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602章 彝族头领小叶丹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彝海镇的“结盟新寨”中,住着一群可爱的彝族人民。

    每逢傍晚时分,寨子里头的每家每户都开始忙活晚饭,袅袅的炊烟升起,把人带回到当地流传甚广的一段历史故事中。

    1935年5月22日,以刘伯承为首的工农红军队伍途径此地,在经过数日的相处后,与彝族头领小叶丹在彝海畔歃血为盟。

    这段故事不仅是长征中民族政策做得好的佐证,同时也是军民一家亲的宝贵记忆。

    红军长征走向了胜利,彝族头领小叶丹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小叶丹是1894年生人,原名果基约达,出身于贵族家庭。

    他的父母共生育了六个儿子,他在家排行老四。

    因自幼善交际、讲义气,为人更是豪爽不已,他逐渐闻名于乡里。

    再加上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法律与典故无一不通,小小年纪就成为了家族里极有威望的人,掌握了统领彝族果基家支的大权,被“冕宁”一带的民众视作是“善于辞令的尊者”。

    当时,相比于其他家支领袖来说,他太过于年轻,如果光是称呼他为叶丹,似乎不太妥当,所以,就在原有的称呼前加了一个小字。

    彝族常年在凉山附近居住活动,是驻地军阀最担心的一大敌手。

    族群内部,实力最强劲的当属老伍家,再就是罗洪家与果基家分庭抗礼,而罗洪家被敌军蛊惑了,与红军站在对立面,此为故事的第一大背景。

    红军1935年5月中旬,渡过了金沙江后,朝着大渡河方向前进。

    如果要在短期内甩开追尾之敌,又不让蒋介石“守株待兔”的阴谋得逞,只能绕过20万重兵把守的宁雅正道,选择另一条路,也就是穿越彝族区抵达大渡河。

    蒋介石知道,红军一定会选择第二条路走。

    但蒋介石心里同时也非常清楚,彝族的势力不容小觑,不是轻易对付得了的。

    更何况,彝族人民世代守护着那片土地,有一定的占有欲,是不会让外人轻易入侵进去的。

    不管来者到底是何居心,一开始肯定都讨不到好果子吃。

    果不其然,红军行至西昌后,接到了电报,知道了蒋介石己在公路上设伏一事,当即决定改道冕宁,再去安顺场。

    走在冕宁的街道上,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县长听到红军要来的消息,早早的收拾了行囊跑路了;地方军阀也不知藏到哪里去了,没了影子。

    只剩下一些官太太们被捍卫地盘的彝族人扒光了衣服,红军看到了之后,便把多余的衣服捐赠给了她们。

    在进入彝区后,红军竟然也遭遇了同样的事。打头阵的工兵连被不知从哪来的一群小姑娘扒了个精光。

    所有战士一丝不挂。但他们又不能发作,刘伯承在进入彝区前就宣布了纪律了,所以只有在原地等着后方部队的支援。

    所幸,红军中有一位彝族的通信员小刘,借用本地人非常信奉的一位神仙——观音菩萨金鱼池里的下凡清妖的蛤蟆精李大将军,把这群小姑娘吓跑了。

    之后,红军继续前进,结果又被数以万计的彝人包围在了一座小山包上。

    战士们仍然不敢轻举妄动。但彝人也不敢上前。双方一直保持着1000米左右的距离,僵持不下。

    事情的拐点还是那位彝族通信兵小刘。

    他知道彝族的内部纠葛,也知道几大家族之间的暗流汹涌。于是在红军被围困时,他向工兵营营长王耀南汇报这一讯息。

    根据小刘提供的情况,王耀南知道了,只要帮助果基家对抗另外两个家族,巩固果基家的势力,红军就可以顺利渡过难关。

    随后,王耀南带着小刘立即去见了司令员刘伯承,将情况一一说明清楚。

    这个消息如同及时雨一般救了红军。

    刘伯承为了与果基家搞好关系,特意派人去联络了小叶丹的四叔和巫师沙玛尔,并向这两人展示了红军的作战实力。

    他们搬出了打仗时都舍不得用的迫击炮,用了珍贵不已的炮弹,向彝族人演示了隔山打羊的炮火威力。

    果基家看到了红军的诚意,决定掩护红军过彝族区,护送他们抵达大渡河畔。

    他们的态度之所以转变的如此之快,是缘于两层原因。

    第一层是,自古以来,别人从彝区借道过,从来都不会好好说话,只用武力解决问题。

    从诸葛亮七擒孟获开始,彝王就和外族人结下了梁子。

    后来清朝军队又与彝人打了22年仗,最后太平天国的石达开也企图过彝区,又与彝人起了冲突,这片土地上,撒下了不少彝族人民的鲜血。

    保卫土地,是他们的本能反应。

    第二层原因是,红军相比于上述提到的几个例子,态度好得太多了。

    红军奉行的不对彝人开一枪的民族政策,是真的做到了。

    从最开始的被扒衣服,到后来的被围困,红军一直都没有拿起枪杆子,即使有炮弹也没有选择硬攻。

    这是红军和别的军队不同的地方。

    彝族的果基家了解了红军,红军也给予了他们尊重和理解,双方公平地谈事情,自然而然地也就拉近了距离。

    果基家的小叶丹四叔对刘伯承说,他们家族里有规矩,既然互帮互助那就是兄弟了;既是兄弟,就要举行结拜的仪式。

    刘伯承开心的应允了。

    结拜仪式由巫师主持。刘伯承和小叶丹到了海子边上,饮下了两碗鸡血酒,双方都发出盟誓。

    刘伯承说:“上有天,下有地,我刘伯承与果基小叶丹今天在海子边结义为兄弟,如有反复,天诛地灭。”

    小叶丹的宣誓也同样带着他的正义凛然。他端起酒碗,语气略带激动地回应:“我果基小叶丹今日与刘司令结为兄弟,如有三心二意,同此鸡一样死。”

    结盟仪式结束后,还互赠了礼物。小叶丹送了一匹大骡子给刘伯承,而刘伯承回赠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左轮手枪以及一些步枪。

    此外,还赠送了一面红旗,上面写有“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支队”。

    自那以后,小叶丹所带领的果基家成为了第一支彝族红色武装力量。

    而有了小叶丹的支持,老伍家对红军的气焰降了下来,罗洪家也不再被敌军蒙蔽双眼。

    因为有彝人头领的加盟,大凉山的通道就这样打通了。

    在历经7个昼夜后,红军顺利通过彝区。这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继续挥师北上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红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小叶丹与红军结盟进行报复和迫害,逼迫他交出1.2万两白银和120头母羊,还逼问他将红旗藏在了什么地方。

    小叶丹宁愿自己和家人受苦,一个字都未曾吐露,国民党军看从他的口中没办法套出话,就将他释放了。

    就这样,小叶丹带着曾经的誓言,前后作战五年之久,最终在1942年6月18日,遭伏击身亡,年仅48岁。

    那面旗帜,被小叶丹的妻子和家人好好保管着,一直到1950年春冕宁县解放之后,才由小叶丹的妻子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冕宁部队。

    小叶丹的遗愿是:“万一我死了,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这面红旗,将来交给红军。”

    解放军们拿到红旗后,又将这面见证红军与彝族友谊的旗帜放到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保管,以供后人瞻仰。

    而今,少数民族与汉族已是一家亲,这少不了如同小叶丹和刘伯承这些先人的贡献。