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591章 土城战役①
    土城战役是发生在1935年1月下旬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恶仗。

    遵义会议后,红军分三路向赤水河以东地区推进。

    毛主席在向土城镇行军途中,见这一带道路两边皆是山谷,便同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蹉商,如果追兵孤军深入,红军可以在土城以东的青杠坡利用有利地形,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川军郭勋祺师,保障下一步顺利北渡长江。

    这场战斗是毛主席提议而由红军总部决定的,以红三、红五军团为参战主力部队。

    1月28日,战斗打响后,由于红军攻势凌厉,川军遭到重创;但是非常奇怪的是,红军也出现了不少伤亡。

    经过连续几个小时激战,红军没有取得较大战果。

    后来从抓获的俘虏番号中才发现,原来的情报有误,敌军不是四个团六千多人,而是六个团一万多人。

    不仅情报有误,而且对川军的战斗力也估计不足。以前红军没有与川军打过仗,以为川军也像黔军和滇军一样的窝囊。

    红军的侦察员报告指挥员:敌人的后续部队马上赶到。

    形势对红军越来越不利了。

    红军总部立刻派陈赓、宋任穷率领军委纵队干部团上前增援,朱德总司令也亲临前线指挥。

    干部团在陈赓的指挥下猛打猛冲,稳住了阵脚。

    此时原已北上进攻赤水城的红一军团也回师增援,巩固了阵地。

    这一仗没有歼灭土城附近的川军。

    还是在遵义会议上,刘伯承、聂荣臻在会上提议:我们打过长江去,到川西北去建立根据地。

    聂荣臻认为:“四川条件比贵州要好得多。从我到贵州看到的情况,这里人烟稀少,少数民族又多,我们原来在贵州又毫无工作基础,要想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实在是太困难了。而到四川,一来有四方面军的川陕根据地可以接应我们,二来四川是西南首富,人烟稠密,只要我们能站稳脚跟,就可以大有作为,三来四川对外交通不便,当地军阀又长期有排外思想,蒋介石想往四川大量调兵不容易。”

    会议接受了这两位四川籍将领的建议。

    19日,中央红军3.7万余人从贵州遵义南北地区出发,分三路纵队向川黔交界的赤水方向急进,踏上这条北上的捷径。

    20日,中革军委下达了《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指出:“我野战军目前基本方针,由黔北地域经过川南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协同四方面军,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的反攻”,“以粉碎敌人新的围攻,并争取四川赤化”。

    同时,规定中央红军当前的任务是:

    1.由松坎、桐梓、遵义地域迅速转移到赤水、土城及其附近地域,渡过赤水,夺取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之线的各渡河点,以便迅速渡江。

    2.消灭和驱逐阻我前进之黔敌与川敌,尽力迟滞和脱离尾追与侧击之敌。

    3.在尾追之敌紧迫我后,而我渡赤水与渡长江发生极大困难,不能迅速渡河时,则应集结兵力突击尾追之敌,消灭其一部或多部。

    4.在沿长江为川敌所阻不得渡江时,我野战军应暂留于川南地域进行战斗,并准备渡过金沙江,从叙州上游渡河。

    四川军阀刘湘为保守地盘,采取北守南拒的两面作战计划,急调川军11个旅又4个团,组成以潘文华为总指挥的“四川南岸剿匪军”,向川黔交界的习水、赤水推进,迎击中央红军。

    川军模范师走在平坦的公路上,红军右纵队一军团走在山间小道上,双方仅一水之隔,齐头并进,向着同一个目标:赤水县城。

    一日,中央纵队机关行至一条山谷,猛然从北边半山坡杀出一个连的敌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顿时陷入敌人的火网之中。

    大家被迫避入一条流水沟。敌军吹响冲锋号,高喊着:“活捉朱毛!”,冲了过来。

    此时,毛主席等中央首长的身边只有一个警卫班十余人。形势己然相当严峻。

    危急关头,华卓然率一个排赶来,阻住敌军。接着,叶剑英也率通讯排赶来增援,击退敌军。

    从桐梓到赤水县土城镇的路都是上坡路,又逢下雪,道路湿滑难行。

    毛主席尽管手扶竹杖,仍不免跌倒,双腿污泥及膝,身上到处沾满了泥水。然而毛主席仍兴致不减,他说:我们快成泥猴子了。

    快到土城时,他又和总部的工作人员开玩笑:土城茅台酒很多,大家可不要呷醉哟。

    24日,一军团率先迫近土城。土城位于赤水河中游东岸,是黔北入川的要冲。

    贵州小军阀、25军副军长兼教导师师长侯之坦被红军从乌江边一路撵着赶回其老家赤水,所部只剩不到3个团。

    侯之坦自知不敌,弃部逃往四川。侯部军心涣散,从赤水河东岸一直逃至西岸。

    一军团1师政治部主任谭政这样形容溃敌:“当我们的机枪向他们开火时,满山遍野的敌人像茅坑里的粪蛆,翻上翻下,丑恶死了。”

    一军团轻松进占土城,其前锋控制赤水城东南的旺隆场、复兴场。

    中央纵队五、九军团进占三元场、习水。

    左纵队三军团进占土城东南的回龙场、临江场、周家场等地。

    土城街上到处悬挂红旗、张贴欢迎红军的标语,不过最吸引红军官兵视线的还是卖茅台酒的商店和酿造茅台酒的作坊。

    后勤供应部门真是通情达理,买酒犒劳三军。大家纷纷掏出小搪瓷碗、小口缸,从酒柜、酒缸里舀出甘醇清香的茅台酒,开怀畅饮。

    有人还兴奋地划起拳来,拳令是现编的:“一定胜利”,“双枪兵倒大霉”,“三年整见天光”,“红四方”……

    但是关于土城这一仗,过去都是褒少贬多,认为是个大败仗。

    这种观点之所以错误,就在于它被这场战役中对川军战斗力估计不足,导致战役开展前期极为艰苦,红军伤亡较大等表面现象所蒙住。

    他们没有从战略层面上去考量。对于中央红军开展土城战役的战略意义和当时中央红军在土城战役中所处的战略地理位置、敌我态势以及当时中央红军的命运和前途等认识不深。

    毛主席说:“土城这一仗,由于及时渡过了赤水,摆脱了尾敌,改变了被动局面”。点出了土城战役的重要性。

    这是因为当时中央红军按照既定方针进入土城地区后,川军郭勋祺部也尾追至土城东南五公里处的青杠坡一带,与红军五军团后卫咬住不放。

    而土城至赤水县城之间是一条狭窄的河峪地带,不便于大部队的作战和转移,这对于中央红军来说,完全是死路一条。

    因此当中央红军由习水县城(东皇)下行到土城一带河峪地区后,蒋介石认为中央红军走入了石达开灭亡的老路(当年石达开曾由这条路北出),是消灭中央红军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