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601章 围攻会理城
    5月3日,红军抢占皎平渡口后,第二天大部队开始陆续渡江。

    但是渡江后却不能继续前行,因为通安州、通安镇还没有被红军占领控制,上山的各处路口还被敌人占据着。红军暂时还不能前行。

    华卓然奉刘伯承总参谋长的命令,带领先期过江的部队向通安镇扑去。

    于是渡江后的红军都在大沙坝宿营休整。

    大沙坝是由通安河、竹箐阴架河等河流冲出的沙子形成的沙坝,沙坝长约5000米,宽平均600米左右,面积约300公顷。

    5月的江边天气炎热,两岸的山叫火焰山,枯水季节的沙坝水流量小,大部分浸入沙子下面。

    沙坝不但平坦面积大,又潮湿凉爽,是宿营休息的好场地。红军过江后就宿营在沙坝上面。

    各部队按编制宿营,整个沙坝人欢马叫,喂马备炊,整理行装,格外热闹,但又不忙乱,反而显得祥和。

    四围高山耸立,没有敌机轰炸,白天虽然热,但沙坝四周和沙石下面有水,晚上特别凉爽,是天然的宿营地。

    却说华卓然带领甘灿营(实际为一个团)扑到通安镇前,派出侦察人员侦察,发现这个镇子驻着川康边防军副司令兼第一旅旅长刘元瑭的一营人马。

    而通安镇附近的大小山头、隘口,都有兵力把守。

    华卓然分析敌情,觉得大小山头和隘口的敌人只要派人看住,不必理会。拿下通安镇,这些敌人就会撤走。

    华卓然命令甘灿将通安镇团团包围起来。下午五点钟发起总攻击。

    激战两小时,全歼镇里的敌人。

    果然,侦察员报告,那些山头和隘口的敌人都撤往城里去了。

    这时,陈赓团长带着干部团其他营过来了。

    他们继续向通安县城扑去。部队来到了寒扑岭下。

    5月5日早上9点,已是艳阳高照,烈日炙烤着大地,使得整个寒扑岭战场的空气都粘稠起来。

    上午10点左右,红军与敌人双方同时占领寒扑岭南北两侧。

    陈赓团长根据地形和双方态势和敌人兵力情况,向军委报告情况,征得中革军委同意派遣其他部队协助后,陈赓果断命令向寒扑岭守敌发起进攻。

    顿时,枪声、喊杀声、子弹掠过的“日日”声此起彼伏,它击破了之前的宁静。

    二营从正面进攻,一、三营从右翼迂回包抄攻击,对敌人发起凌厉攻势。

    但守敌武器精良,不但有轻重机枪还配有迫击炮。

    最糟糕的是敌人还占有居高临下的防守位置,敌后续部队又源源不断跟上,红军伤亡较大。

    第一番进攻失利,陈赓团长调整兵力部署。

    他命令一、三营从右边抢占与守敌比较近的侧面,那里有较高的一个小山头。

    夺取小山头后,又命令部队用重机枪火力隔断增援的守敌。

    在仅有的几枚炮弹轰炸配合下,攻击部队以排为单位,3人一组,组成若干个冲锋尖刀组,快速跑步攻击守敌阵地。

    攻上山梁后,敌我双方短兵相接,展开肉搏拼杀。

    激战近3个小时,最终将最前沿的守敌约1个连的敌人全部歼灭,敌手枪连连长陈耀然在肉搏中丧命,手枪营二连排长庞云等一批敌兵被红军俘虏。

    寒扑岭与制高点一把伞梁子相距约三四里左右,山坡比较平缓,敌人无险可守,溃退到一把伞梁子防守。

    部队乘胜追击,溃逃的敌人被击毙许多,但仍然未伤其主力。

    将敌人压缩到一把伞梁子后,已经接近黄昏,陈赓团长命令驻守通安街的部队从通安街大松林左翼包抄一把伞梁子。

    这时三军团也派出部分兵力从右翼包抄一把伞梁子。

    刘元瑭三面受敌。

    正在此时,有探子报告:红军三军团从洪门渡渡江的十三团已经赶到富乐高笕,正从后面包抄上来。

    刘元瑭见大势已去,县城守军本来兵力少,于是下令炮兵炮击红军阵地后迅速撤离,星夜兼程回防会理。

    敌人溃败,陈赓命令乘胜追击,溃逃中丧魂落魄的敌兵惊慌失措,漫山遍野逃窜。

    敌人跑不动者,有的装死或跪地求饶,有的被击毙,有的摔下陡坡,死伤无数。

    红军在后面勇猛追打,直至追到五家村,天黑时接到停止追击的命令,方才收兵。

    陈赓命令留下部分兵力就地警戒,其余部队退回一把伞梁子和通安街。

    至5月5日晚,红军控制了整个通安州。

    控制通安州后,3万多红军战士,前面的走了,后来的又住下休息。

    经过七天七夜的抢渡,中央红军主力终于渡过了金沙江。

    渡过金沙江后,军委令红三军团和干部团于1935年5月9日开始进攻会理城,

    5月8日,中革军委下达《关于我军渡江后摸清会理敌情的指示》,部署红三军团和干部团主攻会理城,消灭守敌刘元瑭。

    毛主席亲自给彭德怀交待说:“最好能打下会理城,实在拿不下来,就把他们困在城里,别让他们出城来打搅我们。”

    接到命令的红三军团立即奔赴会理城,并迅速夺取城东的东山寺和城西南的西来寺制高点,展开攻城部署。

    彭德怀命令红十团组织围城,红十一团攻打东门,红十二团攻打西门。

    此时,从通安兵败退回会理的川康边防军副司令兼第一旅旅长刘元瑭准备依托会理古城墙厚城高固守。

    他下令城外东、西两路的两个团兼程回防,在会理集中守城。

    同时又电呈雅安第二十四军军部及西昌川康边防军司令刘元璋,请求派兵增援。

    他还派遣部队在会理域郊将民间粮食搜运进城,作为守城部队的给养。

    8日,就在红三军团包围会理城时,由西昌来援的聂秋涵带着一个团在刘元瑭率兵接应下,进入会理城。

    9日,中央纵队干部团也赶到会理,与红三军团配合,实施攻城。

    9日,红三军团及干部团完成对会理的包围,开始攻城。

    战斗一打响,红军就开始实施强攻,在迫击炮、机枪等重火力的掩护下,红军官兵们向会理城发起冲锋。

    城内的刘元瑭守军在城垛口一边不停地猛烈还击,一边向城墙下抛出燃烧着的松明,防止红军攻城时爬城墙。

    只要红军一爬城墙,守军不仅猛烈开火,还把石灰一桶一桶地往城墙下倒。攻城的红军战士大都烧伤了眼无法登攀。

    整整打了一天一夜,面对坚固的城墙,缺少重型火炮的红军部队还是没能进了城。

    强攻受挫,彭德怀次日亲临指挥。红军决定改变战法。干部团的肖劲光提议:“那就围吧,围死它!”

    彭德怀和陈赓不约而同地征求华卓然的意见。他们都知道华卓然打过这样的攻坚战。当年强攻吉安城,华卓然和林欣儿联手,最先攻下西门。

    华卓然说:“彭总指挥,陈团长,这么坚固的城墙,只有进行土工作业,用炸药对付它?”

    彭德怀和陈赓采纳了这个意见,最后决定进行土工作业,挖掘坑道,实施城墙爆破。

    彭德怀把这个任务就交给伍修权②。

    伍修权得令后,一边督师坑道作业,一边派人要通安苏维埃①备办黑色火药。

    5月13日,守城士兵报告:“闻地下有叮咚之声,恐怕是共军在挖地洞。”

    刘元瑭这时才恍然大悟,火速派士兵沿城墙埋坛罐,专人监听,分析红军挖地道的方位,并大量灌水。

    14日天黑时,第一个土工坑道终于挖到了会理城墙的西北角,负责攻城的红十二团立即和工兵一起,实施城墙爆破任务。

    “轰隆”一声巨响,西北角的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口子,等待已久的红军立即猛冲上去。

    可惜由于黑色炸药的威力不够,药量又少,被炸开的城墙缺口过于狭小,红军部队无法展开冲锋。

    而刘元瑭此时也打红了眼,带着守军趁红军队伍无法展开,亲率数百人冲向缺口,堵住了红军的进攻,已经冲进城内的红军全部牺牲。

    红军立即又组织第二梯队冲锋,被敌人凶猛的火力阻挡回来。十团参谋长邱阜成壮烈牺牲。

    5月14日,遵照会理会议决定,红军从会理城下撤退。

    红军以主力沿会理至西昌大道北进,准备通过彝族区,抢渡大渡河,以粉碎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大渡河南岸的企图。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伍修权,时任红三军团副参谋长。

    注②红军在会理期间开展了打土豪,建立苏维埃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