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587章 乌江战斗②
    1月3日9时,红军在江界河发起猛烈攻势,击溃江防黔军第3旅林秀生部第5、第6团,强渡乌江成功。

    红军干部团、工兵连在渡口架设浮桥。军委纵队及五军团渡过乌江。

    左纵队三军团于茶山关渡口过乌江,进驻遵义尚稽。17时,红一军团2师先头连占领黔军“前敌指挥部”所在地猪场(今珠藏)。

    王家烈向蒋介石电报乌江战况,称“该匪北窜渡江之企图,已可明证”。

    1月4日,红一军团2师第6团接受夺取遵义的任务,在团长朱水秋、政委王集成的率领下,向遵义团溪方向前进。

    王家烈电报蒋介石:“冬日午时共匪突以巨大火力,向我岩门老渡口猛烈轰击,我第8团余营守兵,击毙匪众逾千,该营亦伤亡殆尽,匪乘势抢渡,占据箐口”

    1月5日,红九军团占领湄潭,驻守县黔军第8团溃退凤岗。红三军团进入遵义懒板凳。红一军团第2师第6团由团溪经龙坪向遵义进发,在深溪歼黔军1个营。

    22时36分,中央军委电令我各路红军迅速休整,尔后准备进入反攻战。

    24时,红一军团向所属各部队下达《关于进城执行政策的规定》。

    1月6日,红一军团第2师在遵义城外桑木垭至丰乐桥之间与黔军侯汉佑部交战。晚黔军溃败,红军将黔军俘虏押在遵义城南门。

    俘虏叫开城门后,红军冲进城内与黔军激战。黔军教导师副师长、遵义城防司令侯汉佑从遵义北门退往板桥。

    红五军团集中猪场,并以一部扼守乌江袁家渡、江界河、孙家渡渡口。

    王家烈电报:“匪大部渡过乌江。支日分陷湄潭、团溪,向遵义压迫。其在乌江南岸一部约3000人,经中坪、龙旺河西窜,微午逼近开阳”。

    1月7日,红军全面占领遵义城,一军团向娄山关、桐梓方向追击,扩大占领区,确保中央机关的安全。

    晚21时40分,中革军委在团溪致电各军团及军委纵队:“我2师已袭占遵义,敌由北门溃退,正乘胜追击中,我野战军已到达预定的集中地域......”

    占领遵义后,红军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为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举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占领了孙家渡后,红军工兵很快架起了浮桥,红三军团主力浩浩荡荡从桥上通过,登上北岸,疾速前进。?

    红三军团第四师的任务是控制茶山关渡口,架设浮桥。

    茶山关明代称河渡关,位于遵义县城东南40公里的乌江北岸。关口高出江面300余米,与开阳隔江相望。关下渡口名为茶山渡,为遵义至开阳要津。??

    红四师先头第十团到达乌江边时,天色已晚,没有看见敌人一个士兵,只剩下一些敌人的工事。

    在江对面的高山上,他们发现许多火光,估计是扼守渡口的敌人。这时,红军的后续部队也赶来了,与敌人隔江对峙。?

    红四师调集迫击炮、机关枪,对着对岸的火光,进行轰击和扫射。同时,派出一部分队伍下山迫近江岸,准备第二天拂晓强渡。?

    出乎意料,到第二天拂晓,红四师紧张准备强渡时,江对岸的敌人却不见踪影了。

    原来,防守茶山关的敌人接到红军已经在江界河突破的消息,奉命放弃阵地,撤到遵义。

    红十团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架起了浮桥。红四师在茶山渡口顺利渡过乌江。?

    1月6日,红三军团全部渡过乌江,并向遵义及老君关前进。?

    中央红军全部渡过乌江后,蒋介石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南岸的计划化为泡影。?

    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后,中革军委发布命令奖励强渡乌江的英雄们,其名单如下:?

    三连连长毛正华得红星奖章一枚;??

    其余每人均获军衣一套。?

    领导此次战斗的主要干部:一营长罗有保、三连长毛正华、机[枪]连长林玉、二连指导员王海云、二连青干钟锦友、二连二班长汪大标、二连长杨尚坤等8同志。??

    涉水及撑排的:?

    西市机枪连孙明、山西王家福、西城王友才、林玉、西城三连五班长唐占钦、西市赖采份等6位同志。

    英勇冲锋顽强抗战:?

    战斗员:曾传林、刘昌洪、钟家通、朱光宣、林文来(新战士)、刘福炳、罗家平、丁胜心等9位同志。

    强渡乌江战斗与一个多月前的湘江之战形成了鲜明对照。

    湘江之战时,由于蒋、桂、湘军阀之间的矛盾,湘江一度没有设防,中央红军先头过江占领渡口时没有遇到什么战斗,惨重损失主要发生在掩护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过江的战斗中。

    乌江江面宽、水流急,两岸都是高山绝壁,号称天险;对岸又有敌军防守,红军渡江的难度要比湘江大得多。

    可为什么中央红军抢渡乌江反而比抢渡湘江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呢??

    究其原因,一是中共中央的战略行动方针在广大红军指战员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他们的战斗情绪。

    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曾提到,这时,“红军战士已经清楚了西征的前途和目的。我们告诉他们说,我们要打到贵州去,‘活捉王家烈’。这成了我们战士奋斗的目标”。

    在强渡乌江战斗打响前,各部队都召开了不同形式的大大小小的战前动员会,广大干部、战士对于突破乌江、占领遵义、创建根据地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

    因而,各级指挥员、战斗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在渡江战斗中不仅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红军的战斗作风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快取得了胜利。??

    二是渡江各个环节互相衔接紧凑,没有脱节现象。

    前面红军先头部队强渡成功,夺取对岸渡口之后,紧接着工兵及岸边部队就把浮桥较快地架起来了。

    浮桥刚一架好,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就快速跟进过江。整个强渡乌江行动,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它不像抢渡湘江,前面先头部队早早占领渡口,后续部队却慢吞吞地走路,前后脱节。?

    强渡乌江,是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遇到的第一个严峻的考验。这个考验以漂亮的成绩得到通过,它预示着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