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441章 红十六师
    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红军主力部队存在过三个红16师,分别是湘鄂赣苏区红16师、湘鄂川黔苏区红6军团16师和洪湖苏区红6军16师。

    这里介绍的是湘鄂赣苏区红16师。这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红军在长江以南保存的唯一正规师。

    1933年6月,按照上级将小军小师改编为大军大师、取消军一级编制的要求,湘鄂赣苏区的主力红军红16军缩编为红16师。

    师长高咏生,政委温景惠,下辖第46、47、48三个团。

    46团团长钟彪(1934年牺牲),47团团长徐孟久,48团团长李湘涛。

    虽然名义上红16师归湘赣苏区的红6军团指挥,但因为地理之隔,该师基本上独立活动。

    高咏生,又名高伯坚、高化愚,1908年出生于湖南平江。

    高咏生在北伐战争期间,曾指挥农军与北洋军作战。

    参加过平江起义,曾任红5军1纵队党代表、红16军9师师长。

    温景惠,又名温锦惠,出生年月不详,曾任红16军政委。

    由于之前孔荷宠、林瑞笙、陈佑生等人的错误指挥,湘鄂赣苏区被湘军分割成十几块小苏区,红16师因为频繁作战实力也严重受损,仅剩1600余人。

    为了整顿湘鄂赣苏区的颓势,上级调陈寿昌和徐彦刚到湘鄂赣苏区工作,并将军长孔荷宠调去红军大学学习。

    谁知孔荷宠居然投降了蒋军,并带着数千大小叛徒专门对付红军,使得原本严峻的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孔荷宠亦被称为“红军第一叛徒”。

    1934年2月,为支援江西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萧克指挥红17师北渡袁水,进入湘鄂赣苏区作战。

    他惊讶得发现,这些所谓的小苏区,都不过是一些山沟中的残垣断壁,只有很少一些老百姓在山上搭棚子生活。

    上级得到报告,命红16师放弃根据地随红17师一起去湘赣苏区。但遭到高咏生的拒绝,他不愿抛弃坚守在这里的老百姓们。

    红17师离开后,红16师的处境更加艰难。

    1934年5月,为掩护苏区领导机关转移,红16师遭到湘军三个师的合围。

    在突围战斗中,师长高咏生不幸被敌人俘获。虽然他在押解路上机智逃脱,但逃跑路上因为天黑失足掉入水池中,不幸牺牲。

    事后由时年27岁的军区司令徐彦刚临时接任师长。

    徐彦刚曾任红3军7师师长、红1军团参谋长,具有较强指挥能力。

    1934年7月,红16师和苏区领导机关在龙门山地区会合后,再次遭到敌军合围。

    在突围战斗中,部队再次被打散,最后仅师长徐彦刚率数十人辗转回到黄金洞老根据地。

    这两次惨痛的失利合称“六七月事件”,标志着湘鄂赣苏区比江西苏区早三个月进入艰苦卓绝的游击斗争时期。

    在大叛徒孔荷宠的蛊惑下,原师政委温景惠等少数人当了可耻的变节者。

    整个湘鄂赣苏区的成建制武装只剩下巡视员方步舟、红16师参谋长谭凤鸣和军区参谋长严图阁带领的独立3师7团800余人。

    陈寿昌决定以这支部队为基础重建红16师,徐彦刚仍任师长,师政委则由方步舟担任。

    方步舟,原名项升平,1900年出生于湖北大冶,参加过南昌起义,曾任阳新县书记、鄂东南道书记、红17军政委。

    此时湘军大部分都被调去追击向西突围的红一方面军主力,红16师周边压力骤减,苏区书记傅秋涛趁机大力动员无家可归的群众参军,使红16师很快恢复到2500余人。

    同时在徐彦刚、方步舟的指挥下,三战三捷,歼灭东北军一个营,重创湘军主力成铁侠旅。

    到1935年6月底,全师已经恢复到5000余人,三个团建制齐全。

    红16师的壮大自然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不仅何键调回几个师来围剿,蒋氏亦派出一个纵队支援何键。

    为跳出敌人合围,红16师由傅秋涛、方步舟和徐彦刚率领分三路突围。

    结果方式舟、徐彦刚率领的两路部队先后被敌人打散,仅收拢不到百余人,师长徐彦刚也在负重伤后不幸牺牲。

    傅秋涛带领的一路则成功突围,为红16师保留了1700余名种子。

    麦市突围失利后,由于红16师缺少电台,没有了解到上级在遵义会议上的最新作战指示,而是仍按着过去的一套把部队集中到主力里与敌人拼消耗,导致战士们疲于奔命,部队越打越少。

    到1936年1月,全师仅剩70多人,这是红16师第二次遭到覆灭性的损失!

    幸亏这时交通员终于在湖南永顺找到了红2、6军团,并从那里拿到了遵义会议的有关文件。

    军区政委傅秋涛研究有关文件后及时转变了战术,不再集中部队与敌人蛮干,而是以多支游击队、独立营的方式,遍地开花,打得敌人晕头转向。

    到1936年6月两广事变发生时,蒋军被迫调走大量正规军开往两广边境,局势对湘鄂赣红军变得更为有利。

    傅秋涛虽然不明白蒋军撤退的具体原因,但仍趁机下令第二次重建红16师。

    此时全师辖700余人,师长仍是方步舟,政委则是刘玉堂。

    刘玉堂,原名刘金启,1913年出生于江西兴国,曾任江西少先队省队长,1933年随陈寿昌被派往湘鄂赣苏区,曾任苏区组织部部长

    在方步舟、刘玉堂的指挥下,红16师三次出击,连战连捷,部队扩大到1000余人。

    这期间刘玉堂负伤离队,由明安楼接任师政委。

    西安事变后,蒋氏加强了对南方各红军游击队的进攻,方步舟对此没有思想准备,在梅田战斗中遭敌人包围,部队受到了些损失。

    傅秋涛对此很生气,下令解除方步舟职务并给予处分,引起方步舟的思想波动。

    这时方步舟身怀六甲的妻子也被蒋军捉住,这个奋战了十多年的老战士终于万念俱灰,只身投降了蒋军。

    事后傅秋涛紧急任命冯育云为红16师代师长,并下令部队转移,但蒋军根据方步舟提供的情报,早已设下埋伏。

    激战过后,傅秋涛仅率200余人突围而出,这是红16师第三次遭到覆灭性的损失!

    方步舟是继孔荷宠之后湘鄂赣苏区的又一个大叛徒,在他的蛊惑下,包括代师长冯育云在内的不少原红16师指战员都先后放下武器。

    他们本来就是方步舟的老部下。受叛徒招降和蒋军围剿的影响,到改编成新四军前,红16师连同各地方武装总数只剩500余人,不少坚持了三年的老战士倒在了黎明来临之前。

    1938年1月,合作抗日后,原红16师被改编成新四军第1支队第1团。

    原师政委明安楼在劝说赣北游击队下山时,被对方错杀。

    原师长方步舟叛变后,又于1949年率部在浙江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