到最后才撤离战场。团队的战旗被当地群众一直珍藏下来,解放后才献给有关部门,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

    当时,红军作战条件非常困难。军团长手边,连一份像样的作战地图也没有。部队行军打仗,靠的是简略的教学地图。

    一次战斗中,在旧州的法国教堂里,意外地得到了一张一米见方的法文贵州地图。

    这让军团首长如获至宝。但他们无法使用,因为那上面全是法文。

    后来军团首长就让那个法国教士,花了大半天时间,将地图上的主要城镇译成了中文。

    这张地图对当时红军的作战颇有帮助。由于敌人封锁严密,红军千里转战到此,人地生疏,向导也很少有知道三十里外情况的人。

    因此,能得到这么一张较详细的贵州区划图就很不错了。

    事隔四十三年之后,肖克同志回忆起这件往事,印象还十分深刻,眼里还流露着当年获图的欣喜心情。

    红六军团入黔后,敌湘、桂联军主力,沿舞阳河南岸的施秉、镇远、黄平一线展开。

    黔军王家烈在马场坪督战,并派王天锡到施秉拦桥与李觉、廖磊谋图“会剿”红军。

    他们认为红六军团必然东去与红三军会合,所以决定湘军主力由镇远开赴石阡,桂军主力由施秉开向路腊一带拦截红军。黔军悉数开往黄平。企图三面合围。

    红军采取避实就虚的战略,以黔军为主要打击对象,拟在施秉、黄平间抢渡大沙河。十月三日击溃黔军,克旧州,占领瓮安属的猴场。

    此时,军团部收到军委来电,说:桂敌现向南开动,红三军已占领了印江,六军团应速向江口前进,无论如何不得再向西移。

    其实,此时桂敌正在石阡境内积极寻战,桂敌另一部和湘敌补充第一纵队、加上部分黔军由南向北压迫红军。形势对我不利,红六军团按照电报指示方向,从猴场经龙溪调头东进。

    七日拂晓,六军团按照十七师、军团部、十八师的顺序向甘溪前进,拟在甘溪一带休息。

    军团参谋长李达同志,率领前卫到达甘溪镇的时候,桂军十九师之张、汪两团已进到距甘溪镇百米处的小河沟。

    桂军发现红军后,立即把部队在小河南岸的石堤后边展开。离甘溪镇半里路程的白虎山,群宝山也先后被桂军占领。

    红军第五十一团发现敌情之后,立即在甘溪镇北头展开部队,就地抵抗,并派出部分兵力抢占甘溪镇南面的青龙嘴高地。

    刚进入甘溪西街的四十九团的一个营,也就地抗击敌人。

    敌人利用小河沟的有利地形向红军接近,又沿着下水道的暗沟,偷偷地摸进甘溪镇中心,并从暗沟中向外射击,袭占了四十九团一个营在甘溪西街的阵地,切断了第五十一团与主力部队的联系。

    五十一团全体指战员,在敌人包围和猛烈冲击下,始终坚守阵地,顽强战斗,打退了敌人若干次猛烈的进攻,给主力部队的转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军团主力在王震、任弼时等同志率领下,在大土村南山丛林中,临时开辟道路向大地方方向转移。

    肖克同志指挥第五十团接替了红军学校的抗击任务,并占领老菜土掩护第五十一团和第四十九团以及红校转移。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第五十团机动地退出战斗,经四方堰向大地方寻找主力。

    甘溪战斗打得非常英勇,部队各自为战,人自为战,发挥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无数烈士在这次战斗中为革命光荣捐躯。

    第十八师师长龙云同志,亲自率领第五十二团与敌人展开了肉搏,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顽强地坚持战斗达两天之久,最后在岑巩县因受伤被俘,英勇就义。

    其时,军团参谋长李达同志,率领第四十九团和第五十一团两部和一个机枪连,离开了主力,单独经过七、八天苦战,冲破了敌军封锁,到达了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与红三军会合。

    甘溪激战之后,桂军廖磊命令周师张、汪两团紧追红军,并亲自率周师余部折回大地方。

    湘军李觉部由白沙急趋走马坪。覃联芳和成铁侠部向骂溪分途截击。

    当时敌人以二十四团的兵力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这是红六军团西征以来最困难的时刻。在战火连天的日子里,部队有时一天只能喝上一顿稀饭。

    山路陡峭、骡马行李无法随军行动。许多同志光着脚在深山老林里行军作战。

    虽然遇上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但全体指战员在军团总部的指挥下,坚持转战在施秉、余庆间的大地方、路腊、骂溪、紫荆关一带。

    最后,由军团直属队组成的一个直属营,在石镇大路上,堵住了成铁侠和三十二旅之南北夹击。

    而军团主力在石阡县南部,突破了湘敌独立第二十三旅的防御阵地,经小公鸡村向石阡之凯楼方向疾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军团领导于十月十八日给中央去电,报告近日战况说:

    “我军十五日向板桥前进,拟渡过石阡河,而李敌一团先到板桥堵我渡河。我向甘溪方向转进,被龙塘之敌截击,五十二团被截断向白沙方向退去。”

    ”我军于十七日早全部抵甘溪,旋走小路,拟通过石阡、镇远之敌的封锁线。午后六时前,拟一营先到石、镇大道,而成铁侠部由大地方,某部由石阡同时向我截击,我军顽强抵抗,于昨晚全部通过……。”

    甘溪麈战,事先没有作战预备方案,战斗发生后,五十一团虽然抓获了敌人侦探及时摸清了敌情,但前卫指挥员迟迟未下决心,致使贻误了战机。

    加之对地形不熟,临时开路,山路险窄使部队拥挤不堪,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但红军指战员,以气吞河山之势与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是永垂青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