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512章 不堪设想
    十一月中旬的一天,正在行军中的华卓然听到左翼的红八、红九两军团已经在攻打进入广西的数座关隘,红九军团己经占领了一座县城。

    “怎么又要进广西呢?难道还会去广西建立根据地?”有人怀疑。

    当时的中央“三人团”为了不暴露所谓的西征“绝密”,采取封锁消息的办法。真正去哪里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

    又过了一天,中革军委命令华卓然带部队去接应军委纵队的后续梯队。

    军委纵队拖着这么一个大摊子,本身就走不快。有时一天走一二十公里,很少有走三十公里以上的。每天都完不成行军任务,只得放缓行程。

    华卓然带着部队找着军委纵队的后续人马,催促他们走快点。有时没法,只得命令战士们帮着肩挑手提。一支战斗队,几乎成了收容队。

    这一天,军委纵队进了道县县城。

    道县县城的市民正在议论纷纷。华卓然听市民们讲,几天前,道县城里还驻扎着国民党军,不知怎地就撤了。

    道县城里留下不多的部队,闻听红军来了,这些部队一窝蜂逃跑了。

    这是一个什么情况?他把这个情况向纵队司令作了汇报。纵队司令说“知道了!”也没作什么解释。

    其实,当时的情况已是万分危险了。红军是闯进了敌人精心布置的第四道封锁线一一湘江与潇水之间。

    这就是后来史学家口中的“铁三角口袋阵“。

    在这个大包围圈内,地域狭窄,地势平坦,红军一旦在这样的地带陷入包围,几乎等于身处绝境。

    在得知中央红军沿着红六军团的路线西进后,早在1934年11月12日,蒋介石任命湖南军阀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中央军薛岳、周浑元两部16个师,粤军陈济棠部4个师,桂军李宗仁、白崇禧部5个师,共25个师的兵力,“追剿“红军。

    湖南和广西军阀商定以全州为界,全州以北为湖南军阀防区,全州以南为广西军阀防区。

    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在接近第四道封锁线时行动迟缓,丧失了极好的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机会。

    到了这种境地,最高“三人团”才知道守秘纯属多余,敌人已经知道了红军的绝密行动,它只能蒙蔽自己人。

    于是,最高“三人团”才正式向全军公布突围转移的最终目标一一从广西北部突破湘江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后来华卓然才知道,红六军团过湘江只用了4天的时间,而中央红军却行动迟缓,白白地浪费了好几天的时间。

    因此,也就在延误的这几天时间里,敌人赢得了时间形成包围的“口袋“,以致敌人重兵紧迫,造成非常严重的局面,为红军的重大损失埋下了伏笔。

    十一月二十五日,军委纵队离开道县向湘江进发。

    而这个时候,不管是湘军还是桂军,在蒋介石的严令切责下,迅速从南北两面向中央红军扑来。

    蒋介石的中央军从东边压来。形势已是岌岌可危,红军处在极其危险的境地。

    这个时候,华卓然想依照毛主席的嘱咐,把三个支队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中,以备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够拉得上去。

    然而他的愿望终成泡影。为了让军委纵队加快行军速度,中革军委不仅令三个支队投入搬运工作,还从红二十二师调来人马支援。

    华卓然知道红二十二师乃红九军团的部队,孙喜洲就在这支部队中当参谋长。

    红二十二师来了,却不见孙喜洲的影子。他不知道孙喜洲是被红九军团的军团长留在了军团部,他还以为孙喜洲己经阵亡了呢!

    还是在过第一道封锁线的时候,他就听到红军中传来有高级指挥员牺牲的消息。

    而在这些牺牲的高级指挥员中,却有两个他所熟悉的名字:洪超和蔡梓良。

    洪超是红三军团的战将,是林欣儿的师长,想不到也牺性了。

    而蔡梓良则是封天宇和胡杏儿的老师。华卓然知道封天宇和胡杏儿他们非常尊敬这个老师。在瑞金的时候,还集体去看望过老师呢。

    听说洪超的牺牲实属意外,他是被流弹伤及头部牺性的。

    可蔡梓良却是被飞机炸弹炸死的。在过第一道封锁线时,蔡梓良是队长,一次飞机空袭,他指挥队伍疏散,结果自己被炸死了!

    据说毛主席知道蔡梓良牺牲的消息后,很是难过。他向中革军委呼吁过,宁可不要那些坛坛罐罐,也要保护好像蔡梓良这样的教育人才。

    现在没有看到孙喜洲,华卓然的心里也很难过。只不过现在形势危急,他不让这种心情干扰自已的行动罢了。

    军委纵队离开道县的时候,第一纵队自然是先开拔。朱总司令找到华卓然,对他说,我们军委纵队要过江了,你还是指挥各个支队协助机关单位快速前进。

    华卓然不知道是种什么情况,想问有没有战斗任务?但听总司令的意思,就是即使有战斗任务,他的部队也是在协助机关单位行军上。

    所以华卓然就没有问,而是向总司令敬了个礼,执行命令去了。

    11月30日上午,军委第一纵队开始从界首渡过湘江,进抵界首西北之大田地域。

    当时华卓然正在从第二纵队骑马赶往第一纵队的路上。

    在路上,他看到不少掉队的战士挣扎着往渡口赶。

    于是他大声说:“同志们,加把劲,过了湘江就安全了。”

    有两个十五六岁的小红军,互相搀扶着一瘸一拐往前走,他们只有背包没有枪支,很有可能是文职人员。

    华卓然骑在马上一问,还真是无线电学校的学员。华卓然告诉警卫员吴笛,让他们上马,一人驮一个,赶往界首渡口。

    到了界首渡口,见最后一批过江的一纵队战士也己到了河中央。于是华卓然就让两个小战士快速过江,去追赶自已的部队。

    两个小战士流着眼泪说:“首长,让我们跟着您吧!”

    华卓然笑着说:“那可不行,我们可是战斗部队。再说,你们的单位不知怎么急着找你们呢!你们快走吧!”

    两个小傢伙恋恋不舍地走了,顺着浮桥向西岸走去。

    然而正在此时,却出现了紧急敌情。

    ?在彭德怀调兵增援光华铺的同时,桂军的另一个团已经悄悄渡过湘江,急速从湘江东岸向界首渡口推进。

    当时,军委第二纵队已经于午前进抵界首以东之月亮山附近,如果桂军这个团继续北进,很有可能截住第二纵队。

    本来一个团的兵力,军委的直属部队完全可以对付。

    但是直属部队的两个支队已经随第一纵队过江了,另一个支队还在帮助第二纵队向渡口赶路。

    如果敌人截住第二纵队,后果将不堪设想。

    正在三官堂指挥军委纵队过江的朱总司令,一听这危险情况,马上派人通知华卓然,要他带领三支队挡住敌人那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