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481章 又失良机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5个主力军团以及中央、军委纵队共8.6万人踏上了英勇悲壮的长征之路。

    陈济棠为做给蒋介石看,也为防止红军在粤北停留,或真的从粤北进入广东腹地建立根据地,频频调兵遣将予以防堵:

    令余汉谋派出两个师一路尾追红军;将驻广州花县的警卫旅用火车和汽车急运至粤北仁化,抢占沿途诸要点,并广筑工事;将自己的行营前移至粤北曲江,坐镇指挥。

    但这些都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红军过粤北期间,陈济棠给前方一线部队明确的任务是“保境安民”;规定的战场纪律是“敌不向我开枪不准射击;敌不向我攻击不准出击”。

    陈济棠警卫旅为做到“不与红军打仗”,还将中校团副郭士槐等一些与共产党有仇的人借故留在了后方。

    从10月14日傍晚到18日傍晚,集结在于都境内的中央主力红军和中央野战纵队渡过长征第一河——于都河,向粤北突围转移。

    陈济棠按照“秘密协议”,给红军让出了一条宽40华里的通道。这样,使红军较为顺利地突破了蒋介石布置的第一道封锁线,进入粤北南雄境内。

    蒋介石得知消息后,即令陈济棠等人在粤北组织第二道封锁线给予阻截。

    陈济棠令部下到仁化、乐晶、汝城附近设防,但下属军官同时也得到命令:“让出红军西进道路。”

    10月27日,红军下达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命令。同样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红军于11月4日又顺利突破了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

    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蒋介石再次颁布紧急“堵剿”电令,在第三道封锁线上修筑了数百座碉堡,加强防堵。

    在这个过程中,红军认真执行“秘密协议”,不入广东腹地,只沿粤北西进。

    于是,红军一路未遇粤方顽强阻截,又突破了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

    蒋介石的计划一次次落空,部署一次次被打乱,他终于觉察到自己算计陈济棠不成,反被陈济棠狠狠“耍”了一把。

    蒋介石不禁恼羞成怒,亲自给陈济棠拟写了一份措辞严厉的电报:

    “此次按兵不动,任由共匪西窜,不予截击,贻我国民革命军以千秋万世之污点。着即集中兵力27个团,位于蓝山、嘉禾、临武之间堵截,以赎前衍。否则,本委员长执法以绳。”

    陈济棠害怕日后难以逃脱责任,为了不留下任何把柄,急忙销毁了与红军谈判的文件记录。

    他同时命令叶肇、李汉魂和李振球等师分头尾追红军进入湖南。但他们的先头部队距离红军总有一二天路程。

    而且,陈济棠各部追至蓝山后,便都立即撤回到广东防区。

    陈济棠部对红军的这种追堵,被国民党南昌行营第一厅中将副厅长、蒋介石侍从室主任晏道刚喻之为“敲梆式的堵击,送行式的追击”。

    ?红军进入湘南后,进行了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成立宜章县苏维埃政府,建立赤卫队,释放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的革命者和无辜的群众,把没收土豪劣绅的财物分给穷苦群众。

    红军的行动,鼓舞了湘南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

    他们主动为红军送粮、带路、照顾伤病员,还有四五百名穷苦的青壮年自愿参加了红军。

    特别是茶园、黄茅、桃花垅等地的地下党员和贫苦农民,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照料红军留下的几百名伤病员。

    这些伤病员痊愈后,同当地的红军游击队一起,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

    中央红军在通过国民党军第三道封锁线时,蒋介石已判明红军西进的战略企图。

    蒋介石于11月12日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原“围剿”中央苏区的西路军和北路军中薛岳、周浑元两部共16个师77个团,专事“追剿”中央红军主力。

    令陈济棠部4个师北进粤湘桂边进行截击。

    令广西(桂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副总司令白崇禧以5个师控制灌阳、兴安、全州至黄沙河一线。

    令贵州省“剿共”总指挥王家烈派有力部队到湘黔边堵截。

    蒋介石此举目的是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

    13日,何键发布了“追剿”计划,将所属部队编为五路“追剿”军。

    刘建绪任第一路军司令,其主力集结于黄沙河附近,与桂军协同,堵击红军西进,并以一部兵力沿湘江碉堡线布防。

    薛岳任第二路军司令,其主力集结于零陵附近地区,与第一、第三路军联系,堵截红军北进和西进。

    周浑元任第三路军司令,继续向道县前进,而后与第一、第二路军及桂军联络,截击红军。

    李云杰任第四路军司令,与第三路军联络,经嘉禾向宁远及其以南地区尾追红军。

    李韫珩(李抱冰)任第五路军司令,与第四路军及粤军联络,经临武、水口(今江华)、永明(今江永),尾追红军,并以航空兵实施侦察和轰炸。

    国民党五路“追剿”军和粤、桂军虽有25个师的兵力,但他们之间矛盾重重,各有打算。

    其中何键的湘军行动比较积极。

    蒋介石的嫡系薛岳、周浑元两部虽然装备好,战斗力比较强,而何键却对其指挥不灵。

    粤、桂两军则在其边境防堵,只求自保。

    湘南地区,共产党的影响较大,群众基础较好,国民党军力量不强,已属于无堡垒地域,便于红军机动作战。

    毛主席曾建议,乘各路敌军正在调动之际,薛、周两部尚未靠拢之时,组织力量进行反击,来一个回马枪,寻歼敌一路或一部,以扭转战局,变被动为主动。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也建议:“以三军团迅速向湘潭、宁乡、益阳挺进,威胁长沙,在灵活机动中抓住战机消灭敌军小股,迫使蒋军改变部署,阻击、牵制敌人;同时我中央率领其他兵团,进占溆浦、辰溪、沅陵一带,迅速发动群众创造战场,创造根据地,粉碎敌军进攻。否则,将被迫经过湘桂边之西延山脉,同桂军作战,其后果是不利的。”

    但是,博古、李德“根本忘记了红军的战略转变将遇到敌人严重的反对,忘记了红军在长途运动中,将要同所有追堵截击的敌人作许多艰苦的决斗,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们拒绝了毛泽东、彭德怀的建议,一味向西退却,消极避战,以致丧失了红军在湘南歼敌的良机,为后来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造成了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