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590章 青杠坡
    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为加强各野战军团的力量,将中央纵队的部分武装充实到各战斗部队中去了。

    郝勇的一团调入红一军团第15师,辛树森的二团调入红三军团,甘灿的三团并入干部团。团缩编成营,团长改为营长。

    华卓然调入干部团任副团长。

    在“遵义会议”后的1935年2月10日“扎西整编”①时,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缩编为16个战斗团和1个干部团。

    总司令:朱德

    总政委:周恩来

    总参谋长:刘伯承

    总政治部主任:李富春(代)

    一、军委干部团

    团长:陈庚

    政委:宋任穷

    副团长:华卓然

    参谋长:毕士梯

    第一营营长:李荣政委:丁秋生

    第二营营长:黄彦彬政委:苏启胜

    第三营营长:林芳英政委:罗贵波

    第四营营长:韦国清政委:黄金山

    上干队队长:甘灿政委:余泽鸿

    二、红一军团

    军团长:林彪

    政委:聂荣臻

    参谋长:左权

    政治部主任:朱瑞

    保卫局长:邓发

    ——第1师——

    师长:李聚奎

    政委:黄甦

    参谋长:耿飚

    第1团团长:杨得志政委:黎林

    第2团团长:龙振文政委:邓华

    第3团团长:黄永胜政委:林龙发

    ——第2师——

    师长:陈光

    政委:刘亚搂

    参谋长:李棠萼

    政治部主任:符竹庭

    第4团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

    第5团团长:陈正湘政委:赖传珠

    第6团团长:朱水秋政委:邓富连

    三、红三军团

    军团长:彭德怀

    政委:滕代远

    参谋长:邓萍②

    副参谋长:伍修权

    第10团团长:张宗逊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钟伟剑政治部主任:杨勇

    第11团团长:邓国清政委:张爱萍参谋长:兰国清政治部主任:王平

    第12团团长:谢嵩政委:钟赤兵参谋长:卢绍武政治部主任:苏振华

    第13团团长:彭雪枫政委:李干辉参谋长:孔权政治部主任:江华

    四、红五军团

    军团长:董振堂

    政委:李卓然

    参谋长:陈伯钧

    政治部主任:曾日三

    保卫局长:欧阳毅

    副参谋长:周子昆

    第37团团长:李屏仁政委:谢良

    第38团团长:马良骏政委:庄振风

    第39团团长:董俊元政委:黄志勇

    五、红九军团

    军团长:罗炳辉

    政委:蔡树藩③

    参谋长:郭天民

    政治部主任:黄火青

    供给部长:赵镕

    保卫局长:周兴

    地方工作部长:朱明

    第7团团长:洪玉良政委:周生珍

    第8团团长:崔国柱政委:幸士修

    第9团团长:刘华香政委:姜启化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在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以后,1月19日,中央红军主力撤出遵义向北进发。

    回到正确路线上来的红军,在经过休整、缩编后机动性和战斗力大大地得到了增强。

    此时红军按照计划准备在大渡口和江安一线向北渡过长江,而国民党则在长江沿线设下40万重兵,企图将中央红军围困在云贵川,进而彻底剿灭。

    然而,红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

    兵分几路,各自运动,让国民党军摸不清红军的真实意图。

    而就在此时,红一军团在顺利占领赤水河畔的土城准备挥师赤水城的时候,却遭到了国民党军的猛烈阻击,并有四个旅正在向赤水快速驰援。

    在激战一天之后,红一军团不得不选择后退,进攻赤水城失利。

    1月27日,毛主席率领的红军主力来到了土城,此时红五军团的后卫已经与追击的国民党军接火。

    当晚,军委做出了由红三军团、红五军团一起迎击追兵,并将其消灭,并在红一军团打开通路后,立即跟进过江,这样就可以将敌人彻底甩掉,迅速抵达长江北岸。

    1月28日,在位于土城以东约三公里的青杠坡红军设立指挥所,由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在此迎战追击的国民党军。

    当时红军以为这次战斗可以在几个小时内速战速决。

    但战斗打了几个小时以后,发现这股敌人跟往常被称为“双枪兵”的黔军不一样,并没有丝毫溃败的迹象,反而进攻有序极其凶悍。

    此时红军获得情报,追击的国民党军是川军刘湘手下郭勋祺的部队,而兵力也不是原来预计的两个团,而是四个团近万人。

    而此时还有数个旅的国民党军正在向青杠坡快速移动。

    此时的战场态势已经与战前预计发生了极大变化,占据有利地形的国民党军拼死顽抗,红军一次次为了争夺制高点进行着奋勇冲锋。

    这场战斗由彭德怀、杨尚昆负责战场指挥,朱德、刘伯承亲自在第一线指挥战斗,毛主席,周副主席等则在军委指挥所坐镇指挥。

    这场战斗注定了是一场恶战。作为遵义会议后的红军第一仗,不但成败关乎着红军的士气,而且形势已经十分危急。

    在这样的情况下,军委召开了整个红军战斗中唯一的一次紧急会议,决定将军委干部团、红一军团2师全部投入青杠坡战斗,但激战几个小时候,敌人并没有败退的迹象,红军的伤亡也越来越多。

    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军委紧急会议决定,取消北上渡江计划,主动撤出战斗脱离川军,再次轻装,于1月29日拂晓从土城一渡赤水。

    青杠坡战斗是遵义会议后的一场空前恶战,在这场战斗中共有三百多位后来共和国的将军参加。其中十大元帅中有朱德、刘伯承、彭德怀、聂荣臻、林彪、罗荣桓、叶剑英等七位,十大将中有陈赓、张云逸、肖劲光、罗瑞卿、黄克诚、谭政等六位,上将则有33位,中将有60位,少将更是多达194位参加了青杠坡战斗。

    尽管青杠坡战斗红军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但红军暂时得以脱险,士气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官兵上下一致,坚信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并最终四渡赤水完成了长征的壮举。

    原本仅为一个葫芦形隘口的青杠坡,也因为这一场恶战,名垂青史。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扎西整编——1935年2月10日,在“扎西会议”后,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王稼祥即刻签署发布《关于各军团的缩编命令》,即“扎西整编”。于此,中央红军由30个团缩编为16个战斗团和1个干部团,并对机关和后勤人员大幅度精简,包括运输队、掩护队、保卫局、供给部等机构的大部人员,以及司号员、理发员、炊事员、通讯员等大部编入作战连队。整编后的一个团兵力达2000多人,相当于整编前的一个师。其中,红三军团取消师级编制,师长改任团长,团长改任营长,连长甚至成为普通战士。其中,有一个团部通讯班,全体1名班长和9名战士均系改编前的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连长班”。】

    【注②: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于1935年2月28日牺牲。】

    【注③:红九军团政委1935年3月21日后,何长工接替蔡树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