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596章 四渡赤水③
    4月2日,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进至狗场、扎佐地域,前锋逼近贵阳。

    这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其周围地区只有第99师4个团。

    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十分惊恐,一面急令各纵队火速增援贵阳,一面令守城部队死守飞机场,并准备轿子、马匹、向导,准备随时逃跑。

    4月4日,红9军团在打鼓新场以东老木孔地域击溃黔军5个团,歼其2000余人。

    至此,中央红军巧妙地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合围圈,将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

    红军遂转兵北进,于16日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四川南部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

    19日,红军攻占镇龙山,接着进至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红军再次进入川南。

    蒋介石判断中央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令所有部队向川南进击,企图围歼红军于古蔺地区。

    在国民党军重兵再次向川南集中的情况下,毛主席等决定,乘敌不备折兵向东,在赤水河东岸寻机歼敌。

    3月20日,为迷惑国民党军,红1军团1个团大张旗鼓地向古蔺前进,诱敌向西。

    这便是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之后,中央红军主力乘滇军东调增援贵阳之机,迅速进军云南,并于5月9日,在皎平渡、洪门渡渡过金沙江。

    与此同时,活动在乌江以北地区的红9军团,也从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渡过金沙江。

    四渡赤水之战,毛主席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

    并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那么,四渡赤水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呢?

    首先当然是毛主席的英明决策,红军指战员的英勇善战。

    其次,从1934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到1935年3月11日新的三人小组成立,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朱德身为总司令、中革军委主席,既负责作战计划又负责下达作战命令和战斗部署,他所起的作用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朱德早年曾在云贵川一带作战,对这一带的地形与民情十分熟悉,对赢得四渡赤水行动的胜利无疑创造了先决条件。

    敌人的电报中曾经分析道:“红军除朱、罗(炳辉)在滇军做过事外,余多不熟悉地理民情。

    此外,情报工作的成功也是此次作战取胜的重要原因。

    土城战役,由于不明敌情,对敌人的兵力判断有误,战役结果很不理想。

    四渡赤水前,四方面军将廖承志带来的密电码破译法送交给中央红军军委二局电报队。因此可以及时截获敌人的电报并且破译。

    这样,就能够准确掌握敌军调动的情况,从而做到避实就虚,赢得战场取胜的主动权,达至军事行动获得圆满成功。

    四渡赤水战役,红军首先能够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调整行动方向。

    遵义会议前,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为保存有生力量,毛主席决定放弃去湘鄂川黔边境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避免了中央红军遭致覆灭的危险。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又鉴于红军处于遭受敌人四面围堵的不利态势和黔北地区回旋地域有限等情况,毅然放弃建立川黔根据地的打算,决定率领中央红军跳出敌人重围而北渡长江,以开创川西或川北根据地。

    但是,红军一渡赤水后,由于敌情急剧变化和张国焘不执行党中央的命令,北渡长江已不可能。

    在此情况下,毛主席又果断率师向扎西集结,在川黔滇边境寻求新的机动,直至二渡、三渡、四渡赤水,最后巧渡金沙江,终于实现了北渡长江的计划。

    运动战中,红军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争取和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四渡赤水战役,从总体看是敌强我弱,红军在各路强大敌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但是,由于毛主席以高超的指挥艺术,巧妙地隐蔽战略意图,有计划地调动敌人,造成了红军许多局部的优势和主动。从而使整个形势向着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方向变化,终于打破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的战略计划。

    红军在运动战中,还正确地处理“打”与“走”的关系。

    中央红军在战略转移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消极避战,实行逃跑主义,只走不打,始终摆脱不掉敌人的围堵。

    遵义会议后,在毛主席直接指挥下,红军避敌之长,击敌之短,一再造成敌人的错觉,积极创造战机,大量地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如果没有向扎西的“走”和回师东进二渡赤水,就不可能大量调动敌人和造成有利战机,取得遵义地区歼敌的胜利。

    如果没有以后的三渡、四渡赤水的“走”,就不能加深敌之错觉,牵着他的鼻子来回打转,以至将其拖疲、拖垮,使红军乘隙实现渡江北上的战略目的。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

    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四渡赤水战役,是毛主席根据情况的变化,吸取前几次战斗的教训,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为红军赢得了时机。

    四渡赤水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而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到: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

    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

    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1935年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

    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