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480章 凭吊师长洪超
    陈济棠号称“南天王”,曾经三次通电反蒋,是蒋介石极力想吞并的地方军阀之一。

    第五次对我党中央苏区的大“围剿”,蒋介石封他为南路军总司令,领上将军衔,令他出兵参加“围剿”。

    陈济棠慑于蒋介石的权力和实力,不敢明目张胆地违抗命令,只好把粤军余汉谋第一军、李扬敬第三军两个军调往赣粤边境,这样既服从了蒋介石的命令参加“围剿”红军,又可阻止蒋嫡系部队乘机入粤呑并自已。

    陈济棠出兵赣南后,虽然先后攻陷会昌的要隘会昌隘、重镇筠门岭,但也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

    陈济棠在对红军的作战中,特别对红军指战员的勇猛善战、机动灵活的战术心存畏惧。

    同时他对蒋介石驱使粤军与红军作战,以达到既消灭红军,又吞掉粤军的“一石二鸟”的阴谋强烈不满。

    因此,陈济棠一方面并不想在江西替蒋介石卖命,消耗自己的实力。

    另一方面陈济棠又认为,正因为有了红军的存在,才使蒋介石的主力疲于同红军周旋。

    这就粉碎了蒋介石从江西进攻广东之企图,对自己偏安广东,永踞“南天王”宝座是十分有利的。

    1934年7月,随着敌人的堡垒向中央苏区纵深推进,红军粉碎敌人第五次军事“围剿”已经不可能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决定从中央苏区向西突破粤军封锁,到湘、粤、桂三省边界创建新的根据地并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恰在此时,陈济棠通过关系向红军表示合作抗日反蒋之意,并电约红军进行军事谈判。

    同年9月通过秘密渠道派了他的好兄弟胡正太作为密使前往瑞金,商谈军机并交给周恩来一封信。

    信中说到,他准备派杨幼敏总参谋长为谈判总代表,希望红军派赣粤省军区司令员何长工为总代表进行谈判。

    鉴于陈济棠的诚意和为了顺利突破敌人封锁线,朱德总司令亲自回信给陈济棠,对陈部反蒋抗日之意表示欢迎。

    朱总司令在回信中指出,抗日救国才是惟一出路,红军愿与粤军建立反蒋抗日统一战线,建议双方从停止作战、划分界线、恢复贸易自由、代购运输军火、武装民众等方面举行会谈。

    之后不久,何长工、潘汉年肩负红军和党中央的重托,携带朱德书写的介绍信①经会昌前往粤管区筠门岭去参加谈判。

    陈部派一个特务连前来迎接他们。

    为了对外保密和保证我方代表的安全(我方派了安保人员),陈部为何、潘两位代表专门准备了两顶四人抬的轿子。

    我方代表一行由特务连一路护送到江西寻邬罗浮镇,陈部严应鱼旅把他们安排在一幢二层楼的古建筑小楼里。

    是夜,我方代表被安顿在楼上,陈部代表住在楼下,旅长严应鱼选派与他亲近的客家子弟担任安全保卫。

    翌日,谈判开始在楼上的一间会议室进行。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商谈,最终达成了五项协议:

    1.?双方取消敌对局面就地停战。2.?用有线电互通情报(器材由陈部负责)。3.?解除封锁,互相通商。4.?红军可在粤北设后方,建医院。5.?可互相借道,红军行动前将所经过之地告知,陈部后撤二十里,让红军借道通过,但必须保证不入广东腹地。

    谈判一结束,何长工、潘汉年收到周恩来出发前商定的密语电报,“你喂的鸽子飞了。”

    杨幼敏很敏感,对此询问:“是否你们要远走高飞了?”

    何长工非常机智地答道:“不,是说和谈成功,和平鸽子上天了,以示祝贺。”

    随后,何长工、潘汉年经会昌连夜赶到于都,向周恩来汇报了谈判情况。

    周恩来听后高兴地说,此次谈判成功,对中央机关和红军的战略突围转移,将起极大的作用。

    借此谈判达成五项协议的有利时机,中央红军和机关随即进行突围转移。

    10月21日,红军在赣南安远和信丰间版石圩一线碉堡群间打起了突围第一仗。

    在这一线驻守的粤军余汉谋第一军发现红军突围后,不仅没有很好地围追堵截,而且还边打边撤,退守到信丰、大瘐等几个重要据点。

    我军顺利突破粤军号称的第一道“钢铁封锁线”。

    而实际在当时,身为南路军总司令的陈济棠调动兵力是非常容易的,且陈济棠在广东梅县和江西赣州等地建有机场,拥有包括战斗机在内的飞机七十多架。

    而当时红军的突围转移又是采取“甬道式”的大搬家,每天才走十几华里或二三十华里。

    陈济棠当时若派战斗机狂轰滥炸,红军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但陈却按“机”不动。

    当蒋介石得知红一方面军是战略突围转移时,急电湘军粤军火速出兵,加强桂东、汝城至仁化的第二道封锁线。

    陈济棠表面上紧密配合蒋介石行动,重新调派兵力,加筑工事,扼守咽喉要道。

    但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蒙蔽蒋介石,索取大宗饷械;另一方面对红军显示实力,迫使红军尽快离开粤境。

    陈济棠暗地里要求各部履行停战协议,让出大路给红军通过。

    驻防这一线的李汉魂等高级指挥官以“敌不向我射击,不准开枪;敌不向我袭击,不准出击。”作为战场纪律严加执行。

    因此,当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时,大的战斗不多,相反得到了大批军用物资和短暂的休整。

    当然,并不是粤军所有的部队都能给红军放绿灯。有些下级军官没有及时接到上峰的命令,与红军交了手,双方互有伤亡。

    在这些冲突中,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不幸身亡。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担任开路先锋。

    ?1934年10月21日,洪超率部由江西赣县潭坑口向信丰县百石村前进。

    上午10时,在向百石村摸索前进时,被敌人发现。

    “砰、砰、砰!”

    枪声划破了宁静的山谷。长征第一仗就此打响了。

    ?在洪超亲自指挥下,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百石附近的制高点,架起机枪,向守敌猛烈扫射。

    此时,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越过铁丝网,翻过深深的壕沟,向高处的碉堡冲去。枪炮声、呐喊声响彻山谷。

    听到激烈的枪声,驻金鸡圩国民党粤军一个营猛地向百石村扑来,途中遭到红十一、十二团迎头痛击,仓皇逃走。

    ?200余名百石守敌被红军打得晕头转向,逃到村里一座坚固的围屋里。

    红军攻占百石碉堡后,很快将围屋包围起来,随即展开政治攻势,高喊:

    “缴枪不杀!”

    可是,躲在围屋里的粤军士兵却负隅顽抗,一会儿向外打几枪,一会儿又扔出几颗手榴弹。

    战斗在一线的洪超果断命令:

    “用迫击炮坚决消灭敌人!”

    话音刚落,他不幸被围墙内射出的一颗流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

    当洪超牺牲的消息传到红三军团指挥部,彭德怀痛心疾首,亲自赶赴现场凭吊。

    ?

    ??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介绍信是这样写的:黄师长大鉴:兹应贵总司令电约,特派潘健行(潘汉年)、何长工两君为代表前来寻邬与贵方代表幼敏、宗盛两先生协商一切,予接洽拂为感!专此。顺致戎祺朱德手启十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