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576章 老俵,老俵①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奉命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

    他们转战在赣粤边,与敌人进行不懈的斗争。

    后来形势变得越来越恶化,游击队不断减员,最后被围困在以油山为中心的狭小区域,没吃没穿没房住,随时都有被消灭的可能。

    从某种角度来说,三年游击战争,其艰难困苦并不亚于长征中的红军。

    然而他们与比自己强大数十倍的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却能一次次化险为夷度过难关,奇迹般地生存下来,保存了苏区的革命火种,为日后成为中国革命强大的一翼①提供了条件。

    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都会发问:油山游击队在孤立无援的绝境中为什么能够生存发展不被消灭呢?

    下面我们根据历史史料,看一看项英、陈毅与油山“三老俵”的革命事迹片段,也许你能找到其中的答案。

    1934年12月,时任中共赣粤边团特委书记的刘新潮(刘建华)从中央苏区突围到信丰油山上乐村一带打游击。

    第二年春天,项英、陈毅也来到了油山。项英化名老周,陈毅化名老刘,同志们平时都习惯叫他们老周、老刘。

    而项英、陈毅却习惯称游击队战士为”老俵”②,例如刘老俵(刘新潮)、李老俵(李绪龙)、朱老俵(朱赞珍)。

    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疯狂“清剿”,战士们被迫风餐露宿,昼伏夜行,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这时,极少数意志不坚定的人便牢骚满腹。他们说:

    “革命,革命,革到大家都没命!”

    “革命,革命,革得大家钻山洞!”

    听了这些话,刘新潮真不知如何是好,既不能说服他们,又不能处分他们,他只好及时向项英作了汇报。

    项英听后觉得情况十分严重,他与陈毅商量后,认为有必要帮助大家认清形势,消除悲观失望的情绪,从而坚定革命信念。

    于是,项英要刘新潮叫游击队员到一起来集合。

    1935年11月2日下午,几十个游击队员一起来到信丰油山潭塘坑一个小树林里。

    项英、陈毅和大家亲切地围坐在一起,拉起了家常,坦诚交心。

    项英首先恳切地说:“你们都是江西老俵,是老俵嘛就是亲戚,一家人什么话都可以说,请大家说说对当前形势的看法。”

    开始大家还有点顾虑,都沉默着,只听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近处泉水的叮咚声。

    刘老俵忍不住首先发言:“形势对我们的确很不利,连基本生活都……”

    话未说完,有个队员便气冲冲站了起来,把许久以来的委屈、痛苦、担忧都说了出来。

    刘新潮以为自己失言,赶紧插话制止这个队员,让他别说下去,还偷眼看了一下项英和陈毅。。

    但陈毅却不慌不忙地微笑着说:“刘老俵,你别插话。他说的都是大实话呀!这是个交心会,人人都是平等的,你要人家讲实话,就要允许人家讲错话。我们提倡讲实话,坚决反对讲假话,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刻。”

    陈毅的话刚落音,小树林就像炸了锅似的沸腾了,队员们你一言我一语抢着发言,有的充满乐观,有的悲观失望,有的干脆提议散伙,等到形势好转后再来这里集中。

    听了大家的发言,项英严肃地说:“同志们,现在我们的确处在最困难的时期,几万敌人把我们围困在这里,我们与上级与各根据地又失去了联系,留在这里坚持斗争,随时都有被打死、饿死、病死的可能。“

    他继续说:”同志们,但是我们是革命者。既然是革命者,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为革命牺牲的准备。“

    ”然而,同志们,死并不可怕,人总是要死的,可怕的是我们的革命没有胜利,没有解放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人民,没有实现我们每个人最初参加革命时的誓言。“

    ”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最初讲的誓言不算数,这还算是英雄好汉吗?”

    刘老俵和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还不时点点头。

    项英停了停,咽了一口唾沬继续说:“同志们可要仔细想想,你们都出身贫寒,当时为什么要参加革命队伍呢?“

    ”据我所知,有的是地主霸占了家里的田地,有的是劣绅强占了自己的妻子,有的是被迫要饭快要饿死。“

    ”总之,你们大都是走投无路才决心参加革命的,你们现在都上了反动政府的黑名单,如果散伙,一个人能到那里去呢?哪里也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恐怕会死的更惨,是不是这个理呢?”

    许多人开始激动起来,异口同声地说:“我们都听老周、老刘的!”

    “对头!对头!”陈毅满脸坚毅,“党交给我个人的任务就是在这里坚持游击战争,就是剩下我一个人还要干,共产党的红旗不会倒,革命的火种是扑灭不了的,毛委员在井冈山时就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的火种一定会烧遍万里江山!”

    刘老俵和游击队员们一起大声喊道:“坚持到底,决不动摇!”

    高亢的声音在树林中传响,在山谷里回应,惊起了无数的小鸟叽叽喳喳地飞起,飞向山顶,飞向蓝天,飞向山外更广阔的世界。

    在项英、陈毅的坚强领导下,油山上空的红旗始终高高地飘扬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强大的一翼:指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另一翼指八路军)。

    1937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南方8省14个地区(不含琼崖)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直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中共认可叶挺任新四军军长,同时决定成立以项英、陈毅为正副书记的军委新四军分会,以加强党对新四军的领导。11月9日,叶挺告别延安回到武汉。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移驻南昌,2月部队开始集结整编。全军1.03万人,编为4个支队: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改编结束后,新四军向皖南、皖中集结,整训后开赴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

    注②历史上“老表”专指对江西人的称呼,俗称“江西老表”。老表是亲戚(有血统)间的一种称呼,比如“姨老表”,“舅老表”。把江西人称为老表,意为有血统关系,是亲戚。

    注③刘建华:生于1916年7月,江西寻乌人,1930年冬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后,任团支部书记,团县委宣传部部长,粤赣、赣南团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赣粤边团特委书记,雄余崇挺进队随军工作团主任,信康赣区特委特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