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549章 痛苦与抉择①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军除主力追击外,其余进剿军按照“铁桶计划”继续向中央苏区腹地进攻。

    陈诚等指挥20多个师20余万人,以及保安团、铲共团,加紧构筑堡垒封锁线,企图彻底消灭红军,摧毁苏区。

    20万国民党军飞速突进,短短一个月内,分别于10月14日占领模范县兴国,10月26日占领宁都。11月10日攻陷首都瑞金。

    1934年11月底,项英考虑陈毅的主张,开展游击战准备工作,制造弹药,埋藏财物,疏散非战斗人员。

    11月23日会昌失陷后,蒋介石立即下达了长期清剿命令:斩草除根,掘地三尺,绝不容许此处的赤祸死灰复燃。

    于是,国民党将中央苏区分割成若干个区域,全面封锁,全面清剿。

    封锁线形成一张大网。由熟悉当地情况的铲共团、靖卫团、还乡团等民团武装为向导,一块区域一块区域重点围剿,将红军残部彻底割裂,也割断了红军与老百姓的联系。

    这个战术极为老辣。之前,国民党军只是控制城市,农村仍然是红军游击队活动的地域。

    红军和游击队本来就是由破产农民组成,在本土本乡作战,受到当地支持。因此,以前多次围剿,尽管危险又艰苦,却没有彻底覆灭的危险。

    现在采用地毯式的分区清剿法,在各区域长期驻有重兵,红军就无法应付了。

    失去了四面运动转战的空间,只能以深山老林为据点,很快就元气大伤,无力作战。

    红军被团团包围,分块清洗。四处都遇到国民党军,几乎每天都在血战。

    由于各游击区交通联系被切断,电台呼叫不通。无法得到上级指示,无力形成整体,只能一块一块地自生自灭。

    因此上一些部队按照以往经验正面硬打,每战均遭受惨重损失。

    战争是残酷的。牛岭战斗中,红24师以五个团攻打粤军一个团也遭遇惨败,损失1000多人,师长周建屏中弹负伤。

    江西省委和省军区被合围,刘启照、李锡凡等领导阵亡。代理省委书记曾山带着几百残部奋力突围才成功。

    闽赣省委和军区部队在转移途中连续激战,只剩下约300人。

    固守四都山区的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军区两个独立团,突围后仅剩不到1000人。

    到12月底,最后一块农村根据地也被攻占。

    至此,大规模抵抗结束。红军伤亡惨重,已经没有办法站住脚。

    面对惨烈战况,陈毅认为只能将主力分散突围,进入南山、北山、油山等深山密林去,到湖南、福建、广东去,跳出层层封锁。

    他说,此举要快,迟了,肯定是死路一条。项英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最终同意了陈毅的观点,冒着违抗军令的危险下达了突围令。

    所幸,遵义会议召开。毛泽东两次给项英发去万万火急电报,让他们“彻底改变斗争方式,一般都应由苏区方式转变为游击区的方式”。二人大喜过望。

    红军有6000多名重伤员,其中约2000人只能用担架抬着行走。留下是有相当风险,因为敌人在攻陷后第一件事就是屠杀潜伏下来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

    跟随回来的铲共团、还乡团尤为凶狠。他们是地主富商,由于家人被红军斗争,土地财产被红军夺走,普遍对红军和共产党有着刻骨仇恨。

    很多红军伤员被民团斩首、吊死、枪毙甚至殴打致死。

    所以,大部分伤病员也不愿意留下,死也要死在队伍中。可是,带着这些伤病员,不但他们活不了,还会拖累其他红军战士。

    陈毅流着泪请老百姓收留这些伤员:“带回去做女婿也好,做儿子也好,伤好了多一个劳动力,也多一个报仇的人。”

    每收留一名伤员,给5块银元和5斤盐。老百姓冒着很大风险收留了这些伤员。

    从铁丝网和碉堡孔的机枪射击中强行突围,无疑是十分危险的。但是,不突围就可能全部牺牲。拼一把,还有生的希望。

    1935年2月中旬,最后的时刻到了。中央分局领导人组织红军残部约1万人分九路陆续突围,到各地开展游击战争。

    “哒哒哒”“哒哒哒”……在机枪嘶吼和大炮轰鸣中,在碉堡封锁和12个师的摩步化行军来回穿插围攻下,红军四路成功突围,五路受重创或是被全歼。

    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突围中伏,被子弹击中腹部,肚破肠流。

    国民党士兵发现红军大官,叫喊着试图活捉他。贺昌不愿被俘,高喊:“红军万岁!”举起手枪瞄准心脏开了一枪,牺牲时年仅29岁。

    曾和周恩来在法国组织少年共产党的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突围时身中数枪后被俘。有人劝他写投降书,只要写了就能活命,刘伯坚不予理会。

    17天后,刘伯坚在大庾县游街示众后被枪决。

    他留下壮烈的遗作《带镣行》:“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叶剑英从《中央日报》上得知后,赋诗怀念:“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情渐离情。”

    和刘伯坚同行的梁柏台也在战斗中被俘,被铲共团杀死。同行的赣南省委书记阮啸仙突围成功,在稍后战斗中被流弹击中阵亡。

    何叔衡在长汀附近被敌人包围,坠崖后与敌人搏斗时牺牲。

    曾任党中央临时负责人的瞿秋白在福建武平被敌人逮捕。6月在长汀就义。

    却说叶媚媚送走周建屏和陈正人后,就和张凯领着少量部队继续向赣粤边转移。这天到达罗浮镇。

    叶媚媚当然并不知道丰金娥在罗浮镇。不过她是认识丰金娥的。

    那年“一苏大”,丰金娥是苏大代表,不仅仅是苏大代表,丰金娥还是和封天宇、胡杏儿一块儿来瑞金的。

    而封天宇和胡杏儿是林欣儿的表弟表妹,因此叶媚媚和封天宇、胡杏儿就很熟悉。

    丰金娥见到叶媚媚很高兴。在油山时,丰金娥听封天宇说过,特务旅已被整编成警备师,而叶媚媚和孙喜洲,以及后来的祁宗先都调离了警备师。

    由于封天宇和胡杏儿与林欣儿的关系,林欣儿与华卓然的关系,所以丰金娥与这些人都认识。

    丰金娥见到叶媚媚很高兴,不仅仅是因为她们认识,还因为叶媚媚是二十四师的政治部主任。

    红二十四师是留守中央苏区的唯一主力部队。苏区中央分局、中央军区组织的“九路突围”,红二十四师是突围的主要力量。

    但是从已经获悉的情报看,九路突围①大多失败了,许多的领导人在这次突围中牺牲了。叶媚媚能够突围到罗浮镇来,不能不说是个幸运。

    叶媚媚从丰金娥这里知道分局领导人项英、陈毅都在油山,心里非常高兴。叶媚媚对丰金娥说:

    “丰队长,听说你曾经到过油山,见到过封天宇和胡杏儿?”

    丰金娥说:“叶主任,准确些说我见封天宇和胡杏儿就是在这个罗浮镇。那时候他们俩人带着独立营在这一带活动,而我完成阻击任务也撤到了这一带。”

    “哦,是这样!那也算是巧遇。”叶媚媚说,“看来就是他俩带你去的油山啰!”

    “是啊,他们说分局的领导都在油山,而且集中了许多的部队。所以我就带着部队去了。”丰金娥说。

    “那后来为什么又回来了呢?”叶媚媚问。

    “后来我们和敌人打了几仗,损耗很大。分局领导就把部队化整为零,前往各地开辟游击区。我奉组织的命令就又回到罗浮镇来了。”丰金娥说。

    “那现在这里的情况怎么样了呢?”叶媚媚急于知道这里的敌情。

    “在赣粤边参予清剿的主要是广东军阀陈济棠的九十四师。他们实行分区清剿,提出挖地三尺也要把红军的根子挖掉,不让苏维埃死灰复燃!”丰金娥说。

    “这里的群众基础怎样?”叶媚媚又问。

    “这里过去虽然不属于苏区地域,但历来都是游击区的范围。当年我们与粤军谈判即是在这一地区。”丰金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